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 / 工作 / 读研,我是怎么选择的?
全文共计6085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新学期开始没多久,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又走到了一个人生的岔口。
周围有人埋头申请国外大学,有人往返于各类招聘会,有人天天去图书馆占座准备考研。
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突然陷入了一个迷茫期:
我之后要做什么?
这个问题想不明白,会让你醉生梦死地挥霍掉大学所剩无几的时光,让你迷茫地从众做出选择,却又痛苦地发现:这好像不是我想要的。你接下来的人生,很可能都要为这个问题买单。
☑ 如果你现在正在读本科;
☑ 如果你并不打算在自己的本专业上更上一层楼;
☑ 或者你就单纯的不知道毕业了之后要做什么,
那么建议你好好读下这篇文章。
我国内本科毕业后,在英国读了硕士和博士,又在英国和澳洲做了博士后。算起来出国11年了。对于这方面还算有点经验,但是也意识到各种选择背后的各种弊端。
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时肯定有其目的,那么大学毕业后何去何从这么重要的环节肯定也不例外。
✔ 如果你是为了躲避国内激烈的就业竞争,想在校园里多呆几年。那么读研读博当然是个最好的选择了。
✔ 如果你是为了镀金,利于未来就业的话,出国读研的优势不一定大于国内读研。
✔ 如果你是为了发展自身能力,想要在某方面做出成就或者是发展自身科研兴趣的话,出国读研最好。
✔ 如果你向往国外的生活,那么澳大利亚应该是你的是首选。
……
总之,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先考虑自己的出发点,再考虑做什么决定!
我是怎么决定的?
我是国内211院校的化学师范类专业。
我们这个专业,基本都是定向培养的高中化学老师。每届学生里面,不到10%的人保研。一半的人准备考研,但备考的时候也三心二意。80%的学生还是应聘去当了中学老师。出国的人几乎没有。
我开始大一大二出国的愿望也不那么强烈,有这个倾向,但也没有100%确定,但也在往这个方向准备,毕竟多学学英语没有坏处,艺多不压身。
我当时为什么有出国这个想法呢?
首先,我就是高考后的暑期上了个雅思英语班,被那些留过学的老师洗脑了。
哈哈,这样说有点不负责任。
但人总是会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和父母聊天说起来,他们也很支持。还和我列举了哪个同事的孩子去了美国,拿到了学奖金。谁家女儿在澳洲工作两年就买了大房子等等。总之都是别人家孩子的故事。
不过这些都是外部原因。我自己的想法其实一直在摇摆,权衡利弊,这个犹豫几乎贯穿了我大学四年的时间。
其实,到了大四上半年开始实习的时候,
我发现自己不合适当老师。
我那个时候在南京一所高中的高一教化学,虽然只有几个月的实习,但倍感压力。
认真备课了没人听,学生成绩不提高班主任和家长都不满意。虽然我就是个实习老师,但对自己和学生也是很负责的,怎么说呢,有种很失望的无力感吧!当老师的付出看不到回报,让我对毕业后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最后,我们那一年就业很困难。
我们那届的学生赶上个“灾难”!就是江苏省的高考改革。化学突然不是必考科目了!变成了物理+1 (这个1可以选化学,也可以是生物)。那么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生物,这样相对简单,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难学的物理上。
可对于化学师范生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
高中化学课在减少,就不需要那么多化学老师了。
别说南京市,就连周边城市的县中都不需要化学老师了。很多人再想准备考研,时间来不及,知识也没有积累,心理也没有预设。于是大家纷纷放下身段去初中找工作。
我那个时候虽然拿着雅思和托福成绩,但还在犹豫观望。出国的念头只有一大半而已。可形势逼迫的我也无路可走,那就申请出国吧。
所以你看,不管你是想出国,还是读研,还是留在国内找工作,总要给自己一个“备胎选项”。
万一政策改革怎么办?
万一考研落榜怎么办?
万一海外院校一个都没有录上怎么办?
你的备胎不一定要完美,但最起码有个思想准备,免得到时候乱了阵脚。
如果工作的话,需要考虑到哪些事情呢?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适合继续读书,或者专业的需求,选择毕业就工作。
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一个让自己心仪的工作呢?毕竟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觉得没出路,觉得上班如行尸走肉一般。
那就先想想我今后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呢?
当然很多同学各有各的情况,
或者压根就没有想好做什么。
那么你不妨考虑下面几个选项,你适合吗?
比如:做学术;创业;打工;公务员。
做学术的话,那就继续读研读博吧!
