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史书里写的,你信几分?

时间: 公元626年7月2日  地点: 玄武门

这一日,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入朝。行至临湖殿时,二人忽然发觉情况异样,当即调转马头想逃回东宫。这时,秦王李世民率人冲出,在后面追赶。李元吉拉弓向李世民放箭,因为惊慌失措,连射三箭而不中。这边,李世民不慌不忙,张弓还击,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与此同时,尉迟敬德率人赶到,射中李元吉坐骑,李元吉坠马。而李世民的马也受了惊吓逃入树林,被树枝绊倒,李元吉追过来夺下弓箭勒住李世民。尉迟敬德赶到,一箭射死了李元吉。

此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马闻讯赶到,然而尉迟敬德已取下二人首级,对方见状,霎时溃散。

随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全副武装进宫“保卫”高祖李渊。当手持长矛、一身甲胄的尉迟敬德出现在李渊面前时,李渊大吃一惊,这是什么情况?尉迟敬德汇报:太子与齐王作乱,已被秦王杀掉。当时在场的都是聪明人,纷纷劝李渊将国事交由秦王李世民处理。李渊哈哈一笑,答应地甚是爽快:“好极了!这正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立即写了敕书,命诸军听从秦王号令。

大局已定,李世民赶来与父亲见面,父子相见,抱头痛哭。

高祖李渊随即颁发诏书,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以上,便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

这一场争斗血雨腥风,却又在一日之内尘埃落定。而导火索有两件事是:

其一,东突厥来犯,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迎战,且抽空了李世民手下的精兵强将。同时,李世民得到消息,李建成打算在践行宴会上杀掉自己。

其二,626年7月1日,金星再一次白昼划过长空。天文台向李渊密奏,“金星出现在秦国(陕西省中部)地带,秦王将坐上宝座,治理天下。”李渊把这份密奏交给李世民。于是,李世民立即发动,呈递密奏,指控李建成、李元吉跟后宫庶母有染,且打算杀害自己。

李渊大吃一惊,命人转告李世民:“明天我会问个清楚。”

只是第二天,李世民没有给李渊留机会问问清楚,就直接干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当然在许多人看来,其中颇多吊诡之处。而当人们试图在史书中探究前因后果时,似乎又陷入了更深的困惑:

李世民之行为,简单讲就是“弒兄逼父”。然而,史书的记载,却给读者透露了三条信息:第一、李世民这么做是被逼的。第二、李渊早就想把位子传给李世民。第三、李渊、李建成能力都不行,李世民接盘对国家最好。这三条信息厉害了,分别解决了迫切性、正统性和择优性三个问题。

可是,很多人不信。为什么呢?因为,李家皇帝有一个爱好——修改史书。于是人们有理由怀疑:我看到的历史,到底还有几分真相?

Q1 李建成真的数次对李世民痛下杀手吗?

《旧唐书》载,“建成嫉世民功高,屡施迫害。”

有一次,李渊到长安城南打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全都随从。李渊命三个儿子比赛骑马射箭。李建成有一匹马,十分肥壮,可是有一个缺点,它飞奔时脚步不稳,容易栽倒。李建成把它交给李世民,说:“这是一匹骏马,能跳过数丈宽的水沟山涧,你精于骑术,骑它试试。

李世民骑它追逐野鹿,马果然栽倒,李世民从马背跳下,未伤及自己。李世民再骑,如此反复三次,他回头对宇文士及说:“他(建成)这是打算用这匹马杀了我,可是生死有命,怎么能够伤到我!”李建成听到这话,就找人向李渊打小报告说:“秦王自己宣称:'我有天命,要当天下之主,怎么会白白一死!’”李渊大怒,训斥了李世民。

还有一次,李建成召唤李世民参加宴会,在酒中下毒,李世民饮酒后,心痛如绞,吐血数升,被人扶着回了西宫。李渊得知后,对李建成说,你弟弟一向不能饮酒,以后更不可以在晚上喝酒。随后打算将天下分为东西两半,兄弟俩一人一半。只是后来认为不妥,又叫停。

而这之后,李元吉还曾秘密请求李渊诛杀李世民,未遂。

Q2 李渊究竟有没有打算更换太子?

在史书中,有过两次明确的记载,李渊表达过要立李世民为太子。

第一次,早在晋阳起兵反隋的时候,李渊曾对李世民说:“大事如果成功,天下如果到手,全都靠你,就叫你当太子。”李世民一面叩谢,一面辞让。

第二次,是李建成手下杨文幹举兵,李渊召见秦王李世民讨论军情。李渊说:“杨文幹侍奉建成,关系密切,恐怕会有很多人响应。你应该亲自去一趟,回来后,封你当太子。”李渊说,他不能效法杨坚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但他会改封李建成当蜀王,接受李世民的领导。

Q3 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人设那么糟糕吗?

现有史料中,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及统一过程中的功勋卓著。相较而言,李渊则优柔寡断,李建成庸劣无能。

至于描写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分,更是不太好看。

《高祖实录》记载,“建成幼不拘细行,荒色嗜酒,好畋猎,常与博徒游……” 《太宗实录》载,“巢剌王(元吉)性本凶愎,志识庸下,行同禽兽,兼以弃镇失守,罪戾尤多……

一个成了酒色之徒,一个成了凶恶莽夫。以至于司马光都看不下去了,不得不在《通鉴考异》中加了一句:“建成、元吉虽为顽愚,既为太宗所诛,史臣不能无抑扬诬讳之辞,今不尽取。

关于玄武门之变,以及其背后的政治集团斗争,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后世永远无法将其无损还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去考证思辨、去伪存真。

那么,你眼中的玄武门之变,又是怎样的呢?

