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蛮
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
-----------------
国语辞典
荆蛮jīng mánㄐㄧㄥ ㄇㄢˊ
楚国。
《国语.晋语八》:「楚为荆蛮。」
楚、越一带。即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等荆州四郡,皆是古代未开化的民族。
《史记.卷四.周本纪》:「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文选.王粲.七哀诗二首之一》:「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
荆蛮,应该是周人对荆楚土著的称呼(含贬义,蛮即粗野、凶恶、不开化的意思)。荆蛮是否楚蛮,史书上有不同见解,但是后世,往往"荆蛮"与"楚蛮"混淆,指代楚地土著先民。
争议
荆蛮与楚蛮混淆
名词解释
古代中原对荆楚地土著的称呼。
地域说明
荆蛮是否楚蛮,史书上有不同见解,但是后世,往往"荆蛮"与"楚蛮"混淆,指代楚地土著先民。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兹不谷震荡播越,窜在荆蛮 ,未有攸厎。"
《史记·吴太伯世家》:" 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 ,於是太伯 、 仲雍二人犇荆蛮 ,断发文身,示不可用。"
唐 白居易 《晋谥恭世子议》:" 周之衰也, 楚子以霸王之器,奄有荆蛮 ,光启土宇,赫赫楚国 ,由之而兴。"
《西湖佳话·西湖隐迹》:" 荆蛮之隐,是让国也。"
“荆蛮”是中原对“粳民”的异译
(“荆蛮”一词的来龙去脉)
文/越楚
“荆蛮”一词究竟何意?《辞海》中说:“即楚。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此注解似乎不太科学,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楚国势力范围差异甚巨。其实,“荆蛮”应该是上古中原人对以楚越吴为主体的整个南方稻作民族的称呼。中原华夏族曾称周边民族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南蛮”即“荆蛮”,而“荆蛮”则是中原王朝史官们对南方“粳民”的歧视性异译。
其一,古代南方稻作民族自称“粳民”。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被中原王朝遗忘或者说歧视的民族,即南方的稻作民族——粳民,其含义为“种粳稻的人”,他们的后裔便是今日之“侗台语族”(又称“壮侗语族”)各民族。南方“粳民”在距今一万多年前首创农耕文明,他们以发明种植粳稻为荣耀,故用“粳”作为民族的族称,自称“粳民”。
其二,上古语音“粳民”与“荆蛮”同音。在“侗台语族”的语言中,“粳民”读作“更姆”或“金姆”,二者的差异应该是一种音转。“侗台语族”中的“粳民”是一个双声词,“粳”是元声、重音,“民”是一带而过的辅音。中原王朝的史官们在翻译“粳民”一词时,因古汉语中几乎没有双声词,便用单音加以翻译,于是便异译为同音的“荆蛮”。
其三,“荆蛮”具有明显歧视甚至敌视含意。在古汉语中,“荆蛮”的大意是“荆棘丛生的蛮地”。这便是异译的内涵所在。古汉语中“粳民”的同音字与谐音字很多,史官们为何偏偏异译成“荆蛮”呢?结论只有一个:歧视或者说敌视。上古中原华夏族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有歧视的倾向。而历史上楚与周冲突不断,周昭王便在亲征楚地时淹死于汉水沔阳一带。周王朝对楚地的敌视可想而知。今武汉民间仍把“不服气”称为“不服周”,应该是古楚语的遗存。如此说来,中原的史官们让“不服周”的楚地“粳民”成为“荆蛮”,也算合乎情理。
其四,“粳民”之说可解开史书上的疑团。《史记·吴太伯世家》有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实际上是“奔吴”,为何说“奔荆蛮”?历代对此记载均存疑惑,但“粳民”之说便可揭开这一疑团。因为历史上吴越也称“粳民”,在中原人眼里自然也是“荆蛮”,故“奔吴”即“奔荆蛮”。让人饶有兴趣的是,古“粳语”中“勾(句)”即“王”,“践”就是“粳”,故越王“句践”实际上是“粳王”(“粳语”多倒装语)。太伯“自号勾吴”,亦即自称“吴王”。
“春秋三小霸”之荆蛮的崛起!
