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怎样才够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已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教学形式不断推陈出新。真正走进一线教师的课堂,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场景:游戏形式五花八门,学生情绪高涨,却不知道真正要学的是什么;每个环节衔接的特别紧密,学生跟着教师“跑”得气喘吁吁……课后,老师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如果再给我点时间,哪怕是五分钟……”在许多竞赛课、研讨课上,我们也会看到很多老师往往“忍痛”下课,有时连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意犹未尽,发出“再有几分钟,这课就‘透’了”的感慨。那究竟怎样做,时间才能够用呢?
一、方法――明确要求、授之以渔、落到实处。
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是固定的,要想让时间够用,就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就没有必要利用课堂的宝贵时间。预习,也就成为老师们共同认可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之一。但是,能够真正将预习落到实处的老师、学生并不多,往往是学生浮皮潦草地读读课文、画画生字,老师也只是感叹学生预习不认真。要想让预习发挥它真正的功效,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授之以渔、落到实处”。
首先,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学段的不同,提出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在第一学段,课前的读文尤为重要,不然课堂上老师要利用将近半节课的时间才能让多数学生将课文读到正确、流利,这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怎样读?读几遍?不同层次的学生读到什么程度?然后,要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预习2―3篇课文,让学生明确到底怎样预习,这时老师就不要吝惜时间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嘛。
其次,预习作业的检查也是很多老师觉得浪费时间的一件事,其实我们只要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课堂提问的机会即可随机检查,不合格的同学由小组成员负责帮扶,并进行评比。此方法百试不爽,因为,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都是非常强的。
再次,到了中高年级预习的要求就要有所提高了。可以尝试运用“导学案”,导学案是老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前预习也会为课堂探究节省许多时间。
二、教师――吃透课标、研透教材、舍得放手。
在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觉得课堂时间不够用的老师也普遍认为,每节课需要训练的内容太多,“听说读写”哪一方面都想练到,所以就经常会出现课堂上一个知识点紧跟着一个训练点,师生都很忙碌,时间却仍然不够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我们老师要做到“吃透课标、研透教材、舍得放手”。
“吃透课标”,就是每位语文老师要对自己所教学段的各项阶段目标了如指掌,不做“超纲”的事情,认真讲了学生也不懂的就不要讲了。“研透教材”重点是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每一篇文本都可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但肯定不是都适合做全面的训练,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本课最适合训练的点找到,有目的的训练一两项,面面俱到不但会使时间不够用,还会造成“样样松”的后果,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舍得放手”。
现在还有得老师认为高效的课堂,就是容量大的课堂,其实不尽然。如果整节课设计的太满,学生只是忙着跟老师的思路,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教学效率反而会降低,因为他们只是被动的在接受,没有消化、吸收的时间,这岂不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填鸭”了吗?“教是为了不教”,不是仅仅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
三、学生――加深了解、方法恰当、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不是取决于教师“教”的态度,而是取决于学生“学”的态度。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取决于学生,因此在我们吃透课标、研透教材后,首要任务就是了解学生,弄清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坚持“三不讲”,即: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探究后能懂的不讲,认真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这样节省的时间,就可以进行其他的教学活动。
在整体把握学生学习程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掌握学生的不同层次,以便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的目标也应不一样,即“目标分层”。其次,在教学问题的设计时,也要考虑学生间的差异,既要有照顾学困生的基础类问题,又要有面向全体的综合性问题,还要有启迪优等生的探索类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这些问题合理安排、穿插进行,让每一类学生都有事可做,既节省了时间又保证了效率。同样,在进行语言训练时,也应循序渐进、分层设计。如在教学《玲玲的画》一课时,我抓住“懒洋洋”一词,设计了这样几个训练点:做一个“懒洋洋”的动作,读出“懒洋洋”的感觉,用“懒洋洋”说一句话,说几个“懒洋洋”这样的词,用这样的词再说一句话……一系列的要求,由易到难,既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当然不言而喻。
四、手段――灵活多样、适时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辅助手段应用到了课堂中,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有着灵活、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因此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同时,多媒体手段的恰当运用还会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无论是形象直观的视频或图片展示,还是适时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都为学生理解文本、储备信息、提高能力提供了很多方便,这些都源自教师课前精心的准备,因此只要适时有效地运用会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总之,怎样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最大功效,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的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力争达到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快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