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聪明家长掌握3点规律,区分精读和泛读,才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能力上,有很多家长的确非常用心。他们在孩子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培养亲子共读、创造家庭阅读环境、建立孩子的阅读意识。有些小学生非常厉害,我们对书本的好奇,不用去模仿阅读行为,而是发自内心的去探索,养成阅读习惯。这是我们对阅读培养的最终目的。而且在小学阶段,阅读并不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而是通过阅读,我们给孩子们建立起学习的方法。在利用这些阅读方法、学习技巧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阅读,也影响了语文学习。
然而有家长会问,在阅读这个“大学问”里,确实家长要做的引导有很多,不光是给孩子买书,而是在阅读技巧的教导过程中,我们怎么才能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老师常说,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个方法都是需要配合唯一的阅读技巧,但是在大的阅读方向上,阅读是可以分成泛读和精读的。我们不强求孩子在阅读练习中,以阅读了多少本来评判阅读能力是否进步,而是看泛读和精读的技巧孩子是否能掌握。于是有家长问了:怎么才能区分精读和泛读呢?
1、 泛读不是看得快,随便翻翻
家长们理解的泛读以为就是泛泛而读,快速把一本书大概翻一翻。泛读并不是这样的阅读方式,而是对阅读的内容,整体性的一个阅读。我们通过阅读文字,了解大概的故事内容,对情节和段落进行部分重点理解。泛泛而读就是随便翻翻,可能你只看了一个开头和结尾,或者是一个故事梗概。但是泛读是有学习的目的,通过阅读来搜集书中的精彩部分、好词好句、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发展的逻辑。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什么语文老师会强调泛读呢?因为泛读可以培养语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泛读对培养阅读兴趣是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家长常对兴趣的培养有些误解,认为我要求孩子看什么书,孩子才能看什么书。而孩子自己选择的阅读物,是影响学习的。比如漫画、绘本等等,文字少的书都不利于语文学习。这才是把成绩和阅读进行了捆绑。只有孩子感兴趣的阅读物,才能发挥对语文学习的最大效益。我们在扩大孩子知识量的阅读目的中,一定是离不开泛读的。也只有泛读才能做到既保持兴趣又能提高阅读能力。
2、 精读不是死读一本书,别的书都不看
精读,并不是死读书。我们家长常觉得,孩子的阅读有问题,是没有了解精读的意义,认为孩子反反复复只看一本他们喜欢的故事书,其实是在逃避阅读行为,别的书都不看,可能在某一个阶段,孩子就只看一本书,这个行为我们也可以理解是孩子在自觉进行泛读。通过反复阅读一个文字内容,理解并对文章中的精彩部分进行了记忆,不管阅读了多少遍,精读的意义就在于理解,对内容在纵向和横向上都进行了阅读拓展,这样的阅读行为,是对语文学习最有益的。
通俗点说,就是孩子把书看进去了,真正做到了沉浸式阅读。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在反复阅读一本书,并且读得津津有味,每读一遍都能有新发现,还愿意分享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不必要求孩子必须去博看群书,家长要理解,精读就是反复诵读,并挖掘深意。
3、 如何来选择泛读和精读的阅读物
区别了精读和泛读,那么什么类型的阅读物适合精读?我们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泛读内容呢?掌握了3点阅读规律,我们对选择泛读和精读的内容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语文课本是要精读的,能引入课文的内容都需要仔细反复阅读,因为那里处处是宝藏,都是考试的考点。语文老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也会分享精读的内容。家长可以和老师多沟通,来选择和课文学习相结合的阅读内容来引导孩子进行精读。
泛读培养的是我们的阅读速度,也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所以泛读是阅读的基础,精读是阅读的提高。泛读的内容比较广泛,只要孩子喜欢,内容质量没有问题,一些科学类、知识类的书籍其实都可以作为泛读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泛读和精读是同样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对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从教学的角度,泛读对小学生而言,每天都可以利用30分钟进行泛读练习。精读也在30分钟左右,一周可以有2次精读练习。关于如何做好精读和泛读,家长们有所了解了吗?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实践中,你遇到哪些问题和困惑,都可以给我留言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