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乌桥岛 | “没有高楼,却有邻里间比楼高、比海深的情谊”

“没有高楼,却有邻里间比楼高、比海深的情谊”

——一位60后长辈对乌桥的口述

口述时间:2021年1月19日

口述人:外公

口述地点:碧霞庄

记录者:林茂森(东方中学七年级)

林茂森(右一)和小伙伴们在拍摄砧板。        辛挺 摄

前言

在汕头,每一位地地道道的汕头人都有着自己对汕头独特的记忆和情怀。对于小孩来说,对汕头的记忆可能是一颗糖、一个玩伴;而对于大人来说,对汕头的记忆可能是一条小巷、一栋建筑或者是一个场景。今天,我们将随着一位见证过乌桥成长的60后长辈来讲述关于乌桥岛的那一份浓厚的乡情。

口述

我爸爸是普宁人,年轻的时候自己开办一间小型的五金厂,那时候开办这样一个加工厂是很不容易的,我高中毕业后就在厂里帮忙。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我爸爸就在同济左一横那里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这一住就是20多年,那时的电压不是很稳定,偶尔会突然停电,工人们经常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借着那一点点微弱的光亮工作。好奇的我就会在周边跑来跑去,那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栋建筑我都了如指掌,就算闭着眼睛我也能在乌桥的小巷里自由地穿梭。

那个时候的乌桥岛,虽然没有错落有致的高楼,但却有邻里间比楼高、比海深的情谊。当时也算是乌桥最繁华的时期了,岛上有很多闻名的工厂,有罐头厂、“夜明牌”电池厂、酱油厂等,都吸引着周边城镇的人来务工,岛上的居民也非常多,天热的时候大家都会搬来小凳子,坐在家门口乘凉,又或是同楼梯的几户人家围在一起,烧炭泡上一壶工夫茶,长辈们在一起唠唠家常。小孩们则是在一旁玩弹珠、跳皮筋、捉迷藏,还有的甚至会拿出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那种一分钱一粒的糖果,握在手里半天都舍不得吃掉;天冷的时候大家也会搬着小凳子出来寻找冬日里的一抹暖阳。这段时光虽然朴实无华,但却十分充实。

逢年过节的时候乌桥岛也是分外热闹的,每当大年三十,家家户户互相赠送粿品,老老少少都会围在圆桌吃团圆饭,然后一起贴春联,贴完春联大家就坐在一起喝茶,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时候年味充满了乌桥岛的大街小巷。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们就拿着甘蔗当竹竿来放鞭炮,小孩穿着新衣随长辈去拜年,小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就是拿到长辈的压岁钱,还能和小伙伴一起丢沙炮,东窜窜,西窜窜,总能收获一些“战利品”。

乌桥岛最令人无奈的便是下雨天,尤其是雨势稍大的时候,雨水经常会不经意地偷偷溜进那些低矮的民房,此时,大家就忙着把容易受潮的物品往高处挪,而那些年轻力壮的青年,通常会帮助手脚不便的老年人。下雨天的石板路更是人们出行的拦路虎,石板路本来就崎岖不平,一下雨在湿滑的石板路上骑自行车更容易摔倒,造成大家出入很不方便,但是又习以为常。

在1992年的时候岛上的居民开始外迁了,渐渐地,乌桥岛上变得“老龄化”,原来人声鼎沸的小巷也变得格外寂静,无情的岁月也开始慢慢偷走乌桥岛的容颜。即使现在回想起来,总还是有种落寞感。

后记

听了外公的讲述,使我加深了对乌桥岛的认识,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乌桥岛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危房勿近”这几个沉重的大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会是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曾经那些美好的时光,也将被定格在脑海里,成为一个个清晰的画面,但人们对它的感情仍然不可磨灭。

点评

和谐的邻里关系,让城市更文明。这篇口述文章中就真切地反映了这一点。茂森同学不仅认真采访、记录,把外公当年生活的细节描述出来,还重回乌桥拍下了那些记忆中的街巷,这份认真值得点赞。

 (周晓云)

寻乌桥人讲乌桥故事

如果你是乌桥岛上的原住民,如果你是乌桥岛上曾经的手工艺人、工业领域从业者或曾在乌桥岛上的工厂上班;又或者您有以上相关线索,有乌桥故事可以分享,都诚邀你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将你的姓名与联系电话发送至本微信公众号即可,发送时请备注“乌桥”字样。

出品:特区青年报

总策划:林琳

执行:周晓云  郭佳彤(实习生)

编辑:林楚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