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艺术,要有一双超越形象的眼
■立石丛卉图 (明)唐寅
■朱良志(著名学者)
刘有定《衍极注》中记载一个故事,说王献之一次在会稽山遇到一位异人,披着云霞,从天而降,左手持纸,右手持笔,赠给献之。献之受而问道:“先生尊姓大名,从何而来,所奉行的是何等笔法?”那人答道:“吾象外为宅,不变为姓,常定为字,其笔迹岂殊吾体邪?”这个“象外为宅”,很有象征意义。中国艺术家其实大都是以象外为宅的。
清恽南田说:“当谓天下为人,不可使人疑。惟画理当使人疑,又当使人疑而得之。”这个“疑”真是说得好,艺术就是要使人有嚼头,有味道,里面有天地。他说,他作画,“聊写我胸中萧廖不平之气,览者当于象外赏之”,就是这个意思。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对这个形式要生“疑”心,在“疑”中走向象外之世界。
象外为宅,艺道贵疑。晋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郭璞,他有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他的朋友、诗人阮孚读了之后感叹道:“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朋友的诗,将他的心灵带到了渺不可知的世界中去了,感受到超言绝象之美。清代的方士庶说,作画,要“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艺术之妙,在具象之外。他评赵子昂一幅《秋猕图》:“人自一人,马自一马,有目者共见之,但其精神充足,溢于笔墨之外,又焉得见人人而告之。”看中国艺术,要有一双超越形象的眼。
在中国艺术中,有两个世界:一是“可见”的世界,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画面、线条、语言形式等方面;一是“未见”的世界,那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是作品的艺术形象所隐含的世界。从广义的角度看,前者是“象”,后者可以称为“象外之象”。
中国美学象外之象的学说,由形神理论衍生而出,但与形神理论又有不同。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理论侧重于艺术品的创造,在艺术创造中斟酌形神二者,以形为基础,以神为引导,神为主,形为辅。而象外之象说,则是就艺术鉴赏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在艺术鉴赏中,审美对象具有超出于形式之外的意味世界。
中国美学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等等的论述,象外之象是象的意义的决定者,是美的本源。有形的象只是一个引子,一个使鉴赏者走入到深深艺术世界的引子。中国美学重含蓄蕴藉,重象外之趣。惟有含蓄,故有象外之期待;惟有象外之趣,才能使含蓄而不流于晦涩,深藏而能达到显现。(据《中国美学十五讲》,题目为编辑后拟,原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