曲江坑塘:飞鸿山上梅仙观
飞鸿山又叫梅仙岭,在丰城虽算不上家喻户晓,却也颇有些名气。飞鸿山位于曲江镇坑塘村,左连鸡山、仙姑二山,右襟牒子岭,上仙姑岭,前踏龟蛇二山,海拔不过百余米,虽不算险峻,但也峰峦迭起,山上常年青绿,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算得上是人间胜地。
飞鸿山上有观曰“梅仙观”,据传始建于西汉末年,距今二千余载。相传西汉成帝年间(公元前51-前7),九江郡寿春人(今安徽寿县)梅福任豫章任郡尉。其时,大司马王凤当权,外戚王氏控制了西汉政权。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皇太后之侄王莽封为新都侯,朝政日非,民怨四起。梅福忧国忧民,以一县尉之微官上书朝廷,指陈政事,并讽刺王凤,但被朝廷斥为“边部小吏,妄议朝政”,险遭杀身之祸。因此梅福挂冠而去。
梅福最初隐居于南昌城郊之南,今青云谱处,垂钓于湖。东汉时,其垂钓之处被称为梅湖,并建梅仙祠祀奉梅福。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 年),梅福料知王莽必篡政,将祸及自己,乃择地隐居,得高人指点,在“鸿雁落脚之处”设观学道。梅福顺鸿雁飞行方向寻找,见坑塘飞鸿山有奇石嶙峋,鸿雁嬉戏,心知此处便是高人所指之处,于是驻足不前,在飞鸿山选址设观,炼丹采药,济困救民。梅福得道飞升成仙,后人赞赏梅福的高风亮节,将梅福尊称为“梅仙”,将飞鸿山改称梅仙岭,并立梅仙观、梅仙坛、飞升殿等共“七殿”,另有戏台一座,号称“七殿一台”,以祭祀梅福。
梅仙观以每年十月初一日至十五日为朝拜日,期间各处信众慕名前来,登山朝拜,一时红烛通明,香烟袅袅,成为盛事。至元至正年间(1325-1368),坑塘十六世祖周龙颜重修殿宇,兴建肖公书院,亲为讲学。清乾隆辛卯年(1771),周云秀捐资修葺更新,改讲堂为文昌宫,奉文帝于其中,与梅仙并祭祀,精刻唐宋名家诗赋于观内,成为一时名胜。此后或毁或修,梅仙观内始终烟火不断。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梅仙观遭拆除,绝大部分古迹被毁。后又因火灾,余殿悉数被毁,至九十年代按旧制复建。经各方努力,飞鸿山梅仙岭“七殿一台”均已复建,规制空前,香火依旧。
这些民间传说,均有相关资料印证。《江西通志》载:“梅仙岭在丰城县西北二十里,原名盛山,又名飞鸿山,西汉南昌县尉梅福循迹于此,后修炼飞升,立观崇祀,因名梅仙岭。”《名胜记》载:“丰城县盛山,亦名飞鸿山,有甘露台、梅福石、梅仙馆、朝斗坛、丹井,为梅福飞升之地。”《南昌府志》载:“梅仙观在丰城宣风乡(即今曲江镇),汉梅福炼丹于此,后立梅仙庵。”坑塘《周氏族谱》亦有相关记载。
曲江梅仙岭的传说与南昌梅岭的传说同出一脉。现已无法考证传说中所指梅岭与梅仙岭哪个是梅福的清修之处,不过,在当地人的眼中,飞鸿山早已成为仙山胜地,千百年来护佑着当地子民繁衍生息,风调雨顺。即便周边各处都被大大小小的煤窑包围,梅仙岭仍是环境优美,仙风拂面,与周围情况大是不同。
梅仙岭为山下坑塘村的辖地。坑塘有“卿塘”的雅称,村民均姓周,乃是北宋靖康元年(1126)周承(字允袭)从田西山架塘迁入,距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因当地盛产山石,坑塘村民居多以山石为基,而村中巷道亦多为山石铺成,即便是明清及民国传统建筑,亦可见山石痕迹。村中多处立有旗杆石,是先辈科举及第的见证。行走在坚硬的山石小道上,心底油然生起一份厚重和质朴,那是先辈们留下的万世基业。
坑塘村地势中间高前后低,称作“龙船形”,周氏宗祠便位于村庄的南面中心位置。周氏宗祠为三进结构,阔三丈六,深一十二丈,前有牌楼,面对宽阔的神场和半月形中塘,中塘边有一棵与村庄同龄的古樟。进牌楼拾级而上,进入庭院,左右有四块石牌,嵌于前墙。通过庭院则是三进连接的厅堂,中间连接处有两个硕大的天井,大小64根竖木柱分布房内,柱上分别裱书各种楹联。
迈过庭院,一块“父子文元”的金匾悬挂于前厅屋檐的横梁上,前款有“皇清同治”字样,这是周氏先祖周运鲲及其子泰禧父子二代举人的见证。二进厅东西两壁书有“忠孝、廉洁”四个大字,体现了周姓的族教家风。中堂上方高悬“内殿承恩”匾额,前款为“大明正德御赐”,乃是明武宗朱厚照亲赐之物,据说曾有一位周姓先贤入大内为御师,因教育皇室帝胄有功,明武宗乃亲题此匾。三进厅内的神龛雕龙画凤,神龛前蹲立三尊一米多高的古香炉,均为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季秋月打造。周氏宗祠先后多次修缮,但每一次修缮,都只是在原貌上进行补充完善,较好地保持了宗祠的原貌。
在坑塘,还有一件令村民们津津乐道的事。原来,泉港东岸名人,赐进士及第、北京太仆寺少卿、前京畿道监察御史鄢懋卿的父亲鄢高曾娶坑塘周姓女子为妻,而鄢懋卿便是坑塘的亲外甥。遍阅坑塘族谱,多处留有鄢氏父子留下的墨宝,如鄢懋卿嘉靖三十二年所撰“卿塘周氏重修族谱序”、鄢高正德八年撰“卿塘存养斋记”、鄢高撰“卿塘明故周君碧峰先生塘记”、鄢懋卿万历二年撰“明故卿塘周东翁夫妇合葬墓志铭”、鄢懋卿万历四年撰“卿塘周雨峰先生罗氏孺人合葬墓志铭”、鄢懋卿万历元年撰“明故邑庠生松澳周公墓志铭”、鄢懋卿嘉靖二十五年撰“明故处士周君古泉墓志铭”等等,足见鄢氏与坑塘周氏渊源极深,关系密切。相传,周氏宗祠内楹联“洗墨池边最木古,卧龙江畔极源长”便是鄢懋卿亲题,该联以村前中塘比作洗墨池,以村中流溪比作卧龙江,把塘边古樟、坑塘周姓渊源巧妙囊括其中,却也是构思精巧,意味悠长。这幅楹联至今仍悬裱于周氏宗祠二进中堂的保柱之上。
从坑塘上到飞鸿山,是一段信仰之旅;从飞鸿山回到坑塘,则又多了一份虔诚之意。我们无须回到远古,我们只需要仰望梅仙观,便可寻找到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