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洞 · 第17窟

用《猫》里的《memory》为下面的藏经洞配乐,因为这应该是一段可悲可气的故事,不是可泣啊,不过也许既能可气也能可泣。

但想来也可以用《焚心以火》,因为想起了中日蜜月年代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合拍的那部《敦煌》,根据小说拍摄的电影里,复原了作者想象的藏经洞的来历。赵行德面对甘州小娘子从城楼跳落时的绝望和封闭藏经洞时的孤寂,非常像与蒙天放目送冬儿投入雄雄烈火时的怒吼和甘愿泥封作俑时的平静,自然电影里也有一个跟秦始皇一样冷酷反派的李元昊,只是多了一个三角关系的朱王礼,很有岛国特色。

其实这首歌也挺适合送给王道士的,因为他也不愿意让黄土埋了他,起码他不想让黄沙埋了莫高窟,所以他不停地用扫帚扫沙子,扫了一个洞窟又一个洞窟,直到有一天扫出了一个现在叫16号窟的洞窟,因为太用力了,扫帚上的硬枝条还在洞壁上留下一道道现在还很清晰的又长又深的划痕。

16窟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间,也就是公元851年到867年,1906年时,换到银子的王道士想把这个遗弃许久的洞窟改建为道观,就在窟前倚崖统建三层木构窟檐,因此16窟又俗称“三层楼”。

不过16窟没有作为窟中窟的第17窟名气大,因为1900年6月22日那天,王道士透过甬道北壁上出现的裂缝,看到墙壁后一个堆满经卷的小洞。这个莫高窟中为数不多的窟中窟,后来编号为第17窟,不过大家一般还是用另一个名字来称呼它,藏经洞。

17窟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建于晚唐,原为名僧洪辩的影窟。洪和尚的字应该是上“巩”下“言”,音bian,去声,但现在计算机字库里没有这个字了。他曾经发动河西僧众配合张议潮的起义,因此被封为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在莫高窟中专门建有他的影窟。

十一世纪初叶,由于战乱等原因,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五万多件被秘藏于窟中,然后砌墙封门,表层饰以壁画。随着时间的流失,封门之事渐渐被人遗忘,直到七百多年后,被王道士偶然发现。因洞内发现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绢画、刺绣、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故此被称为“藏经洞”。

莫高窟的所有窟内都不能照相,所以就用网上找的照片来回忆一下自己看到的藏经洞吧。

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且不见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壁画墙上方那一道道自上而下的斜痕,就是当年王道士用大扫帚清理沙子留下的,可见当时沙子把整个洞窟都填满了,也正是厚厚的黄沙,保护了藏经洞八百年。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发现,与甲骨文、居延汉简和明清大内档案,并称中国20世纪初的四大发现。出土了大量汉文、古代藏文、梵文、齐卢文、粟特文、和阗文、回鹘文、龟兹文、希伯来文等文书,主要是佛经,此外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并由此形成了以研究藏经洞文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为主的敦煌学。

只能探着脑袋看被栅栏挡着的藏经洞,其实这只是一个三米高,面积七八平方米的小窟,因为地方太小,又要放太多经卷,所以七百多年前的人们把原来窟中洪辩的塑像都搬到别处去了,直到1965年研究人员才在附近的362窟找到了这尊塑像,还在像内发现了洪辩的舍利子,然后把这位中晚唐时期的高僧大德回归到了他的影堂。

面对这七平米的斗室,想象当年堆满经卷的样子,更想象洪辩和尚和王圆箓道士在时空交错中相遇时会说什么。我想,洪辩应该不会责怪王道士,毕竟就像当年把经卷封入藏经洞,与王道士散掉这些经卷,其实都能用共同的两个字来说明,那就是无奈。当年僧人们为了保护经卷而封藏,王道士也认为把经卷交给懂得它们价值的人更可靠,起码他们都让这些珍贵的经卷流存下来了。

现在窟中除了塑像空空如也,不过莫高窟不会让你有一丝的失望,现在17窟的精彩之外就是高僧背后壁上的壁画,画有两棵菩提树,东侧菩提树下画一持对凤扇的比丘尼,西侧菩提树下画一执杖持巾的侍女,表示他们曾是洪辩法师生前的侍者。

最大的彩蛋是树枝上悬挂的那个布袋,注意看啊,唐代的布袋啊,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布袋啊,看看是不是该要求现在的这驴那莉这古那儿的包包们尊重唐朝人民的知识产权啦。

16窟对面有一个小院,当年是莫高窟的下院,王道士就居住在里面,方便天天一大早就去清扫洞窟。现在这里成为藏经洞陈列馆,讲述王道士的故事。

那下面就该是王道士的故事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