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债,还得快

“六月的债,还得快。”我祖母总爱说这句话。咱小时候不懂,只是听到了,也记住了。现在当然懂了。祖母的意思是警告说:一个人做了坏事,想要逃脱惩罚,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不但不可能,有时候惩罚来得还特别快。就像六月的债那样,很快就要还的。

还没懂吗?这句话的语境是基于年头借钱年尾还的习俗。如果我们到六月了才借的钱,也是要年尾还的,岂不是比年头借钱还得快吗?这下懂了。是的,再好的话,不做解释怎么能懂呢?

还有,我们平时听那些富有人生经验的老人们坐在一起聊天,最常听到的话就是:老天有眼。老天爷什么都知道。老天爷饶过哪个坏蛋了。用文雅一点的话说,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们读《三国演义》,对这样的道理体会得尤为深刻。

那位何皇后,她从一个屠沽之家的女孩入宫做了宫人,侥幸被灵帝宠幸,还生了一个儿子刘辩。随后,母以子贵,升了贵人,后又做了皇后。其兄何进也因此加官晋爵,位列显要。

按理应该可以了吧?实际上没有,她没有知足。当她看到王美人也生了一个男孩刘协的时候,就心生嫉妒了,居然勾结宦官把王美人给鸩死了。

这个坏事做得太大了,做得太毒了,想要逃脱惩罚怎么可能呢?

可是惩罚好像迟迟也不来,不但不来,作恶的坏人似乎还交了好运。灵帝驾崩前,没有能如愿以偿地将皇位传给王美人所生之子,那位一直由灵帝母亲董太后抚养的刘协。

何皇后还在其兄何进的帮助下,诛杀了对手,最终将自己的儿子刘辩送上了皇帝的宝座,自己做了太后。何进再次加官参录尚书事,位列三公。凡与何家有关联的人都封了官。

怎么恶人不受惩罚反而得意了呢?

第一个恶报来了,是一个小的恶报。何太后的婆婆,抚养刘协的董太后看不惯何家鸡犬升天的得意劲,和太监张让等商议要抑制何太后一家的权势。

如果此时何家兄妹有所顾忌,有所收敛,他们第一轮的恶因所感得的恶果,可能会被推迟。换一句话说,他们所谓的荣华富贵的日子会长久一点。可是他们没有。

先是何太后与董太后婆媳互骂,言语威胁。紧接着何太后与其兄互谋,巧设罪名,将董太后驱离后宫,这是四月份的事。六月,何进暗使人鸩杀了董太后。至此,何家兄妹皆因为争权夺利沦为杀人犯了。恶因之上又加了恶因,恶报到来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加重。

造恶因必遭恶报,至于恶报是怎么来的,许多时候简直就是出乎人的想象之外。也就是说任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鸩杀董太后之后,何进兄妹一为太后,一为大将军参录尚书事,也就是军政大权一手抓。如此大权在握,应该是高枕无忧才对啊。

不是的,他们的恶太重,恶报已经势不可挡了。这时,本来与何家兄妹相互勾结,不该有所冲突的宦官,骤然之间就成了何家的死对头。

心变了,人就变了。是什么让人心发生改变的呢?是我们的所作所为也。我们心善行善,原本的恶缘也会变成善缘;我们心恶行恶,原本的善缘也会变成恶缘。这个过程是自动实现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我们在阳台上放上一碗蜂蜜,很快就有蜜蜂前来光顾;如果我们在阳台上放上一个臭鸡蛋,很快就有苍蝇出现一样。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感应。

何家兄妹的大恶让先前与他们狼狈为奸的宦官心变了,在何进“召四方英雄”意欲“尽诛阉竖”之后,宦官们设计诱杀了何进。这本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阴谋,有人告诉何进不能入宫,入宫必有大祸。何进不听。

曹操还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大将军进宫也可以,您先把十常侍都叫出来(十个朋比为奸的宦官,人称“十常侍),然后再进宫。何进说:“你这是小儿之见。”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偏偏就眼睁睁看着它发生了。何进一进宫门,立即被宦官砍为两段。

恶报临头时,人会变得特别傲慢而愚蠢,错误的决定一个接着一个,许多时候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错误都会出现。一个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得那么愚蠢呢?那是恶因催动了恶报。

相反,一个人修积善德到了一定程度,善报要出现时,人会一下子变得特别谦虚聪明,所谓福至心灵。

何进死了,何太后的死期也到了。九月,被何进召来的董卓废掉了她的儿子刘辩,另立刘协为新君。何太后也被去服后敕等候处置,与刘辩一道封锁于永安宫。

董卓没有立即处死何太后,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机关。天理中,无论造作多大的恶因,如果当事人在恶报现前时能够忏悔,上天有好生之德,往往会给罪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忏悔之力不可思议。往往可以化腐败为新生,化危难为机遇。有时候甚至可以化大恶为大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意思。孔夫子也说:犯了错千万不要文过饰非,要敢于改正啊!

可惜,何太后没有忏悔,也没有改正。相反,她心生怨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怨天尤人,都是别人的错。如此作为,自然感得恶报立至。她被董卓派来的李儒一把揪住,活活地从楼上扔下摔死了。

何家兄妹四月得意,八月、九月即相继命丧黄泉,报应何其迅疾。比六月的债还得还要快。

《三国演义》是大说,不是小说;是演义,不是胡诌。它不但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生动,其蕴含在人物故事背后的道理,还与中华儒、释、道三家和《周易》里边所揭示的法则完全一致。文以载道,借人物故事以表达某种深刻的义理,《三国演义》都名副其实。

可以说它把那个“禁锢善类”的黑暗时代,把那个几乎人人造恶因,遭恶报的时代悲剧写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我们可不能把它给读错了。

写作此文时,联合国发出警告说,即将到来的2021年将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年头。我想,我们中华民族要在这样困难的时刻扶危济困,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克时艰,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智慧在许多时候可能比单纯的物质援助更加重要。

毕竟,心变了,人就变了。心善了,我们所处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也会随之转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境中,都要继续坚持奉行正义和善良的理由。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