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274期:文澜阁给西湖带来的书卷气
说来说去,我最喜欢杭州和西湖的还是那股浓浓的书卷气。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杭州最有书卷气的地方,那就是西湖北面那座孤山。
孤山南麓有一座著名古建筑,叫文澜阁,是清代收藏四库全书之处。文澜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年,《四库全书》告成,当时先抄四部,分藏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文溯阁、热河文津阁“内廷四阁”。后乾隆皇帝因“江浙人文渊数,允宜广布,以光文昭”,又命续抄三部,分藏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是为“江南三阁”。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文澜阁焚毁,部分藏书散失。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开始重建,并把散失、残缺的书籍收集、补抄起来。辛亥革命后又几经补抄,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才恢复旧观。现江南三阁中文汇阁、文宗阁俱毁,惟文澜阁及所藏《四库全书》存世,成为“东南瑰宝”。
文澜阁仿宁波天一阁形式,为六开间楼房结构,外观二层,中实三层。顶层通作一间,取“天一生水”之意。底层六间,取“地六成之”之义。屋面重檐,背山轩立。阁前凿水池,中有奇石耸立,名仙人峰。再前有御座房,有狮虎群假山一座,上建月台、趣亭,遥遥相对。假山中开洞壑,可穿越、登临,玲珑奇巧。阁东南侧有碑亭,上刻清乾隆皇帝题诗及颁发《四库全书》上谕。
文澜阁之西有一座在中国书法篆刻史上大名鼎鼎的建筑——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印社建筑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中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6000余件。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澜阁和西泠印社为孤山凝聚起了浓浓的书卷之气,吸引着后来的文人们纷纷到湖边安居。孤山背后,葛岭脚下的北山路是杭州的名人别墅最集中的地方。从清末到民初,这里造起了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别墅。这些别墅的主人主要是三类人,达官,富商,文人。达官别墅的代表是断桥对面的蒋经国别墅和葛岭路5号张静江的静逸别墅,富商别墅的代表是南浔富商邢庚星的抱青别墅和24位商人共同建造的菩提精舍,文人别墅的代表则是报业巨子史量才的秋水山庄和清末著名文学家、戏剧家俞樾的俞楼。前不久因为外墙涂成明黄色而遭致网友广泛质疑的秋水山庄(现为新新饭店)是我国报业巨子、上海《申报》报主史量才以他的爱妻沈秋水的名字建造的江南庭院式建筑,并亲手写了“秋水山庄”的匾额。俞楼(现为俞曲园纪念馆)的前身是西湖诂经精舍,一代国学大师俞樾在此生活并主持讲经讲学达30年之久。俞樾61岁时,把自己掉落的牙齿和结发妻子姚文玉的落齿放到一只小木盒里,葬在俞楼后的树下,谓之“双齿冢”,情意之切,令人落泪。
西湖的秀美景色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文人,而文人给西湖带来了浓重的书卷气。于是,杭州和西湖成了一个雅致的地方,成了一个适合读书的地方。在这里,耳濡目染,日久天长,你也会被熏陶成为一个优雅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