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诗经》之《国风·邶风·旄丘》

(毛)丘之葛兮,何诞(延)之节兮。

旄(máo)丘:卫国地名,在澶州临河东(今河南濮阳西南);一说指前高后低的土山。葛:多年生藤蔓植物,诗多以它依缘他物,比兴女子当依附丈夫。

诞(yán):通“延”,延长。节:指葛藤的枝节。此以葛藤的枝节长暗示当有物依缘;一说比兴女子已长大,当有丈夫依附。

白话双解:

【生长在旄丘的葛藤,蜿蜒曲折枝节蔓生延绵,好比睦邻彼此支持联系。】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所理解的旄丘是这样一个故事,曾经的你侬我侬,有酒有肉,一旦落魄之时便看得出有几个真朋友。当得志之时,看不到谁是谁非,所有的面容和目光都是无比亲切的。有朝一日虎落平阳之时,便是树倒猢狲散。】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叔伯:古人以伯仲叔季称长有排行顺序。此处称高层统治者君臣;一说此女子以叔伯昵称其心爱人,女子呼爱人为叔为伯或叔伯在诗中常见;一说作者称卫国诸臣为叔伯。

多日:指拖延时日。

白话双解:

【那些卫国的大人们啊,也曾与你们结交赠礼,也曾似你们生于安乐,到如今为何迟迟不见?】

【童年的日子,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那么多的事情已经是记不清了。好像在那段日子里有大把的时间浪费,在那个时候仿佛日子要过得很久很久,单单一个夏天的暑假都过得丰富多彩,那时的大家都住在平房,纵然没有什么游戏,也都能聚集在一起,不一会儿就能想出玩什么了。比如,在大泡桐树下边乘凉,边玩扑克。】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处: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动。

与:盟国;一说同“以”,原因;一说和,指和某人在一起。

白话双解:

【到如今为何你们闭门不出,不见一面?毕竟我们曾是彼此结盟的盟友啊!】

【那里曾经有一棵最大的泡桐树,即使正午的日光直直的射下来,也不能穿透那泡桐树如蒲扇大的叶子。这棵泡桐树生长着所有泡桐树中最大的叶子,甚至在下雨的时候,摘下一片当作小雨伞,顶着它跑回家。晴天的时候,阳光晒不透,几丝凉风若有若无,就能够让人感受到天气已不是那么的炎热。】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何其:为什么那样。

以:同“与”。一说作“原因”“缘故”解。

白话双解:

【到如今为什么许诺的东西久久不来兑现?毕竟我们曾经互相倚仗啊!】

【那时候,无论谁家都会有一两副扑克,大人们都会在夏日的晌午骤雨之后,在胡同口路灯下,支起一张小饭桌,或者两张小饭桌,这张饭桌打牌,那张饭桌下棋。一直玩到晚上,玩到深秋,浑然不管饥饿的蚊子,和那无聊的夜风的侵扰。】

狐裘(球)蒙戎(绒),匪车不东。

狐裘:狐皮袄。当时大夫以上的官穿的冬服。蒙戎:毛篷松貌,皮毛蓬乱貌。此处点出季节,已到冬季。

匪:非;一说通“彼”,彼车指男子的车。东:此处作动词,指向东。

白话双解:

【这日忽然见到你坐车出行,身着狐裘,一身热气弥漫、官威甚足的样子,无车不出门,乘上车丝毫不见停歇,一路向东而去。】

【傍晚的六点半动画片,可能是唯一能把小伙伴们从游戏中拉回家的理由,否则,游戏永远会比晚饭重要。中午,大家聚集在那棵抵得上中军大帐的泡桐树下打牌,四五个人时就用一副牌,可以打娘娘,宣楚,打五十K,打五星八路;有单张、有两张一对儿、有三张成炸、有四张成轰。】

叔兮伯兮,靡(迷)所与同。

靡:无,没有。所与:与自己在一起同处的人。同:同心。

白话双解:

【你们这些卫国的因亲而成的高官贵族啊!从来也没有与我们因结盟而同心同德过!】

【若是打娘娘,输的大娘娘、二娘娘要给大皇上、小皇上上供啊,上供之后大娘娘最先出牌,然后顺时针出牌;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那就是娘娘的那人要摸到大小鬼,唤作:双王暴动。嗯,那时后不把老K叫作King,而是把小丑叫作大小王。既然不上供,那么就由大皇上先出牌了。打娘娘游戏,大概是童年时玩的最多的扑克游戏了,真真是手中一副牌,谁到跟谁来。无论是在游戏之中,还是一旁观战。一个炎热的午后,就在叫牌和知了的鸣叫声,悄悄的过去。】

