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一座带有肃杀之气的北方雄城
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群
从前有座山,悬瓮山;从前有条河,是晋水。悬瓮山下晋水旁,有座大城名晋阳。 从《春秋·鲁定公十三年》,“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晋阳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到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火烧了晋阳,这座城存在了一千七百多年。它兴于兵戈,毁于兵燹,不同于别的城池,一生都有着鼓角争鸣旌旗猎猎的烙印——这是一座带有肃杀之气的北方雄城。
1 春秋战国晋阳奠定赵国基业
有些学者援引魏国《竹书纪年》的说法,认为“晋阳”其地该当在晋南原晋国统治的核心区域,但数十年的考古发掘证明,现晋阳城遗址东周时期便有周回27里的大城。无疑,通行的说法依然不能推翻。而考察历史,晋阳城在现址,更有颇多的合理之处。
晋阳最早是晋国的世卿赵鞅派遣家臣董安于所筑。修筑的目的是为赵氏建造一个可靠的根据地。若是真在晋国核心区域,则强敌环伺,立足不会太稳。而最迟至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这座城已经粗具规模,并在范氏、中行氏攻打赵氏的战争中经受住了考验。之后,在赵鞅的继承人赵无恤时期,晋国爆发了四卿之战,赵氏又退守晋阳,被智、韩、魏三家包围了三年,后来,赵氏使用反间计,反而联合韩魏两家覆灭了智氏。
四卿之战后,韩赵魏三家完全控制了晋国,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瓜分晋国,被列诸侯——三家分晋,是历史上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性事件,而晋阳,便在它诞生的时候,便以一种坚韧雄浑的姿态,站在了历史的关键位置上。
晋阳之所以能在晋国世卿相争的局面下屹立不倒,首先得归功于赵鞅的远见和其家臣董安于及其继任者尹铎的卓越才能。董安于之后,尹铎经营晋阳,问赵鞅,“以(晋阳)为茧丝乎,为保障乎”,意即是财赋征收地还是家族保障,赵鞅回答“保障哉”。在这样的思路下,赵鞅在临终前叮嘱赵无恤,说赵氏一旦有难,“勿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之后,赵无恤在四卿之战中固守晋阳,兵械不足,家臣张孟同说,当时董安于治城,对此早有准备,炼铜为柱而起宫城,伐荆木为支筋而起墙垣,可以发而为兵矢。正因为战备得当,晋阳守卫战在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的不利情况下,还能坚守三年,最终觅得机会翻盘,并一战拉开战国先声。
当时的晋阳城,地处汾河谷地,山环水绕,物产丰富,城堞高耸,固若金汤,雄踞于晋国北部,赵氏凭借它内制诸卿,外控诸戎,奠定了赵国基业。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阳是霸府别都风头超过国都
秦灭六国之后,设太原郡,郡治在晋阳。汉代建立,刘邦以太原郡21县为韩国,国都为晋阳。之后韩国国除,又封其子刘恒为代王,国都依然为晋阳。到东汉时,又成为并州刺史部治所。
刘恒就藩17年后,入长安登基,后世称汉文帝,并开启了“文景之治”——这可以说是晋阳走出的第一位帝王,而如我们所知,以后从此走出的帝王将绵绵不绝,成为中华大地上一个罕见的“龙兴之地”。
迄汉至晋,晋阳一直是中原王朝防御匈奴、控扼西北的军事重镇,但在西晋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北方城市都被破坏,到刘琨收复晋阳时,所见到的已经是“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荆棘成林,豺狼满道”的惨淡景象。刘琨尽力收拾,恢复的也不过是战国时旧观,甚至还或有不如。
不破则不立,在西晋衣冠南渡,中国北方全由少数民族政权占领后,晋阳城迎来了它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东魏以晋阳为夏都,权臣高欢并建霸府,北齐以晋阳为别都,是北齐诸帝常常驻留之所。两朝对晋阳大肆营建,尤其是在北齐后主高纬时,“增益宫苑,造偃武修文台,其嫔嫱诸宫中起镜殿、宝殿、瑇瑁殿,丹青雕刻,妙极当时。又于晋阳起十二院,壮丽逾于邺下。所爱不恒,数毁而又复。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又为胡昭仪起大慈寺,未成,改为穆皇后大宝林寺,穷极工巧,运石填泉,劳费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纪。”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大明宫,宫城高四丈,周回八里,宫城内殿阁林立,壮丽超过了北齐在国都邺城的皇宫。现在的考古发掘,遗存也是这时期最丰富,最珍贵,于片砖断瓦之间,犹能想见当时晋阳之辉煌。
