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的写作手法及解题思路
写作手法之二:画龙点睛
1、什么是画龙点的写作手法?
解题语言组合思路提示:写作中的画龙点睛,是一种比喻说法,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升华文章主旨的一种方法。这种点睛之法,通常被称为“文眼”。
2、运用画龙点睛这种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语言组合思路提示: 运用画龙点睛这种手法,能大大增强吸引力,增强感染力,能使读者一下子就把握文章的主题。
(画龙点睛在考场中的作用: 主旨,也即中心思想,是作文"的灵魂""与统帅",是关乎作文成败的核心问题.即便写同样的材料,立意不同,也就决定了作文的高下与优劣,往往高考作文中"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这画龙点睛的几笔。)
3、“画龙点睛”有来源:
南北朝时,梁朝有一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了一条龙,但是没有点睛,众人不解,他说,“倘若点睛,龙便会破壁而飞。”众人不信,于是他挥笔一点,果然顷刻之间被点睛的龙破壁腾空而去。这就是成语“画龙点睛”的来历。
4、画龙点睛的方法有哪些?
(1)、议论点睛法;
即叙述中的议论虽然只短短几句,甚至一句;却是点睛之笔。
比如鲁迅的《伤逝》,当作者叙述着子君勇敢地从封建家庭走出来,同涓生结合,后来涓生失业,贫困的生活威胁着他们的爱情时,很自然地夹入了一句议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点明了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例如习作《生活是一首歌》,作者在叙述生活中的“苦”处之后,作了一段简要的议论:但是我知道,“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怎能没有酸甜苦辣。”我有什么理由怨叹生活的不公呢?
这段精辟的议论,借用《篱笆 ·女人和狗》插曲中的歌词,将自已对生活的认识由感性升华到理性,深该认识到生活是充满矛盾的,需要人们去搏击。
(2)、人物语言点睛法;
即借用文章中人物之口,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士光的《乡场上》,可怜又可笑的冯云爸一反常态,象变了个人,他终于说出来的几句话,一语千钧,点出了这篇小说更为开阔的主题。
(3)、细节描写点睛法;
即运用好的细节,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同样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描写了严监生临死的场面。严监生是个吝啬鬼,临死时总不得断气,他从被单里伸出两个手指头,令许多人费解。最后,还是赵氏了解他,他是为了多点一茎灯草,死不瞑目。这个伸着两个手指头的细节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吝啬鬼的丑恶灵魂,使人物活现在读者眼前。
(4)、纵深引导法:
就是通过联想与想像,由些及彼,由表及里,引申挖掘,使文章陡然增色;
如《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
谁不爱彩色的贝壳呢?夏日,每一位来到海滨的人,不是凝望着碧浪翻滚的大海,眺望着远处点点的渔帆,便是低头寻觅着海滩上五彩的贝壳。每一颗形态可爱、色彩绚丽的贝壳,都是和欢呼雀跃、和连声赞叹、和无限遐想连结在一起的。
这时,捡到心爱小贝壳的人,都会抬头向海:感激大海慷慨的赠予,感激那迎面而来的洁白浪花。是它们,携带着五彩缤纷、充满梦幻色彩的贝壳,来到人们的面前。
是的,是应该感谢这些奔腾不息的海浪。所以,当我在海滩漫步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不也和有些人一样吗?
有的人,就是一朵携带彩贝的海浪,当你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你能在他身边捡到很多“彩贝”。比如,他的热情,他的诚恳,他的谦虚好学,他的表里如一,他的待人以礼。甚至看来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他的守时,他的节俭,他的整洁,以及他麻烦了别人从不忘记说声谢谢……这些好的品格,好的行为,好的习惯,时时在感染着你,使你感到所获良多。
——这样的人,不就是一朵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吗!
是啊,如果一个人是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他的人生该是多么的美好和充盈。我想,要是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如同一个风景旖旎的海滩,彩色的贝壳将会俯拾皆是……
此文的最后一段就是通过联想与想像,由些及彼,由表及里,引申挖掘,使文章陡然增色的。(承下例)
又例:《萝卜花》/丁立梅
①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②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地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蛋,土豆丝炒猪肉。
③女人30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及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就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盒子里的,才好看。她说。
④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吃饭时间,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的小炒,大家多很耐心的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的饭桌上。⑤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她的故事。⑥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些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⑦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心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的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画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望和向往。⑧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⑨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了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⑩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⑾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提起萝卜花,大家都知道。⑿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也是通过联想与想像,由些及彼,由表及里,引申挖掘,使文章陡然增色的。
(5)、自然归结法:
就是在叙述过程中,顺着文脉,用一些贴切的字眼与句式,道出文章的主旨。
如:《记一次有趣的蛋壳实验》的结尾:这次蛋壳实验真是太有趣了!不但锻炼了动手的能力,而且还从中明白了“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道理,收获太大了!所以我喜欢这样的实验!
(6)、标题点睛法:
即在文章的标题上点明文章的主旨。
如:《倔强的小红军》、《诚实的孩子》、《我家的小牛犊》、《小心眼儿》等等,这些题目能让读者一下子就把握人物的特点与文章的主题。
5、点睛之笔的位置:
(1)、有的是在标题上:
如:《倔强的小红军》、《诚实的孩子》、《我家的小牛犊》、《小心眼儿》等等,这些题目能让读者一下子就把握人物的特点与文章的主题。
(2)、有的是在文章开头:
画龙点睛法的运用,有的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例如《白杨礼赞》的开篇:“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崇敬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揭示主题,简明而深刻;
(3)、有的是在文章的中间:
例如《祖冲之》第三节对《大明历》的评赞:“新的历法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历法。”这就突出了祖冲之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4)、更多的是在文章结尾: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结尾就是点睛之笔:“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语句含蓄隽永,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在结尾处点睛,能产生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连贯,逻辑性强的效果;还能产生深化主题,印象深刻,弥久不忘等效果。会使全篇顿生光彩。
《记一辆纺车》的结尾:“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它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交代原因,令人深思回味,充满赞美、乐观之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