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J早教系列:没有早教的理论,就没有早教的运动

两会这一波走完,股票准备清到底仓调整一下思路和心态,这段时间化身育儿博主。今天先来聊一下早教,说在最前面,我觉得育儿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一对父母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育儿方式,只要不违法不伤害。所以以下内容只是我选择的方向的积累和思考,不构成任何意向指示。
大J小D是我在当妈妈之后关注的公众号,小D是可爱的宝宝,因为早产一度非常危险,所以大J妈妈走上了全职带娃的道路,比我们更加艰辛却几乎能做到每天更新。很多育儿知识和理念很棒,所以我入手了她写的一套育儿书籍,有《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和《打造儿童超级大脑》。我很推荐家长看看《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和《打造儿童超级大脑》,你的收获绝对比任何早教班高很多,也就是几十块书钱和两三天的时间。
列宁同志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在早教领域,我觉得更贴切。没有早教的理论,就没有早教的运动。
知道为什么远比学几个早教的游戏、买几个早教的玩具或者每天送几个早教班重要的多的多。而且当你了解了早教的理论之后,你会觉得早教一点都不复杂,不难,理论后面的方法论背后其实都是相通的。
截止目前,我大概读了30多本育儿书籍,总是能惊喜的发现方法论上的相互印证,并且更加深刻的理解背后的“为什么”。
我真的想说,早教,懂为什么,可以称得上包治百病。
一、学习理论治愈“焦虑紧张”

提到早教,我感觉最容易产生的情绪就是焦虑和紧张,来自于担心宝宝“落后”了,自己没有给宝宝最好的。这种想法的根源其实就是不了解宝宝发展的规律,自己无法客观评价和不了解自己到底想给宝宝什么样的早期培养。

A家的孩子已经会走了: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只参照比较个例。孩子的大运动进程是伴随着自己身体肌肉力量、肌张力的发育推动的,刻意提前反而容易造成伤害。当然相应的发育也依赖于上一步大运动的充分锻炼,与其焦虑是否已经落后,不如科学的从现在开始。

A家的孩子会选闪卡认东西了,会背诗了: 引导记忆、背诵要比引导探索、理解和喜欢容易的多。早教是点亮,不是填充,不要在小小的时候就熄灭了孩子的热爱。而且,闪卡类短期记忆学习是为了脑受损儿童开发,正常儿童的滥用已经被证实最终没有很好地学习效果,并被大规模叫停了。

A家的孩子去上早教班了,B家买了早教大礼盒:早教不是纸尿裤,花钱就能买到效果。家长想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想让孩子去上早教班、兴趣班,想不清楚自己想走的培养方向,靠钱是买不出来成果的,甚至买不淡焦虑。而且大J有一句话我特别认同,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里的书房。是在早教班也就2个小时,与其寄希望于2个小时,不如做好自己的1天。

二、学习理论治愈“无奈无措”

早教只学习方法不理解理论,特别容易导致的就是无可奈何和挫折失败。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方法无法机械的套用,如果不了解理论就不知道如何活学活用,起到真正的效果。

精细动作玩具不好用:当芯甜甜开始联系精细动作的时候,安利最多的基本就是各类玩具,例如大大小小的套环,例如my first book等布书,但是她都不喜欢,看一眼就再也没宠幸过。当我了解精细动作是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我可以转而用她喜欢的做的小一些的溶豆吸引她练习,利用她喜欢喂我吃东西,喜欢玩点点五官、点点影子的游戏顺利的代替传统玩具。

感统失衡多过多动症:在我们小的时候,有一种“疾病”常发于各类问题学生——小儿多动症,被归结为淘气多动。但是当你学习了感觉统合理论,你就会知道那很多情况是感统失衡,引导孩子多翻身、多爬、多走,带孩子晃动、滑滑梯都有利于孩子前庭觉的发育,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不会因为肌肉力量不够坐不住板凳,能够充分呼吸到足够的氧气,才不会因为多动被老师频繁点名,打击孩子从小的积极性。

