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印石:冻石篇之虾青冻

巴林冻石虾青冻直白地说,就是发灰青的一种冻石,是巴林冻石的基本款,市场最为常见,可能是存世量最大的一种冻石,巴林石行内谁手里都有几块,甚至是一大堆。不用违言,这也是巴林冻石中色彩最平和、普通,也就是色彩最不起眼、平淡,大多价值偏低的品种,除通体纯净一色,彻底无杂质,色彩轻浅,微灰透绿,明爽清亮,规格致大,值得收藏的精品外,虾青冻大多为仅供流通的“大路货”。虾青冻以色象命名,色灰青如淡墨,质地微透明,纹理隐而细致,酷似青虾之背,因而得名。

宋代有一诗人名贾似道,其一首诗最为虾青冻背书,诗曰:“麻头青顶翅如金,肉腿生来白似银,钳更细长苏木色,此虫名号是虾青。”虾青冻是种跨界之石,除巴林石外,寿山石也有此品种,清代毛奇龄在《后观石录》中称寿山虾青冻:“通体浅墨如虾背,明空映澈,时有原淡,如米家山水,旧品称春雨初足,水田明灭,有小米积墨点苍之形是也。”这对虾青冻色彩及功能的形容十分贴切、准确,文中提到的“米家”、“小米”,全是指名画家米芾。米芾的画最擅长瞬息万变的“烟云雾景”,天真平淡,不装巧趣,他的画都是信笔作来,烟云掩映,恰如虾青冻所蕴含的烟云雾海境界。

虾是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其色彩特点就是青灰,也就是蓝中带灰。青灰色常带给人懒散、松弛的休闲气息,是典型的高明度,低纯度色彩。巴林虾青冻颜色如同轻浅色雾笼拥,满体云满雾罩,朦朦胧胧,古雅飘逸,纯真可爱。自古以来,青灰就是常见色,通用色,人们的衣服多是青灰色,旧时是因为印染技术不行,现在则因青灰色在视觉上呈现含蓄、沉稳和谦逊的感觉。巴林石虾青冻色彩浅灰里泛青,微透似裹轻雾,颜色极似刚捕捞上来的鲜活河海虾。虾青冻材质透爽,通体纯净无杂,晶灿明润,色彩单纯清朗。看上去恰如水淋淋,鲜沥沥,不由让人联想到虾儿的活蹦乱跳,灵动鲜活,肉质的弹爽娇嫩,除了鲜,还是鲜。

巴林虾青冻始产于1979年,产出地为一采区1号采坑,后在2号洞、3号洞、斜井,以及四采区也有产出。产出量大,精品不多。质地非常纯净,色彩不循常规,灰中不偏蓝,有点偏绿的被视为精品。“葑田青灰博奕局,岛树墨榅烟雨图。”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绝句》,己将青灰色,也就是虾青冻形容到了极致。虾青冻石最适合切章,一袭浅雅青灰,低调而沉稳,值得赋予责任和力量。如若雕件,自然物则应首选海物出产,色彩与实物吻合,形象易逼真,地子水润清灵,不出天造海哺丰饶。其它题材切合儒雅、柔和境界,朴实不缺内蕴,清平暗藏强力,相石而为得当,照样光彩照人。

——摘自杨毅臣《巴林石大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