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启智:简体字繁体字均可传承文明

2013年07月18日04:19 光明日报

 不论是作为文明载体,还是作为表达工具,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只是载体和工具状貌的变化,并不会构成对文明内涵的损害与削减。

  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近日在微博发声:“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他所说的中文正体字即指繁体字,此言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热议。

  部分地区民众以及部分海外同胞,至今仍在使用繁体字;研究文字学的学者以及部分书法爱好者,对繁体字也有较深的文化情结。不过,这不能说明繁体字和简体字有“正”“偏”之分,对大多数国人来说,简体字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交流表达的熟练工具,上了年纪的人或许还认识一些繁体字,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绝大多数不识繁体字,也没有谁觉得不正常。

  繁体字只是简体字过去的形态。单就字体形式来说,繁体字身上确实部分承载着简体字所不具备的文化元素,但是从甲骨文、金文开始,汉字的嬗变、演进总是不可避免地失掉一些文字学、历史学等意义上的好东西,繁体字演变到简体字,同样如此。

  然而换个角度看,简体字身上亦承载着繁体字所不具备的文化元素。从本质与功用上看,繁体字、简体字都属于人际、社会交流工具,是文化和文明的载体。使用简体字与使用繁体字,都能够传承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包括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演变到今天,其实都有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人们都喜欢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喜欢被繁文缛节束缚,简洁的价值观与人类追求单纯明净的趣味也非常契合。可以说,简洁是生活的高境界,也是文明所追求的很高的境界。

  不仅如此,较繁体字而言,简体字更容易识记学习与书写运用。作为易学好用的工具,简体字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与熟悉中华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与普及华夏文明。不论是作为文明载体,还是作为表达工具,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演变,只是载体和工具状貌的变化,并不会构成对文明内涵的损害与削减。

  黄秋生因过半人不识繁体字而得出“华夏文明已死”结论,大概是一种调侃、戏说,我们不妨一听,然后一笑而过。真正传承华夏文明,我们要做的是多一些虔诚的敬意,无需在交流工具、文明载体上厚此薄彼。

(0)

相关推荐

  • 繁体字正统?简体字劣等?繁简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有人力挺繁体字,理由无外乎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繁体字不仅具有文化意义,还具有艺术的价值等等. 有人则认为简体字书写便捷,辨识容易,符合现代语言文字的发展方向,应当在全世界的 ...

  • 以史启智︱釜底抽薪,危机变笑话

    据<汉书·张敞传>记载,张敞虽然非常有才,在朝廷之中也受到了很多大臣的敬重,但是他为人不拘小节,经常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有失官员的威仪,这也成为他经常被弹劾的借口.可是,张敞万万 ...

  • 山东作家‖【启智培德的领路人】◆刘敬森

    作者简介 刘敬森,山东曹县人,菏泽市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青年作家协会理事.生于乡土,长于乡野,淳朴民风,默化成长.常以细微之心去歌颂生活的美好.时有作品见诸报端及网络平台. 启智培德的领路人 在我求学 ...

  • 节气茶事 | 谷雨,明心启智习茶经

    谷雨宜晴花乱开, 一壶春色聚书斋. 园林此后无车马, 竹杖芒鞋政自佳. 宋·仇远<书斋> 谷雨,季春中气,春令六气的最后一气,既是春茶采摘的最后佳期,也是品赏春茶的最佳时机,还是读经习茶的 ...

  • 孟秋之月  甲:国学启智

    诵读中国·小学部·子集·三秋卷一年级上学期·上册 甲:国学启智 道法自然 天地间最大的学问是什么呢?是"道".那么"道"又是什么呢? 其实,答案就在几千年前老祖 ...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可以启智明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可以启智明理,也能静心养德!这篇在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思路清晰.主题鲜明,激励大家掀起学习热潮,非常值得学习借鉴,赶紧来看看!

  • 简体字繁体字对照表,书法创作必备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一.繁体字大全 简化偏旁 讠[訁] 饣[飠] [昜] 纟[糹] [臤] 只[戠] 钅[釒] 呙[咼] A爱[愛] 碍[礙] 肮[骯] 袄[襖] B罢[罷] 备[ ...

  • 教育工作的核心社会价值——承贤启智

    育邻梦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 ...

  • 京剧曲牌《夜深沉》 京胡:张丽 琵琶:罗汉桥 鼓伴:张启智

    京剧曲牌《夜深沉》 京胡:张丽 琵琶:罗汉桥 鼓伴:张启智

  • 朱宏启: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外一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朱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