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史话沧桑 安顺地标西秀山的历史演化与文化内涵 2020年第26期 (总第509期)

安顺地标西秀山的历史演化与文化内涵

丁武光

一座城市的称谓,无论是古是今,总有某一特定的指向。作为一级行政建制,今“西秀区”之得名,肇于2000年“撤并建”时,由原县级安顺市与安顺县合并后更名而来,为什么以“西秀”冠名呢?人们自然会想到城市中心的西秀山,这一突出的地理特征很快便成为城市更名的首选。如今,当人们已习惯这一称谓后,重新来认识西秀山,除了地理表征外,究竟有哪些历史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永久地纪念呢?

西秀山远眺  蒋旭英  摄  蒋晓昀 提供

西秀山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的《贵州图经新志》,该志卷十四“普定卫军民指挥使司”中记有:“西秀山,在卫城内西,山形蹲踞如虎。林木葱郁,上有浮屠石塔七级,屹然为卫之壮观焉”。该志绘有《普定卫地理之图》,为迄今发现的550年前安顺最早的地图。从图可见,在老城的整体格局中,有两座小山被四周城墙圈围其中,显得异常突出,这就是西秀山和东胜山。该志又列:“东胜山,在卫城内东南,高数仞,长倍之。俗名青龙山”。由此可知“西秀”与“东胜”互为对应,皆因老城南向布局以南门为轴点而起。

不过在西秀山处所注文字为“白虎山”,联系该书条目有“山形蹲踞如虎”字样,也就是说, 起码在550年前西秀山又称白虎山。与东胜山俗民青龙山相应合,为古时城堪舆风水所系,今新大十字南街口处为南城门,居中而立,左有青龙、右有白虎,虎踞龙盘,是为地灵人杰之相。

随着民国以后古城墙的拆除,老城的界线也随之打破,平缓延绵的青龙山被大片民房覆盖,西秀山则凸显出来,古有“黔境第一山”之称。加之山顶有石塔一座,山北为圆通寺。自然形态与人文景观交融,共同构成了最为瞩目的城市地标。

西秀山山北的圆通寺  《文化安顺》编辑部  摄

明代中期以后,西秀山的相关记载也多了起来。成化年间,江西庐陵人周梦中留有七律《西秀山》一首:

群山环抱壮边城,城上孤峰眼界明。

万落云开天远大,双溪月霁水澄清。

日悬雁塔风霜老,春暖绒柳絃诵声。

公暇却从乡进士,登临欲曲问民情。

周梦中于成化二十年(1484)任贵州按察司佥事,作此诗时,应在任上。该诗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西秀山题咏。到了嘉靖朝,西秀山已为黔中首景,宦游者多登临。嘉靖《贵州通志》“卷八”有文字记载,山顶除塔山外,另建有观风亭一座,上悬“观风扁”,为嘉靖十五年(1536)巡按御史杨春芳建,副使韩士英题诗:

孤山如釜不成峰,徐步登临亦在空。

极目乡关云尚远,伤心民瘼岁常同。

看花跃马新郎得,振武扬威北镇雄。

更欲寻春楼上去,无才深愧与“观风”。

韩士英,四川南充人。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进士,后历官贵州巡抚都御史、兵部尚书等。嘉靖十四年(1535)购贵阳城东“白云庵”建成“阳明书院”。

嗣后,巡按御史赵大佑易“观风”为“万壑云烟”,并留七律二首:

青畦一迳度丹梯,憇静真恬老衲棲。

香影诸天凌市隘,绿绕平野映城低。

华昙龙去留僧钵,午夜钟吟发曙鸡。

共道三生双树里,病夫萧散漫留题。

花宫俗远绿荫封,上乘谁留双履踪。

好乌惯看山客到,片云常与梵王供。

贪趤尘路驱赢马,欲借禅林制毒龙。

半晌梦回支遁榻,   振衣去抚石台松。

赵大佑为安徽太平人,万历《贵州通志》列贵州名宦。嘉靖二十年(1541)任巡按御史后到此云游。志载其“果敢峭直,执法不回。临大事,决大疑,片言而止”,诗中可略见其风格。几年后,嘉靖二十八年(1549)巡按御史张雨至此,留七律一首:

劳碌东南无了日,风尘西北欲何之。

将军铁马斜阳道,承相朱旗五月师。

功业好逢明呈主,人生那复少年时。

临高不是新亭客,玉露金莖有所思。

由上可见当时登西秀山凭栏观景已为文人行游时尚。隆庆六年(1572),时任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吴国伦来到这里,将西秀山更名为石莲峰。吴国伦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为明“后七子”之一。“后七子”前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王死后,吴国伦成为文坛盟主。

八十年代后期新建的新大十字,正前大楼即原县级安顺市委大楼。大楼后面即是西秀山   图片来源《镜像安顺》

到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黔记》问世,所列各府、州、卫、县地理山水也最为详尽,其“山水志”中“西秀山” 条目,沿用“图经”之说。