孩子不是白纸,是种子:生娃以前经常听到一句话是,孩子是一张白纸,你留下什么痕迹就是什么样子。生娃以后才知道,娃哪里是白纸,每个娃天生就有不同的气质,有的娃宽宏大量,有的娃执着坚定,有的娃作息规律,有的娃自由散漫。当我们慢慢接受,孩子就像是种子,我们是园丁,我们可以努力提供给更好的环境,但是没必要硬是期待芍药能开成牡丹,会更开心的接受和欣赏每个孩子的不同。

三、学习理论治愈“烦躁失落”

当不理解娃的行为+自己长期缺觉、快速吃饭、没有恢复的时间的时候,情绪会特别容易崩溃,日常烦躁与怀疑自己当不好一个妈妈交替出现,虽然了解理论不能治愈,但是很多时候真的可以让你因为理解孩子而减少心理压力。有了解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平静。

高需求宝宝,不是任何人的过错。芯甜一直都是个睡觉困难户,极端情况甚至可以一夜醒20次,而且特别喜欢抱着,会非常坚定的拒绝婴儿车,而且特别活泼好动,在餐椅上几乎没有好好坐着过1分钟。当我学习并且意识到这是一个高需求宝宝,也认识到优点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缺点,缺点的另一个方面也是优点,我的心态渐渐就走出了崩溃和对自己当妈无力的失落。

脑科学教你如何有效与娃沟通:有没有时候特别不能理解娃为什么这么淘气,为什么听不懂我的要求,为什么越哭越凶,她爸几次都在忍不住又吼又叫的时候被我拦住。婴幼儿大脑就是主管情绪的右脑远比主管逻辑的左脑发育的好,大脑的下半部分主管吃喝拉撒,上半部分主管分析、理解和思考,下半部分远比上半部分发育的好,所以请记住一次只给宝宝一个短、简洁直接的指示,在指示之前最好先安抚一下右脑,而不是吼到害怕,也要记得多给孩子念叨自己做事的顺序和逻辑,帮助他们全脑的沟通和发育。

所有情绪都需要被接纳:孩子一哭就撕心裂肺,特别想让他们别再哭了,于是赶紧转移注意力,给点好吃的,对不对?但是堵不如疏,我们要慢慢的教孩子认识、了解和接受自己的情绪,更要接受他们的情绪,做到引导也做好共情,再慢慢教孩子自己平复,抚养是一场送别,终有一天她要离开,我们送她最好的礼物就是,有自保的能力,更有可以自愈的内心。

四、学习理论治愈“纠结遗憾”

亲密育儿,亲子关系是一生的基石:孩子睡不好,是应该睡眠训练哭声免疫还是应该亲密育儿?孩子是在用哭声控制我,我应该树立权威还是应该及时反馈?这一度都是各自风靡一时的育儿理念,如果你只是听说过,而没有深入的看过相应的分析,对应的儿童心理,这些孩子长大后的不同情况,又怎么问心无愧的做出选择呢?

可怕的两岁,做温柔而坚定的妈妈:可怕的两岁出现了各种征兆,这时候我是应该满足他的要求还是拒绝他的要求?为什么就突然不停的哭,趴地打滚,我应该怎么处理?在亲密与权威之间如何把握尺度?如果没有理论的理解,可怕的两岁后面还有糟糕的三岁,糟糕的三岁之后还有熊孩子的岁月,叛逆的日子,你又如何选择?

学与玩对孩子并不互斥幼儿园是应该选玩的还是选学的?选公立的还是选私立的?我的想法是选择与自己教育理念一致的,还在才不会混乱,而且自己内心有方向,才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永远不是在纠结就是在遗憾。

孩子的人生是长跑,与其一直焦虑,一直纠结,一直怀疑,一直摇摆,不如花点时间好好了解一下孩子,好好了解一下自己,像为自己选学校、选专业、选工作、选伴侣一样,选一下自己要做什么样的父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