✴ 我们下面会讨论出国和国内读研的区别。
创业的话,你是否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 你有一项特殊技能;
✅ 你有人脉/金钱/营销手段;
✅ 你的项目具有市场需求;
✅ 你有超强的执行力,激情和坚韧;
✅ 你有面对不稳定收入的抗压力。
如果一项都没有,那就放弃吧。乖乖找工作或者读研去!
你适合当公务员吗?
这个是我第一个从职业生涯上毫无顾虑划掉的选项。
大一的时候进了学生会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个性,兴趣和价值观在那里格格不入。给师兄师姐们打杂的日子也让我倍感痛苦。尤其是我不擅长应付人际关系,喜欢我行我素,那注定断了这条路。
所以想考公务员的同学们也要考虑清楚,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处于稳定的考虑,兴趣和收入在其次。因此个人性格等是否适合且是不是能够长期从事这一职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能在这个行业中沉淀下来,稳定是无从谈起的,也就失去了当初报考公务员的意义。
但有些高校某些专业其专业性较强,或是一些非常生僻的专业,仅本科阶段的学习足以应付专业性的工作,且社会需求量也很小。因此这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基本上不可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比如我有同学学习的是“图书馆管理”类似的专业,无论是找对口工作还算转行另谋它职业都是有难度的。对这样的学生来说,报考公务员不失为不错的选择。
打工的好处有什么?
这里的打工就指求职找工作啦。
如果你需要养家糊口,那么打工当然能赚钱了。
如果你想在社会中得到真正的锻炼,那么也去工作吧。
有些人觉得读研读博才有出路,其实也不一定。
我身边也有北京211大学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因为是会计专业,专业性极强。最近两年拿下了ACCA后(忘记是ACCA还是CPA了,反正一边工作,一边怀孕考的,相当辛苦),从四大跳到了银行,工作轻松了,年薪也直逼百万,算是我们同学里打工打到年薪最高的了。
所以,我一直挺喜欢和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几个老同学聊天,他们睿智,坚强,成熟,看问题犀利。当然这也都是一路摸滚打爬用吃亏换来的。
但是很不喜欢那些工作中的“老油子”。社会这所大学没有让他们学到更多,反而学会了偷懒,耍滑,堕落。这些人一直在抱怨社会,抱怨领导。殊不知每个行业都有前途,只是个人的原因导致了前景无望。
可不管怎么选,人终究是要毕业走向社会的,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上面的这些,是帮助大家确定一个目标的。
你不用管别人怎么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取向,也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你就选一条在你看来最优,最有希望的路就好。
继续读书深造有必要吗?
上面提到了,继续深造也要看专业看个人,虽然现在读研(不管是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是个大趋势。
可是毫无疑问,读研是有种种优势的。
读研是你改变境遇的一个方法
如果你相貌平平,家世一般,社交能力还比较差。
那通过读研来提升自己是再好不过,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了。尤其现在水涨船高,其他人都有硕士学位,而你没有,又没有其他优势,那如何能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呢?
读书是一个人跨越阶层的唯一途径啊!
读研能帮助你转行到喜欢的方向
很多人可能高考志愿随便填的,或者服从了调剂,又或者当时年少,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等等。读研能让你大学四年之后有个再次填报志愿的机会。
你想当老师,你想搞金融,你想做翻译等等,没有一张文凭去转行几乎不可能。但是有了硕士这张毕业证,就可以顺利的扭转方向啦!
读研能提升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继续科研能够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好像有点虚。
但在读研期间,你一定会经历Literature Review,Data Analysis,Results and Discussion。在建立起严谨的学术思维以前,你会觉得这个过程很痛苦,无异于慢性自杀。
可掌握诀窍之后,这种属于你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应用到学术领域的每一个学科,以及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至于你做什么事情都会上手很快,很灵活。前提是别把自己学成个书呆子哈!
出国和留在国内的差别:
上面分析了下继续读书的好处,下面就说说出国读研,和留在国内读研的差别。同样也是因人而异,各有利弊吧。
先说一个超级现实的问题---钱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撑,那就只能留在国内读研或者工作了。
也有少部分优秀人才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拿到奖学金,但前期准备考试,上辅导班也是一大笔费用。如果家境实在紧张,又是双非院校,不建议浪费时间走这条路了,既辛苦,又看不到头。
对于资金充裕的家庭来说,可选择的范围就比较多了。
✔ 追求性价比的可以选择新加坡,相对欧美国家消费低,还离家近。
✔ 考虑到性价比的话,英国一年制的授课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
✔ 澳大利亚虽然时间比英国长半年到一年,但有移民的优势。
✔ 美国的话各个院校,地区,学费生活费差别比较大,又有奖学金的诱惑,相信对大部分想出国的同学来说都相当有吸引力。
但如果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又想出国,也不要灰心。
我认识很多国内博士毕业,又到国外直接做博士后,拿工资的,留下当教授的。
就算一直没有机会出国,也不意味着失败,谁也不知道另外一条路会不会更加光明和精彩。
出国读研和国内读研的难易程度:
2019年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是悲壮的一年,290万考生要刷掉210万,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研的难度已经超过了高考。但是,又别无选择,想翻身只有考研。
从难易程度上说,国内考研,一年就一次机会。
考不上只有再等一年,但是再等一年何其容易,年龄和物质的各种压力,未知数太大了。
这也是后台很多人像我抱怨的,已经二战,三战了,如果再失败怎么办?
