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裒院村的由来与“闻雷泣墓”的传说

在潍坊境内,以人名为命名的村庄不多,而昌乐的王裒(pou)院村算是一个。据《昌乐县续志·古迹 志》载:“魏孝子王裒墓,在县治东南五十五里之马宋集迤东八里。”即今昌乐县营丘镇王裒院村。

王裒院村的得名由这座王裒墓院的存在而来

王裒院村位于昌乐县城东南30公里,省道胶王路北。该村原名桃花村,因临近王裒墓院,王裒墓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日两次香火会,影响深远,景况壮观,香火旺盛,闻名百里。因王裒名气实在太大,来拜谒的人多,桃花村就改名为“王裒院村”了。

能在《晋书》这样的正史中留名,也不是一般凡人。王裒到底何许人也,我们翻开《晋书·王裒传》查阅到了这样的记载:“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修,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

...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王裒之所以被人记住,其故事传说至今在全国各地一直流传着,主要因为他是一个大孝子, 王裒孝母感天动地,《二十四孝》中的“闻雷泣墓”说的就是他。这个传说还被列入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墓院都已拆毁,重建于九十年代的王裒墓院

说到王裒的孝行,这要从他的爷爷王脩(xiu,音义同修)说起。王脩七岁时没了母亲,他的母亲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二年邻里在社日祭祀祭神,王脩因感触而思念母亲,非常悲哀。邻里听到他的哀哭声,因此停止了祭神。

王脩治理政务,抑制豪强,扶助弱小,赏罚分明,为百姓所称道。建安十八年(213年),王脩被封为大司农郎中令。后来王脩病死在任上,其墓在安丘城南四十里慈埠镇一带。

王脩有几个儿子都做了官,无论是治学还是为人,都是可以的。王脩给他们留下了有名的《诫子书》,告诉他们要珍惜时间,爱日以学,要学会做人,善于学习,要宽以待人,保全身体。

其中一个儿子王仪,也就是王裒的爹,为人正直,高风亮节,乃直率之人。在《晋书》中有如此记载,“...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曰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这个晋文帝怪有意思的,就是历史上那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当时他任命王仪为司马,在一次战役中,战败。司马昭问众臣:这次大败,是谁的过错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低头不语,谁也不敢应答,唯有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非常生气:你这是把责任推给我喽!下令把王仪拖出去斩了。

对于君王来说,杀一个人不算什么,哪怕是枉杀错杀,对于王裒来说,简直是天塌下来了。在他心里,除了悲痛欲绝,可能更多的是愤怒。

现在这个位置的墓院也是后来搬迁过来的

《晋书》是这样记载的,“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面对当时的领导者司马昭,王裒心里明白,如果为父亲正名,那无疑是让司马昭承认错误,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既然父亲已被认为死罪,自己能做的,就是背负父亲遗骨和母亲回到家乡(昌乐营丘),从此在家长期隐居,教授学徒度日。

司马昭朝廷当时在洛阳,在昌乐的西方,王裒每次坐下的时候,从不面向西方,表示永不作晋臣。他用自己的方式思念着父亲,也表示对司马昭朝廷的不满。

祖孙三代,王脩、王仪、王裒,都能在《晋书》这样的正史中得以留名,不得不说,王脩有着独特的教育方式,把《诫子书》留给了后代,正直的王仪,以性命为代价,给王裒上了一次难忘的课。而王裒更是孝行天下,以“闻雷泣墓”感动天地,一直流传到现在。

"闻雷泣墓"在元代被写入《二十四孝》

“闻雷泣墓”是这样的。王裒父亲死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害怕打雷,死后埋在山林之中,每次遇到风雨,雷声轰鸣,孝子王裒就奔赴母亲墓地,跪拜哭泣,说:我王裒在此,母亲不要害怕。有诗为证: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村支书郑维强在讲解王裒院村的由来和“闻雷泣墓"传说

王裒一生都以授课为生,朝廷后来几次想委以重任,他都没有应召。每次给学生讲到《诗经·蓼莪篇》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总是悲痛不已,泪流满面。西晋末年叛贼作乱,贼寇蜂起,杀近昌乐,王裒恋爹娘坟垅不愿逃离,被乱贼所害。

村支书在介绍清代昌乐县令徐人元当时写的诗《王裒墓》

王裒的闻雷泣墓故事后来被广为流传。元代有人把它写进了《二十四孝》。到了明代,每年王裒诞辰日农历九月十七那天,邻近乡民都要聚到他的墓前举行相当隆重的拜孝子盛会,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明成化二年,昌乐县知县范威倡儒学,在这里增筑王裒墓院,并刻碑“魏孝子王裒之墓”记之,以表其德。

