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资治通鉴》我们应该怎么给别人提建议?

今天是读《资治通鉴》的第十七天,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那对于他人,我们应该怎么提建议呢?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您点赞、关注、评论、转发。您的关注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原文: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译文: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

在开始今天的正题之前,咱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李克是谁?

法家先行者-李悝

根据史学界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要不是司马光在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出现了笔误,就是后世传抄之时出现了笔误。

我们现在可以判断,李克就是李悝。也就是先秦法家的创始人之一,鼎鼎大名的《法经》就是由他所写。

所以在我们对他的背景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就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回答魏文侯了。

李克的话简单来说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切法令制度皆出于上,君主应该是拥有最高权威的。

所以,当魏文侯问李悝关于官员任命的建议时,李悝的第一反应就是推脱不回答。

在李悝看来,这种问题不是他一个做臣子的应该考虑的。他并不是君王,不能替君王做决定。

即使在之后,魏文侯坚持让李悝给出自己的意见。李悝也只是给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给魏文侯自己的结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替别人做决定

所以,即使在咱们身处的现在社会,有些时候也要记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重要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避免的要和人打交道。亲近我们之人,或信赖我们之人,有时候会想要咱们提供些建议。

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像李悝一样。因为咱们并不在对方的位置上,无法提出真正的适合他的建议。

如果我们提出了建议,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他们接受了,如果结局好,一般人会继续希望能从我们这里得到建议,直到出现失败。如果结局不好,基本上都会去责怪出主意的人。

第二,他们不接受,如果结局好,那就相关无事,还会鄙视出主意的人。如果结局不好,更是会去责怪出主意的人。

所以,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为什么要去做呢?

给人提供思路,而不是结论!

如果像李悝一样,实在逃不开,那也应该提供思路,而不是直接的结论。以免出现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