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州人如何“做年”?

如烟往事成笑谈,
神州亿万尽欢颜。
尽欢颜:爆竹声起,又是一年。
过年的意义是什么?
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眼中,“春节”二字只是意味着能放下平日沉重的包袱,在一段短暂的假期里和许久未见的父母相聚。旧日过年的趣味,在异常快速的生活节奏中慢慢溜走。
从前的春节何来年味?让我们回到旧时光,看看从前的福州人是怎么过年的。
从腊月中旬开始,福州城的家家户户就开始了筹备春节的第一件大事——洗厝。
平日里难以打扫的地方,高处的房梁、窗户、灯具,低处的灶台、水管、房屋边角,全都要扫洗一新,平日里不甚在意的毁坏之处,也要修葺妥当。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是全家热热闹闹齐上阵,就是请清洁阿姨到家中进行,几个人一起干上一天,才能去除一年的尘埃。
从房屋收拾完毕开始,每日都要保持好各处的清洁,一直到春节来临。
廿
腊月廿四,是福州的祭灶日。福州有“官三、民四、曲蹄五”之说,指当官者廿三祭灶,老百姓廿四祭灶,被叫做“曲蹄囝”的疍民(连家船民)在廿五祭灶。
从前的福州,几乎家家都供奉灶神,灶神观察着每户人家的善恶伦常,掌管着所有家庭的吉凶运命。灶公称“定福灶君”,灶嬷称“增寿夫人”。福州民间传说中,腊月廿四的晚上是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诸事的时刻,祭灶就是为灶神践行。
福州官家和商市在廿三晚祭荤灶,用鸡、鱼、肉和美酒祭祀,希望灶神酒足饭饱之后,能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祭祀后,商家会宴请自己的伙计,然后发放赏银。
一般百姓家中廿四晚的素灶,用祭灶糖、祭灶饼以及尾梨(荸荠)、甘蔗、福橘等作为供品。灶糖灶饼都用麦芽糖制作,祭祀完毕还要用糖涂一遍灶门,希望能糊住灶神的嘴,避免他上天后醉酒胡言、调嘴学舌,说自己的坏话。
或许你小时候也唱过这首祭灶歌:“尾梨(荸荠)尖尖,灶公上天,灶公上天讲好话,灶嬷落地保护奴(侬),保佑奴(侬)爹有钱赚,保佑奴(侬)奶福寿长。”

福州的灶糖灶饼不同于北方,花样繁多灶公饼、灶嬷饼、老鼠囝、金钱饼、花生糖、麻芝、万字糕、红纸包、炒米、花生轧、麻生、马耳片……一定听过这些名字的你,是不是没有意识到福州人的祭灶是多么精致呢?

△灶糖灶饼

甘蔗头也是福州祭灶中非常特别的一个供品。相传,宋朝时,福州有个落魄书生郑性之,因经济拮据,捡了别人砍掉的甘蔗头作为供品祭灶,并赋诗一首:“一只乌骓一条鞭,送你灶王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就道文章不值钱。”
灶君同情郑性之的遭遇,奏禀玉皇大帝,郑性之因此高中状元,平步青云。福州人用带头的甘蔗祭灶,取“节节高”和“金榜题名”之意。
“吉庇巷”之名和巷间的“状元府”都与郑性之有关,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查一查。
廿
腊月廿五,便到了分年的时刻,要开始筹备祭祖的食物了。福州的特色年糕——糖粿,是必不可少的。
福州人多做红糖粿,先将大块的红糖下锅,加水大火熬成红糖浆,加入糯米粉后搅拌成红糖糊。接着,在竹屉里铺上糖粿叶,将搅好的红糖糊倒入,上锅大火蒸,蒸熟了就会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清香。
红糖粿,寓意着年年高,年年红。后续吃的时候,蒸、炸、煎皆可。

△红糖粿(红年糕)

除了红糖粿、白糖粿,还有菜头粿(萝卜糕)和肉丸。
肉丸以地瓜粉、芋头丝和肥膘肉为原料,调入红糖,放在铺上荷叶的蒸笼里炊熟,也有人喜欢用花生代替肥膘肉。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油煎而食,香甜可口,油而不腻。

△左为菜头粿,右为肉丸

[米齐]也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米齐],福州话发音近似zie,是糯米包糯米。老人们把浸泡好的糯米装入白色米袋,用石磨或重物将水分压出,让里面的糯米成团。
揪一块搓扁,包入红糖糯米馅,收口搓成小圆饼,按在正方形的艳山姜叶垫上。入蒸笼蒸熟,出笼后再用筷子逐个点上红点,有”见喜太平“的寓意。平时可以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

△[米齐]

但在我家附近,[米齐]是无内馅儿的糯米小圆饼,同样点着一颗小红点,扁扁的看着十分可爱。妈妈一般会像煮粉干一样,将[米齐]和青菜、小块猪肉等一起煮着吃。
接着就是年前最重要的日子——除夕。福州有句古话:“好囝不赚卅暝晡。”意思是,好孩子不赚大年三十晚上的钱。为了团聚,无论是忙碌的商人还是远行的游子,都要归家吃顿团圆饭。
除夕是全年最繁忙的一个传统节日。年夜饭时吃的米饭,蒸好后要将一部分装入甑中,放入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再插上柏枝、榕枝、竹板和十双红筷子,寓意十全十美的圆满。这一甑米和酒果,要供在祖宗香位前,继而焚纸钱,拜天地,鸣鞭炮,此为“供岁饭”。
福州的年夜饭,11道菜为宜。“11”是个位数的终结,又是十位数的起始,含“出头”之意。从前的团圆饭,怎么吃也有讲究。盛饭须满,每个人都要吃,吃后需要剩一点饭在碗中,意味着新的一年又有吃又有余。
菜肴中,第一口要吃皇帝菜,也即菠菜,表示“青嘴平安”;第二口要喝豆腐汤,豆腐与“陡富”谐音,表示“越吃越有”,新的一年收入越来越多;第三口要吃鱼,表示“年年有余”。
吃罢年夜饭,父母们要用卫生纸替小孩抹嘴,意味着童言无忌,如果小孩不懂事说错什么话,希望神明不会怪罪。同时,小朋友们要给长辈贺岁拜年,长辈分发红包和福橘。