后来由于历史原因,王裒墓院全都拆毁破坏,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墓院才逐渐修复起来。但王裒的孝行天下和“闻雷泣墓”的传说,一直久传不衰到现在。

作者简介:牛人口玉弓虽,潍坊市潍城区增福堂人,从事教育,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喜欢健身骑行摄影旅游。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等。

(0)

相关推荐

  • 汉朝历史人物——貂蝉(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为汉末三国纷争中重要人物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 ...

  • 博兴有座董公祠

    董公祠,当地人称董永庙,位于博兴老县城东北方向二十五华里处,陈户镇董家村东.民国前,董永的故乡-董家庄一带的村民,每逢初一.十五和逢年过节都要在董公祠前举行大规模地烧香祭祀活动.董公祠内的壁画,先后被 ...

  • 福安开发区大留洋“鸭仔墓”的风水传说

    福安开发区大留洋"鸭仔墓"的风水传说 作者:刘昌荣 从前,在福安开发区大留洋周边有一个富裕人家,主人为尽报孝之心,请了寻龙先生在离大留村不远的笕头山下(现名仙人墓山),觅得一块风水 ...

  • 村民打井喷出“黑水”,10年后却挖出古墓,下面住着司马懿的子孙

    人世间处处都有奇迹的发生,特别是在考古的时候,你会遇到许多奇怪的事情,而且有的事情根本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听着可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事实是就是这样的. 江苏邳州有一个小村叫做陈滩村,这个陈滩村的 ...

  • 华州大明孙堡:千年历史永流传

    吉建军,字劳伍,陕西华州人,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写作事宜联系电话:13716053033 华州区大明镇孙堡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据村里年长的老人介绍:孙堡村所辖的王崖村.王堡村.刘崖村.张堡 ...

  • 孙利政丨《新唐书》人名疑误考辨六则

    <新唐书>人名疑误考辨六则 孙利政 孙利政,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武秀成教授. 摘  要:<新唐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考察其史源或同 ...

  • 16、闻雷泣墓(裒--音抛)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 闻雷泣墓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 ...

  • 二十四孝的故事 || 闻雷泣墓+恣蚊饱血

    第261期 编者按:为让您和家中的小朋友一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汕头朗读者公众号在周末推出国学系列朗读作品,希望大家喜欢.现推出汕头朗读者嘉颜和女儿如意的亲子朗诵:<二十四孝的故事>之& ...

  • 【林氏字辈】1806-江苏南通海安市大公镇王院村

    本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等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宗亲和他姓文史爱好者的支持.帮助和认可,有效地推动了林氏文史研究的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 ...

  • 朱祥||迁安佛峪院村志愿军英雄的碎片记忆

    水城人 水城迁安·燕赵风骨 "每个人都了不起."的确如此. 感动于身边的水城人,<新书签>推出了介绍水城人的栏目.<新书签>受视野的限制,在回顾历史的同时, ...

  • 听筝 |​ 村深午后不闻鸡 时有幽禽隔树啼 荫荫夏木流蝉响 隐隐青山白鹤栖

    村深午后不闻鸡 时有幽禽隔树啼 荫荫夏木流蝉响 隐隐青山白鹤栖

  • 揭秘房村镇蛮井村地名由来

    徐州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地名,如丰县便盆集,如大彭镇半步店,如市区的西安路,这些地名如不加以解释,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知道它的由来. 蛮井,这又是一个稀奇古怪的地名,村庄位于铜山区房村镇境内,下洪水库的西侧 ...

  • 王裒泣墓

    王裒泣墓 三国的时候,魏国有一位姓王叫王裒的人,非常孝顺. 他的父亲叫王仪.王裒的父亲王仪当时是在朝廷里头当官,有一次晋文帝出兵,在这次出兵当中,朝廷死了非常多的士兵,所以文帝就在上朝的时候,询问底下 ...

  • 王畈洋村祖先“四世一品”世稀少

    王畈洋村祖先"四世一品"世稀少 王畈洋村位于兰溪市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4500米.村民委员会驻王畈洋自然村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有耕地289亩.3个村民小组,107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山西省---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

            山西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                                         转自:老杨树      宁武县位于晋西北管涔山区.县北境以内长城为边,与朔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