时间: 公元626年7月2日

地点: 玄武门

这一日,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入朝。行至临湖殿时,二人忽然发觉情况异样,当即调转马头想逃回东宫。这时,秦王李世民率人冲出,在后面追赶。李元吉拉弓向李世民放箭,因为惊慌失措,连射三箭而不中。这边,李世民不慌不忙,张弓还击,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与此同时,尉迟敬德率人赶到,射中李元吉坐骑,李元吉坠马。而李世民的马也受了惊吓逃入树林,被树枝绊倒,李元吉追过来夺下弓箭勒住李世民。尉迟敬德赶到,一箭射死了李元吉。

此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马闻讯赶到,然而尉迟敬德已取下二人首级,对方见状,霎时溃散。

随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全副武装进宫“保卫”高祖李渊。当手持长矛、一身甲胄的尉迟敬德出现在李渊面前时,李渊大吃一惊,这是什么情况?尉迟敬德汇报:太子与齐王作乱,已被秦王杀掉。当时在场的都是聪明人,纷纷劝李渊将国事交由秦王李世民处理。李渊哈哈一笑,答应地甚是爽快:“好极了!这正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立即写了敕书,命诸军听从秦王号令。

大局已定,李世民赶来与父亲见面,父子相见,抱头痛哭。

高祖李渊随即颁发诏书,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以上,便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

这一场争斗血雨腥风,却又在一日之内尘埃落定。而导火索有两件事是:

其一,东突厥来犯,李建成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迎战,且抽空了李世民手下的精兵强将。同时,李世民得到消息,李建成打算在践行宴会上杀掉自己。

其二,626年7月1日,金星再一次白昼划过长空。天文台向李渊密奏,“金星出现在秦国(陕西省中部)地带,秦王将坐上宝座,治理天下。”李渊把这份密奏交给李世民。于是,李世民立即发动,呈递密奏,指控李建成、李元吉跟后宫庶母有染,且打算杀害自己。

李渊大吃一惊,命人转告李世民:“明天我会问个清楚。”

只是第二天,李世民没有给李渊留机会问问清楚,就直接干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当然在许多人看来,其中颇多吊诡之处。而当人们试图在史书中探究前因后果时,似乎又陷入了更深的困惑:

李世民之行为,简单讲就是“弒兄逼父”。然而,史书的记载,却给读者透露了三条信息:第一、李世民这么做是被逼的。第二、李渊早就想把位子传给李世民。第三、李渊、李建成能力都不行,李世民接盘对国家最好。这三条信息厉害了,分别解决了迫切性、正统性和择优性三个问题。

可是,很多人不信。为什么呢?因为,李家皇帝有一个爱好——修改史书。于是人们有理由怀疑:我看到的历史,到底还有几分真相?

Q1 李建成真的数次对李世民痛下杀手吗?

《旧唐书》载,“建成嫉世民功高,屡施迫害。”

有一次,李渊到长安城南打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全都随从。李渊命三个儿子比赛骑马射箭。李建成有一匹马,十分肥壮,可是有一个缺点,它飞奔时脚步不稳,容易栽倒。李建成把它交给李世民,说:“这是一匹骏马,能跳过数丈宽的水沟山涧,你精于骑术,骑它试试。

李世民骑它追逐野鹿,马果然栽倒,李世民从马背跳下,未伤及自己。李世民再骑,如此反复三次,他回头对宇文士及说:“他(建成)这是打算用这匹马杀了我,可是生死有命,怎么能够伤到我!”李建成听到这话,就找人向李渊打小报告说:“秦王自己宣称:'我有天命,要当天下之主,怎么会白白一死!’”李渊大怒,训斥了李世民。

还有一次,李建成召唤李世民参加宴会,在酒中下毒,李世民饮酒后,心痛如绞,吐血数升,被人扶着回了西宫。李渊得知后,对李建成说,你弟弟一向不能饮酒,以后更不可以在晚上喝酒。随后打算将天下分为东西两半,兄弟俩一人一半。只是后来认为不妥,又叫停。

而这之后,李元吉还曾秘密请求李渊诛杀李世民,未遂。

Q2 李渊究竟有没有打算更换太子?

在史书中,有过两次明确的记载,李渊表达过要立李世民为太子。

第一次,早在晋阳起兵反隋的时候,李渊曾对李世民说:“大事如果成功,天下如果到手,全都靠你,就叫你当太子。”李世民一面叩谢,一面辞让。

第二次,是李建成手下杨文幹举兵,李渊召见秦王李世民讨论军情。李渊说:“杨文幹侍奉建成,关系密切,恐怕会有很多人响应。你应该亲自去一趟,回来后,封你当太子。”李渊说,他不能效法杨坚害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但他会改封李建成当蜀王,接受李世民的领导。

Q3 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人设那么糟糕吗?

现有史料中,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及统一过程中的功勋卓著。相较而言,李渊则优柔寡断,李建成庸劣无能。

至于描写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分,更是不太好看。

《高祖实录》记载,“建成幼不拘细行,荒色嗜酒,好畋猎,常与博徒游……” 《太宗实录》载,“巢剌王(元吉)性本凶愎,志识庸下,行同禽兽,兼以弃镇失守,罪戾尤多……

一个成了酒色之徒,一个成了凶恶莽夫。以至于司马光都看不下去了,不得不在《通鉴考异》中加了一句:“建成、元吉虽为顽愚,既为太宗所诛,史臣不能无抑扬诬讳之辞,今不尽取。

关于玄武门之变,以及其背后的政治集团斗争,真相究竟如何,或许后世永远无法将其无损还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本着对历史的尊重,去考证思辨、去伪存真。

那么,你眼中的玄武门之变,又是怎样的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