然而,这样一座雄伟的城池,却因为统治者的昏庸,当有外敌,轻易便宣告陷落,成为历史上一个笑柄。李商隐有两首诗,对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3 隋唐时期,晋阳是李唐王朝发祥地格外受重视
隋朝统一天下,晋阳因为靠近突厥,地位依然重要,营建仍多。到唐朝李渊以太原留守身份,从晋阳起兵,一举统一天下。晋阳成为李唐王朝的发祥地,而格外受到重视,是唐朝三都北都的所在地。李世民说是“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李白说是“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
在唐朝,相继修建了太原县城以及跨汾水连接晋阳和太原县城的城堞,并以晋阳为西城,太原县城为东城,此城堞为中城,称之为“太原三城”。三城东西十二里,南北八里,周回四十二里,城外汾河之上帆船点点,城内屋宇鳞次栉比,居民日众,商旅辐凑,街市繁华,与长安、洛阳相比,也毫不逊色。
唐朝对晋阳的重视,收到了丰厚的回报。安史之乱时,李光弼在晋阳以一万人迎战叛军十万。正是因为晋阳城防坚固,物资丰富,才得以安心与叛军周旋,并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此战,是唐王朝对安史叛军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并成为安史之乱的重要转折点。在春秋战国时期四卿之战后,晋阳,又一次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
4 宋朝初年晋阳被烧成白地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又进入新一轮的乱世。在这一时期,河东大地,“山川险固,风俗尚武,土多战马,静则勤稼穑,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也”,一个个英雄从晋阳出发,走上了制霸天下之路。后唐太祖李克用、庄宗李存勖、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北汉世祖刘崇等,其个人履历上,最为重要的任职经历,便是“河东节度使”。由此也为太原留下“龙城”的美誉。
而且,因为晋阳“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这些河东节度使进则与天下群雄相争,退尤可据保一隅,割据一方。北汉国土仅仅有十数个州县,然而以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那样的英雄人物,对晋阳城也是束手无策,一直要到太宗赵光义时期,囿于大势,城内守卫意志不坚决出城投降,才算拿下了晋阳。
令读史者扼腕叹息的是,也就在此时,晋阳走完了它一千七百多年的历程。赵光义一为报复顽强守城的军民,二则缘于对晋阳的“龙兴之地”称号的恐惧以及“盛则后服,衰则先乱”的担忧,竟然水浸火烧,将一座千年雄城毁成白地。短视的他想不到,从此开始,大宋王朝北部失去最坚固的屏障,辽人长驱南下,再无雄城阻隔。两百年后,人们犹有余恨,元好问说“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元好问同时发愿,“几时天下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现在,这个时机到了。
5 明清太原县城与晋阳一脉相承
宋朝一把火烧没了晋阳,但太原地区的战略要害位置却是烧不掉的。不得已,宋朝派潘美在晋阳北15公里处即今天太原市区重修了并州新城,为太原府城,但晋阳所处,本为会要之地,所以四百年后的明朝初年,又在晋阳故城遗址之上建了太原县城。
这座太原城建于明朝明太祖洪武八年,规模只是原晋阳城的二十分之一。因其整体格局如同头北尾南振翅高翔的凤凰,也名为“凤凰城”。太原市晋源区宣传部长梁宏宇说,北门城门洞向北,瓮城门洞向东开,表示凤首向东顾盼,取“丹凤朝阳”之意,瓮城内外出路南北两侧各有一眼水井,象征凤之双目。东西内门洞各向正东、正西,外门洞皆转向南,如凤之双翼。南门为凤尾,尖端直指南方。县城四条大街交汇于十字中心,十字街中心凸起象征凤凰的腹部。
道光《太原县志》记载,太原县城“周围七里,高三丈,壕深二丈,门四,东曰观澜,西曰望翠,南曰进贤,北曰奉宣。外城门额,东曰东汾聚秀,西曰西兑金汤,南曰桐荫晋阳,北曰古原屏翰”。这些门额上的题字,是对晋阳历史的回顾和展示,也是对晋阳历史的继承和尊重。
迄明至清,再至民国,太原县城格局并无大的变化。一些老太原人曾回忆,直到20世纪40年代,县城内作坊店铺还多达160余家,南关、西关车马旅店40余座,其繁华景象非同一般。
太原县城的破败,开始于日寇侵华。西北、西南城墙被炸毁。阎锡山时期,为抵挡人民解放军,又大量拆毁城楼、寺庙,修建碉堡、地堡、炮台等防御工事。新中国成立后,旧的太原县城已经不符日渐增长的人口要求,许多旧居被拆,道路被扩,城楼、牌坊也被拆掉,城墙上的城砖也被盖了民房。古老的太原县城,不再是旧日面貌。
2012年,太原市政府启动明太原城复兴工程,到现在已经粗具规模。
加上兴建的晋阳遗址公园,两千五百年的太原历史,将完全向我们展现。
本报记者 李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