清代,与西秀山相关的文字分布愈广,尤以座落在西秀山顶的石塔为最。可以说该塔蕴藉了丰富的佛、儒、道三家文化,各有凭说。

查询相关资料,从古代营建一座城市的规律分析,建此塔时,最初的意向应以此培补郡城风水,也就是说早先这座塔是一座风水塔。清咸丰《安顺府志·艺文志》载有:“初郡城既建,形家以城南山势不耸,于南隅阜建塔,以彰文明之象。”按古时五行之说,安顺四面环山五星归位,本为吉地,所缺城南山势平缓,势象不济。加之地形北高南低,三门进水,南向而泻。于是,行家择定天象地脉,认为在西秀山上建塔一座,可以培补风水之不足。塔成,果然远近高低,相得其宜,正好上应天星,下合方位,如天造地设。

随着佛教在黔中的广泛传播,此塔与山北圆通寺密不可分,历代僧众皆视其为佛地表征。从保存较为完好的塔身看,该塔显然又是一尊佛塔。整座石塔属于“正六边形锥状体楼阁式封闭石塔”,基座高近2米,每边长为3米,周长18米,塔体共分九级,总高约十余米。其六个外壁刻有六尊佛名,分别为: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

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清静法身昆卢遮那佛

南无当来下身弥勒真佛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

正因为该塔是一佛塔,历代的培护总延绵不絕,史志也留下不少记录。如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僧戒章重修,崇祯十年(1637)僧圆经复修,清代嘉庆二年(1797)僧深恒再修等。今天的石塔,是清代咸丰元年(1851)所重修的,迄今已有160多年。在塔身北侧第二级塔壁上还留有刻石:“咸丰元年普定县邵鸿儒重修”;南侧第二级的塔面上亦刻有前知府胡林翼捐金二十两,以及参捐者杨春发等郡绅姓名。

西秀山石塔  李永忠  摄

在保存较多的文字中,以此塔弘倡儒学,张显文运的记载同样屡现于史志。自明代开始该塔便有“文峰塔”之称,以示崇尚教化,勉励后生读书求学。明万历《贵州通志》将其列为“普定八景”(普定,即今安顺,明万历前安顺称普定卫城),称“文峰夕照”。清代冠以“笔峰耸翠”,列郡城八景之首。光绪年间安顺名士郭石农有《咏习安八景》,以“笔峰挺秀”为题留有七律一首:

何来大笔势摩天,塔见圆通望俨然。

满向九霄沾雨露,挥从万象走云烟。

钟王隶楷当头见,燕许词章信手传。

秀启人文归间气,霓裳高咏会群仙。

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地区法院基建拆除旧房时发现的《重修安郡文峰记碑》,留下了难得的文史记录。全文如下:

士之歌“鹿鸣”而宴“琼林”者,则必曰地灵人杰使然也。以故普天之下莫不择高以建塔,自诩其人文蔚起,以勉夫读书子昕夕用功,为振兴学校,鼓舞人材之一助,故谚谓塔为文峰塔之义大矣哉!习安郡城之塔由来旧矣,岁久倾圮,近年秋韦,,未登贤书者已两科矣,有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文峰”之不振,,,盖当论之,若子之道,求其尽心焉尔。故其学也,求尽吾心之学,非为科名之迟速也。夙兴夜寐,非以为勤也。吾心有不尽焉,是谓自欺其心也。余膺民社,,以亲民为职也。亲民之学不明,则世无善治者矣,《传》不云乎:“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郡之人士或以文峰倾圮致妨科名为恶,爰捐廉为倡以修茸之。甫兴工而余,奉檄调任普安,心甚惆然,聊跋数语,以识歉仄之意云尔。是为记。

咸丰二年正月下浣署普定令余姚邵鸿儒撰

该碑立于咸丰二年正月,由普定县知县邵鸿儒撰文。时普定县为安顺府附郭县,与府同城。从碑文中可知,建此石塔有其原由,一是该塔年长日久已近倾毁;二是近10年两科省城乡试,安顺无一人中举。“文峰”不举,是为异象。建此塔就是为了“勉其读书子昕夕用功,为振兴学校、鼓舞人材之一助”“若子之道,求其尽心焉尔。故其学也,求尽吾心之学,非为科名之迟速也”。文中这位“父母官”陈述了自己的进学之道,激励士子,以期安郡科举有兴,文风蔚起。

现西秀山已成为安顺的市中心  《文化安顺》编辑部 摄

· 口述者简介

丁武光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顺市黔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屯堡文化学会副会长、安顺市作家协会顾问、市收藏家协会顾问、市蜡染协会顾问、安顺市政府督学等。

2020年4月


值班编辑:黄   斌

电子排版:王敏茶

您的转发将传播、弘扬安顺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