福州民间谚语云:“拜年拜年,掏橘掏钱。“福橘”与“福”、“吉”谐音,象征来年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除夕夜,福州有彻夜点灯的习俗,长明灯中,闪烁的是长生吉祥的美好愿望。零点过后,每户人家都会点烛鸣炮,在火树银花中迎接新岁。记得每一年守岁到凌晨时,父母亲总会出门,从市区回到市郊村里的宗祠,祭拜祖先后再回家休息。
除夕夜一过,农历新年就真正到来了,似乎处处都洋溢着迎禧接福的欢悦。
正月初一这天,早晨要先祭天地,然后在爆竹声中纳福迎祥。之后便要吃太平面了:在熬制的鸡汤或猪脚汤中,泡入煮熟的福州线面,加入鸡(鸭)肉和两个鸭蛋。“鸭蛋”谐音“压浪”,希冀新年生活风平浪静,太平面便是健康长寿、家宅平安的寓意。
如果到别人家做客,主人送上一碗太平面,要吃掉一个鸭蛋,留下一个,意味着“大家都太平”。

△太平面

食毕太平面出门,要先给家中长辈拜年。旧俗中,拜年讲究“由内及外”、“由近及远”,初一拜自己的本家,初二拜亲家,初三后拜其他亲戚,走亲访友会持续到正月初四。
清人吴继筠的《福州岁时竹枝词》写:“簇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 路遇友人时,要互道“恭喜发财”等祝福语,一方祝贺“发财”时,另一方往往回答:“齐发,齐发。”
老福州人比较忌讳初一出门,在给家里的长辈拜年后,一般会在家中休息,一家人话话家常。
初一这一日,大家会暂停所有劳作,吃的也是除夕夜的隔年饭,连扫地洗碗等日常家务都要停下,否则就象征着一年都要忙忙碌碌。洗澡、用刀具、讲晦气话也是十分忌讳的。
晚上,要“斗夜灯”。
民国蔡人奇《藤山志》中记载:“除夕人家守岁,商家结账彻夜不眠,因而元旦之夜,宜斗(比)早登床也。”福州亦有谚云:“初一暝与麻雀斗早去困(初一晚上要和麻雀比谁早睡)。”因为筹备春节的辛劳以及除夕夜的疲惫,初一晚要早早歇下。
正月初二,是女儿回门的日子,女婿要给岳父母拜年。
传统观念中,女儿出嫁后便不是本家,初一的时候供奉祖宗,外人是不可参加的。归宁时,女儿女婿要携带双数的礼品,孝敬父母,赠与儿童。旧时还讲究女儿一家要在娘家吃午饭,并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初二也是连家船上的船妇上岸贺年的日子。她们会头戴红花,着蓝衫青裤,穿布底青鞋,结伴同行挨家串门,唱吉祥话贺年。岸上的人家一般以糖粿和[米齐]作为回礼。
虽然随着疍民的减少,这样的风俗已不可见了,但贺年小调中的旋律,被福州的一些曲艺广泛借鉴,也算是留下了一丝记忆的片段。

△船民上岸贺年

正月初四早上,要焚香、点烛、鸣炮,摆上贡品,迎接“述职”后返回人间的灶君。
这一天也是从前店家开门营业的日子,店主也需要点烛鸣炮,在喜庆的爆竹声中祈愿一年生意兴隆。
正月初七,是“人日”。传说中,正月初一至初七分别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薛道衡《人日思归》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离家的游子,都有着这样的怅惘吧。
福州人将这日称为“人补命”,用来补命的食物一般是太平面和年糕,表示平安长寿;或是以七种蔬菜作羹,名为“七宝羹”,后来演变为红枣、桂元干等七种干果煮成的甜汤。
这天,不能吵架,大人也不能打骂小孩子。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么接着呢?
人日不“人”,你得上班啦!只能在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灯会中,再感受一下即将散去的年味啦。

从前的旧时光,在回忆和想象中总是氤氲着暖烘烘的光芒,似乎很久以前的日子,都充盈着快乐和希望,满溢着平实和温暖。
每年一度的春节,是一场欢腾的盛典,买年货、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拿红包……加之福州尤为发达的民间信仰,各种看似繁琐却意味深远的风俗中,节日的仪式感扑面而来。
曾经看到一句话:“如果把生活比作平淡的河流,那么节日就是浪花。节日给了我们调整精神,再次出发的机会。”

无论你在过去的一年间经历了什么,置身于春节这一特定的时空,你将回到你生命的起点——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如烟往事成笑谈,神州亿万尽欢颜。尽欢颜:爆竹声起,又是一年。”
过了年,春天就来啦~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福州习俗》、《闽海夜谭》,图片源于网络,特此致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