相对来说,出国读研就没有了这么紧张的考试压力。
出国读研就看两项,平时成绩GPA和英语。
去北美的话,大一大二开始考托福;大三开始考GRE。
英联邦国家的话提前一年准备雅思就够了。
虽然平时刷G点,背单词也不轻松。但相对于一次性的考试来说,压力还是小很多的。毕竟一次没有发挥不好,下个月可以继续考。
之后的选择学校也是,出国读研不像国内考研只有一个选择。你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学校,除了冲刺的,总会有一个保底的学校接着。
科研方面的差别
这个我觉得很难说,国外科研环境的确不错,比如同组间少压榨,器材多,平台好,资源丰富,学术会议交流形式多种多样。。。
但也遇到过读完几年博士没有任何成果,英语也说不利索的。
现在国外,尤其是英联邦国家,硕士还是以授课式为主,一年或一年半之内搞定生活,英语,必修课,论文等,来去匆匆。在具体的科研细节方面缺乏经验。
我也遇到过国内中科院的硕士毕业,再出国读博的。这些学生在对课题的理解,自主动手开展实验方面会比国外的授课硕士强很多很多。但也遇到过国内双非类的研究生,到写论文的时候还不知道Literature Review怎么写,整篇论文没有任何结构,基本都是抄袭或改写他人的研究,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考。
所以怎么说呢,很难比较。
唯一可以说的就是,国外院校的确科研的平台和资源很不错,但也要看导师,看个人。
老师管的松,时间玩一玩就过去了,再好的器材也没碰几次。
但相对来说,国外老师更鼓励你的创新和发散性思维。国内的话各个方面相对保守,但遇到一个好导师,学识和思想也会得到一个升华。
(多说一句,如果想继续科研的话,到了博士,博士后阶段,还是建议出国的。你会公平的获得各类资源,不会因为其他琐事而埋没人才)
工作方面的差别
🔘 如果出国并在国外工作的话,这点就不说了,因为出国都有移民的可能,那就是另外一番生活了。
但海外华人就算拿到绿卡,在国外工作和生活,未必也是一帆风顺的。你会遇到文化的冲突,事业的瓶颈,与西方圈子的格格不入等。
🔘 但如果你出国后想再回到国内工作,那么出国不一定是唯一的最佳选择。
因为学术是一方面,圈子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国内读研期间,学生和国内的就业市场联系会比较紧密,通过导师、学校推荐等方式,在读研期间也能积累到不少实践经验,就业一般没啥问题。
相较而言,如果留学生想回国就业,这方面的资源就会差些。
现在已经过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时代。
留学生在不计其数的涌回国内发展。国内有更多的机遇,和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尤其是能和亲人团聚,“回国”成了很多留学生的首选。
他们往往出国之前就抱着“镀金”的心态,就等着回国后能有份大城市轻松的工作。
但,谈何容易!
大部分海龟们在刚回国时往往会经历“水土不服”:
你的大学没人听过,
你的思维方式被人讥笑,
你也没有自己的校友圈子。
我就遇到过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我一个中学同学在本地一家公司做HR相关工作。她在同学聚会上很大声的说,如果我招聘,肯定不要海归!不过是有钱人家的小孩出去镀了层金,还真以为自己可以发光吗?
当时一桌子的人都看向我,等着我反击。不过我很没有出息的继续啃着鸭腿,当没听见。因为我知道我肯定落不到她手里。
但回头想想依然心有余悸:如果真的有哪个海归在她手上过一遍,是不是简历直接就筛掉了,连继续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她只是一个JP的老同学,但无疑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
你觉得自己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但人家就认为你是个花父母钱的学渣,还不给你机会证明自己。
虽然海归有语言能力、社交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就业时的优势,当说起来,还真不一定有本地一个普通院校的硕士毕业生好就业。
生活环境方面
这个一两句话还真的说不清楚。
很多人会说出国可以开阔视野,国外更注重人的才能,底层黑人都能当总统,等等等等。到了国外才发现,国外文化中有很大一块是享乐文化,也有大量的贪污受贿,金钱主宰一切等,你也许会感到失落。当然,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