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这算是典型的“超自然”事件,通常来说,现在所说的“超自然”事件要求有“公众性”,比如外星飞船降临,大家集体目睹等等,如果不要求公众参与,《夷坚志》大部分事件都是“超自然”的。
寺塔现影之异,传记多论之。唯建昌景德寺绍兴元年者为可怪。
其始也,倒垂于地,不但日色所映之处而已,凡一寺之内,随屋壁方隅阔狭、高低小大,无不悉具,不知其几千万也。大抵物之影仗日以成,是日虽偏室隐户僻陋之所,太阳未尝及者亦然。至于瓶罂瓮盎、杆钵床几、衣衾什器,一切目所睹者,布现不殊。僧寺欣欣,以为佛示大吉祥,几于在谷满谷,在坑满坑,将必有兴盛之兆。乃募人施财,作大佛事,办大斋设。已而寂然,无福无祸。
越三岁,翻罹叛卒之厄,城人死者什八九,独通判逃难塔上,叛众求之不得,而饥饿绝食。一老院子蒙其恩顾,密知所在,为求饮食,贼踪迹获焉,又杀之。因焚其塔,而不能仆,然则影魄之发露,其凶至此。识者云,倒影之沴,主下陵其上,信矣哉!
寺庙中的塔呈现塔影异状,以前很多传记、小说都记述讨论过这类事。其中唯有建昌城(江西南城)景德寺在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那次的“塔影异状”特别奇怪。最开始,寺里的“塔影”是倒垂映射在地上,而且不仅在阳光下有倒影,整个寺里,不管是房屋、墙壁、各种宽窄的角落都有塔影,高低小大全都是,塔的形象非常清楚,这些“塔影”成千上万,数不过来。一般常识,物体的影像都是靠阳光照射才能成形,但那天,即使是偏僻房间,隐蔽的犄角旮旯、太阳根本照不到的地方都有塔影;甚至在瓶瓶罐罐各种容器、床头几案、衣服被褥、各种家具器皿上,只要人眼看得到的地方,全都呈现了塔影,而且样式上没有区别!全寺僧众欢欣鼓舞,都认为这是佛祖给显示的大吉祥征兆,塔影可说是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无处不在!这一定是寺庙兴盛之兆,于是寺僧找人募化钱财,大做佛事,置办大斋会。一阵热闹劲儿过去了,全寺都踏实了,也没出什么异事,可说是无福无祸。过了三年,建昌城遭了一次叛卒之乱,城里死的人有十之八九,唯独建昌军通判逃难躲到塔上,这些叛军抓了半天没找到人,通判躲在塔上饿坏了,没吃没喝的。景德寺里有个老院子以前蒙通判的照顾,心知通判在塔里,于是给他找来些吃喝,叛贼追踪这老院子的踪迹,终于抓获了通判,把他杀了,贼人随即焚毁了寺塔,但塔并没倒掉。看来当年的“塔影异状”应在了这次浩劫,竟然凶险到这个程度!有见识的人说,倒影之兆隐含的祸患,就呈现在“以下犯上”这种事儿上,说的真对啊!【祥宏点评】:宋高宗绍兴初年,社会极不稳定,各种妖异之事频发,贼人、叛军四处作乱,大形势上,没有好兆头。不过故事的这种描述也真令人震惊,它无异于外星飞船降临。全寺呈现塔影,不是一个人见到的,而是公众目击事件且无解。但三年后爆发兵乱,感觉间隔时间有点长,兵乱与塔影的联系略显牵强;建昌,这里指建昌军,军治是在江西南城。说到的景德寺另有故事(《景徳寺酸馅》)提到;院子,指的是寺庙里打杂的僧人或仆役。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6-《夷坚志》谈到的“超自然事件”)
(参考音频:来自“祥宏谈夷坚”音频专辑@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