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9--三个儿子娶媳妇都是没要彩礼、没办酒席,没花父母一分钱,成家之后却没钱给父母,他们做错了吗?

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这事本就不能用错对去衡量。作为父母生了三个儿子,在儿子成家娶妻时因为能力有限,没有资助任何一个,父母没有错。

可是,现如今孩子因为自己要结婚,要买房,要办酒席,要给彩礼,不管是自己赚的,借的,反正也花的没有剩几个,甚至有儿子还处在举债中。

成家之后,没钱给父母,他们也是没有错的。

都是能力有限,都是无奈,都是有原因可循,怎么父母没错,而到了儿女就有错了呢?

1.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孝是特别注重的,不仅因为血脉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对于家庭关系来说的,忠义是对于国家说的,一个人假如做不到孝顺,在中国好像就会被世人皆骂没良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递出的孝道那是无论儿女过的如何,都是要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

梅艳芳的父母詹美金。

梅艳芳活着的时候,被母亲以孝顺的名义各种要挟,死后她的内衣内裤都是被母亲拿出来拍卖赚钱的。

很小的时候,母亲重男轻女,把年纪很小的她赶到台前赚钱,长大后,即便在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名后也是被母亲当成了摇钱树的。

她母亲好赌,到处顶着她的名头举债,梅艳芳不得不去孝顺的到处给自己的母亲擦屁股。梅艳芳死后把自己的遗产交给信托基金打理,

每个月都是给母亲有发赡养费的,还在遗产中给自己的侄子留够了读书的费用,她可以说做的仁至义尽。

但是,她的母亲做的怎么样呢?我只想用“呵呵”来形容。

孝顺这个词对于像梅艳芳母亲这样的人就是用过头了。但是,很少有人会出来指责的,原因就是她给予了梅艳芳生命,

养育她长大,即便养的不是很好,不过没有饿死,也算养大。百善孝为先,对于传统文化下的这句话,假如要解读的话,

就是不管父母做什么,不管自己过的如何,只要父母开口都是要极力满足。

2.丁元英颠覆了的孝道

《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关于孝道的理解,确实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同时也颠覆了传统文化下关于孝道的理解。

以下是我摘录的一段丁元英和家人关注孝道的对话。大家先来看一看。

元英:没钱的子女多了,办到哪里是哪里,尽心尽力是标准,办到什么程度不是标准。

元英:妈,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着呢,碰到我这么个不孝顺的,您就算赔了。

大哥:你想把妈气死啊,这么多年你在外面自在了,我怎么没见你给妈盛过一碗粥,端过一碗水呀,既然是血缘关系的本来,你先本该如此一个让我瞧瞧。

元英:对于父母,我很惭愧,也很内疚。我不适应家长里短的生活,父母也适应不了我那种生活,这很矛盾,所以我一直很感激秋红和谢辉,是他们一直在照顾着老人。

元英: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天然的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所以这种文化就让每个人都直不起腰来。你看这个民族就是老弯着腰。而老人越是觉得养儿防老,就越容易觉得吃亏,心里就越苦。

秋红:我想问你个问题啊。

元英:问。

秋红:这是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已经砸锅卖铁,再也借不来钱了,但是还差一万块钱就能救活爸,那你说该怎么办啊?

元英:那他就死。

秋红:你还是一个人过吧,没有任何人能受得了你啊。

以上关于孝道的对话,让平常人看是离经叛道的。可细细一想,好像说的也在理。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是对孝道的极端阐述,是一种开脱责任的说辞。

不合格的父母处处都有,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不是说你有爱孩子的心就可以,而是说不光要有爱孩子的心,还要有正确爱孩子的方法。

看完我关于孝道的两种认知后,做父母的你还会觉得自己的孩子错了吗?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