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漠杂谈32:古玉三玦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楚汉相争时,谋土范增在鸿门宴上“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利用玉玦表达了决裂之意,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以绝后患。这则以器物传递信息的最著名的故事,向人们生动地介绍了一种古代玉器——玦。
佩在腰间的玉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早见于我国的红山文化时期,距今约5500余年。上世纪末的某次拍卖会上,一件章乃器先生旧藏的、最终以264万元成交的猪龙形玦便是此类器物的典型代表,其惯用的造型也一直延用到了商周之际。
红山文化玉猪龙形玦
不过西周中期以后,由于加工方法的改进、需求量的增大以及玉料的相对匮乏,此类玉玦也逐步由原始的弧形柱状而变成了弧形片状。范增用的那件佩玦我们很难见到了,但完全可以推测它的形体是扁平的,而且用阴线琢有精美的神兽纹。
《广韵》中强调了玦的形状是“如环而有缺。”符合这一定义的除了形体较大的腰间佩饰外,还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耳饰用玦。笔者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标本陈列室中,亲见一对出自于内蒙古兴隆洼遗址距今8000年前的软玉耳玦(如图),它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耳饰玦。
笔者所见的兴隆洼玉耳玦
但耳饰玦并非中国独有,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三省和朝鲜半岛;从华北、华南到印支半岛;从日本北海道到中国台湾和菲律宾以及新几内亚,都出土有古老的玦饰。难怪香港中文大学的邓聪先生认为它已形成了一种“泛东亚大陆与岛屿的玦饰文化”。这种耳饰玦的生命力也十分的长久,越南、老挝、柬埔寨以至泰国等地,迟至公元前一、二世纪仍在使用,而我国境内则在战国时代就逐步消失了。
笔者收藏的东周时期的玉耳玦
《诗经·卫风·芄兰》云:“芄兰之叶,童子佩决”。根据《说文》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决是一种拘弦之器,“系著右指”,类似于清朝时的扳指。因为它有“射决”的作用,所以又名决,后世时常混用。这种玉射决最早见于商代的安阳殷墟墓,发展到汉代时已经从实用器变成了人身的装饰品,数量很多,俗称“鸡心佩”,魏晋以来偶有零星出土,以后便芳影难寻。
汉代的玉鸡心佩
但宋元以后大量仿制曾带动了玉射决的二度繁荣,它的历史变化颇为复杂,待时机可另文探讨。
宋代仿古鸡心佩(北京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