在周土的南端,在南北文化的大碰撞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楚!这支楚人注定不平凡,他们将在中华的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这一切皆源于他们最初的善于拓取、不屈不挠的开创精神!荆楚的文明来得要比黄河流域要晚,以至于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时候,荆楚之地居然没有封国?直到周成王时,才封楚人首领、祝融的后代熊绎(芈姓熊氏)为子爵,才正式建立楚国,熊绎就是楚国的始封君。但你仔细看周朝的爵位体系,你才发现:子爵仅仅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排在第四位,很低等。
楚国的优势是在周王室大乱之后开始显现的。楚人并不认为自己地位低下,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他们不断开拓进取。直到有一天,中原人才发现楚国已经开始兴盛起来。
春秋以后,郑国和齐国连横,先后小霸中原。与此同时,楚国迎来了他们发展的最佳时机。而将楚国带上新台阶的是楚武王——熊通!
楚武王可是楚国的一个铁血君主,从他即位的那一刻就初见端倪。他直接杀死哥哥楚厉王的儿子,自己直接登位。“武”这个谥号是后来人给他取的,但绝对不是随便取的,基本上,谥号就可以体现这个人的一生。
楚武王上位后,便着手开疆拓土。楚国和其他中原列国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任何顾忌,他们不用尊周礼,做法激进,被中原人称为:荆蛮!
楚武王首先向周王室的核心区域——南阳地区发起进攻,不过这里是周王室的重要屏障,有重兵把守,楚武王没有得逞。
于是,他又转向西,夺取汉江平原,他们消灭了权国,设置权县。
尔后楚武王攻打邻国随国,使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楚武王叫随侯去向周天子请封自己为“王”(意思和周天子不相上下),可是被周天子拒绝。于是楚武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自己称“楚王”,成为春秋战国最早称王的诸侯。
接下来,楚武王致力于诸侯之间的征伐,俨然南方的霸主。
他平定了随国的反叛;又联合西方的巴国击败盘踞在今湖北襄阳一代的邓国(后为其子楚文王所灭);先后击败了郧国、绞国、罗国等周边小国。绘制了楚国早期称霸的版图。
楚武王一生要么在征战,死在征途中,在位长达51年!在他统治期间,楚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后来的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的称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瑶族的先人传说,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后往湖北、湖南方向迁徙。
到了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居住中心,在汉文史料中,与其他少数民族合称"武陵蛮"、"五溪蛮"。
早在东汉时期,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长沙武陵蛮"曾反对汉王朝的统治。《资治通鉴》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等反","长沙蛮反,屯益阳,零陵蛮寇长沙"。
南北朝时期,部分瑶族被称为"莫徭",以衡阳、零陵等郡为居住中心。《梁书·张缵传》说:"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这里的"莫徭",指的就是瑶族。
隋唐时期,瑶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湖南大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山区。所谓"南岭无山不有瑶"的俗语大体上概括了瑶民当时山居的特点。
唐末五代时期,湖南资江中下游,以及湘、黔之间的五溪地区,仍有较多的瑶族居住。唐末,黄巢农民军经过广东北部和湖南南部时,当地包括瑶族在内的"诸蛮"群起响应,或在乱世中据瑶山"完垒自守",保境安民,或与农民军相呼应,互为倚仗,大败官军。
宋以来更多次地爆发了反抗斗争。宋代,瑶族虽然主要分布在湖南境内,但已有一定数量向两广北部深入。
元代,迫于战争的压力,瑶族不得不大量南迁,不断地深入两广腹地。
到了明代,两广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区。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从两广向云贵迁徙,这时,瑶族遍及南方六省(区),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分布局面,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明中叶以后,部分瑶族由广西、云南进入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他国居民 。
第二次支那战争期间,部分瑶族因受战争影响转移到泰国难民营避难,后被联合国难民署以难民身份安置在欧美诸国 。
12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