(所)兮尾兮,流离之子。

琐:细小;一说此指年少。尾:通“微”,低微,卑下;一说通“娓”,美好。

流离:转徙离散,飘散流亡。方润玉《诗经原始》:“流离,漂散也。”;一说鸟名,即枭或黄鹂;一说比喻忘恩负义之人。

白话双解:

【如今我们遭逢困难,身份变得低微不堪,一身飘散流亡的样子,希望借助盟国的力量缓解此时之难。】

【那个大大的泡桐树,不知陪伴了小伙伴们度过了多少个游戏,多久的时间。它曾是一把打伞、它曾是一顶帐篷、它曾是一座房子、它曾是一个基地。大树下见!大树下集合!大树下……恐怕这棵大树,在伙伴们的记忆里,是比那棵传说中的洪洞老槐树,更加让人依恋而无法忘怀吧。】

叔兮伯兮,褎(又)如充耳。

褎(yòu):聋;一说多笑貌;一说盛服。褎如:一说即褎然,盛服而傲慢自大貌。充耳:塞耳。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饰,用丝带下垂到耳门旁,又有充耳不闻的意思,这里有双关的意义。

白话双解:

【你们这些曾经的盟友,高官贵族啊!一身华美服饰,头戴华丽装饰,看那丝带下垂到耳门,你们是假装被这些东西塞到了耳洞了吗?视我们不见,对于我们的求助哀号充耳不闻!】

【也许那棵泡桐树生长的太大了,树的枝干中空而不结实,在某一个暴风骤雨的天气里被吹倒了。唉,大风吹到了梧桐树,总有旁人论短长。】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言语寡滋味  随意夏晼面

(0)

相关推荐

  • 竹林詩     祭叔伯父

    ①  竹林其賢   一脉流源 骨肉相親   比此相連 ②  叔由父也   侄由子也 思其导也   思其教也 ③芼坵之阁兮何誕之謁 叔兮伯今   育我侍乳 義方教訓   恩同乳哺

  • 《诗经》第三十六篇      旄丘

    ​<诗经>第三十六篇      旄丘 这是一首黎国流亡者向卫国乞求救援的歌.黎侯失国,其臣民居卫,倍受游离之苦,久而不见救.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 ...

  • 双解退热散

    药物组成:苏叶10克.防风10克.柴胡20克.黄芩20克.党参15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银花30克.连翘30克.板蓝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外感风 ...

  • 《诗经》课堂:《 邶风 旄丘》/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605期)

    天语说: 关于<邶风·旄丘>一诗的背景,历来有多种说法.<毛诗序>及郑笺等以为是黎臣责卫之作,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黎之臣子以责于卫也.意思是说:黎侯 ...

  • 诗经:丰|诗经全文及译文阅读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关键词:诗经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 你的容 ...

  • 十方《诗经:邶风旄丘注译 》

    <诗经:邶风旄丘注译 > 作者:十方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

  •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赏析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

  • 诗经讲堂 国风·邶风《终风》

    终风 先秦·诗经 四言诗 <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中心是悼.(一章)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二章) 终 ...

  •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 ...

  • 习《诗经》之《国风·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呲)池(迟)其羽. 燕燕:即燕子.于:语中助词,无实义. 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不整齐的样子,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白话双解: [燕子在空中双双飞 ...

  • 习《诗经》之《国风·邶风·柏舟》

    汎(泛)彼柏(百)舟,亦汎(泛)其流. 汎(fàn):浮行,漂流,随水冲走.柏舟:柏木剖开,挖空做的独木舟. 亦:语首助词.流:中流,水中间. 白话双解: [登上水中的柏舟希望舒缓心情,却又心绪郁闷不 ...

  • 习《诗经》之《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衣:上曰衣,下曰裳.里:衣服的衬里:(黄里:也有版本中写作"黄裹") 白话双解: [夏日到来,天气渐渐炎热,整理过夏的衣物时,一身衣物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件绿色 ...

  • 习《诗经》之《国风·邶风·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日月:古人多用日月比喻丈夫,此处也有隐喻之意.居.诸:语尾助词. 照临:照耀到.下土:大地. 白话双解: [天上更迭运行的日月啊!日光和月光在白天和黑夜照耀到大地之上.日月之行天 ...

  • 习《诗经》之《国风·邶风·终风》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终:终日,一说既.暴:急骤,猛烈:一说暴风:一说以为疾雨或雷. 顾:回头看.则:而. 白话双解: [听得窗外的风刮了起来,而且越刮越大.那个人赶紧关好门窗回过头来向我嘻嘻地笑.] ...

  • 习《诗经》之《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其镗(tāng):犹言"镗镗",形容鼓声.古代敲鼓以召集民众.镗:鼓声.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huán)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