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江明作品大全:老竹丁公村甘泉井[纪江明]
背景介绍:丁公村水井位于莲都区老竹镇丁公村村中心,由井及井圈二部分组成,井台用石板铺就,以石板砌筑井壁而成的方井,各面为一条石板,规格统一,打凿精细,砌缝严合。有下大上小的收口趋势,井深4.90m。井圈为内圆外八角形,石质为细砂积岩。八角棱部扩制成竹圆形,将圈子面分为八格,每格有浮雕纹,但已不清。井圈内有二道深深的绳磨凹痕,反映出时代的久远。水井用材讲究、布局规整耐用,对研究浙西南地区的井文化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丁公村距离老竹畲族镇镇区7.5千米,四周群山环抱,拥翠叠绿,一条山涧绕村而过,澄澈透碧。
丁公村是徐、邓聚居地。南宋时,徐氏始居。清康熙年间,邓氏迁入。徐、邓世为婚姻,和谐融融。
丁公村村名由来,饶有趣味。《宣平县志》卷一载:“丁川,源自三岩,来经破桥峡会梁川水,下流周坦出洗滩。相传,丁野鹤炼丹君子楼,故名丁川。”乡人恭称仙道为丁公,遂改村名。
徐氏始祖徐光礼自龙泉迁至丽水茭山,又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迁至丁公村。徐氏卜居丁公后,勤耕苦耘,兼习诗书。至明景泰年间(1449—1457),徐氏经过近300年繁衍生息,族群庞大,成为老竹一带望族。徐氏几代乡贤接力,接济穷困,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徐公宝,字季重。生而颖异,儿伟才雄,为一乡之翘楚,且粟积贯朽,金帛盈笥,为一乡之甲乙,富而好礼,嗜诗书,出入道德饱仁义,济民恤,苦寒者衣之,饥者哺之,疮痍者疗之,厚德种种。故士夫喜与,宾客填门,冠盖相望,诚一时难得之士也。矿徒陈鉴湖猖獗,暴掠人民,欲屠城邑。公率壮丁千数,更谕以大义。莫不勇敢奋跃,与寇决战,贼见英风砺刃,恐怖奔溃,公因击之。馘首数颗,括围乃解。御史李俊以义勇奏闻,朝廷嘉其功,赐散职冠带。
徐公掩,字季饰,轻财重义,凡可济人利物者,皆欣然为之,百金不吝。水口一溪,民病涉,公建桥五闾,以便行人。
人口增长,吃水成了问题。一直以来,徐氏村民烧饭做菜及渴饮之水,都到村边山涧取水。以往人口稀少,家中储水可延宕多日。人口多了,几乎每日都要去山涧挑水。春夏霉雨季节,浊流奔腾;秋冬天干地燥,涧水枯竭,吃水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徐氏的生活。
明弘治八年(1495)正月初一,徐氏四房兄弟齐聚商议。大家都说,人们一日三餐烧火做饭,离不开水和火。孟子说,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我们村靠山涧吃水,经常受制于天气,看来非挖井不可。
于是延请外村一个姓王的风水先生过来,踏勘水井位置。风水先生老王手持罗盘,登上村后山,看山脉走向。忙碌许久,然后下山,指着村中临街的一处空地说,脉穴就在这里,挖下去,可以供万家汲引。选中水井的脉穴后,村人又请老王择定开工日期。
开工仪式过后,众人开始挖井,一直往下挖了近五米,遇到了岩层,井底像锅底,无法再往下了。于是收工,但足足等了三天,井里却无滴水。大家七嘴八舌说,遇到大骗子了,遇到大骗子了,花钱不说,还费时耗力,纷纷指责去请老王看风水的村人。
到了第五天夜里,万籁俱寂时,村人突然听到泉水涌上来的声音,轰隆隆的,像大钟敲响。村人纷纷点起火把,到水井观看,发现水已满到井口。众人舀水饮之,味若淡醴,回味无穷。此后一个多月,每天夜里,井里泉涌,听其声如瑟音,音如环佩。井水甘甜,舌头如吮蔗糖。冬季天寒地冻,井里水汽氤氲,井水温暖宜人。到了夏天,暑热难耐,井水清凉,沁人心脾。村人纷纷说这是甘泉之井,大家已经对老王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徐氏人口剧增,宗族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而作为执行族规家法的重要场所——祠堂的建造,为徐氏家族的首要任务。明正德五年(1510)初,乡贤徐鑑、徐钫、徐汪倡建徐氏宗祠,召开宗族中叔侄辈会议,商定每丁出银若干。至于祠堂地址选择,村人异口同声要求族长把风水先生老王请来。
老王没像上次一样气喘吁吁爬到后山,他在族长家慢条斯理喝完三碗茶水后,走到甘泉井边,指着井后空地说,就这里。
这年四月择吉日动工,至九月,建成“高三丈、广计二丈,祠内分上下阶级”的祠堂,“外又高叠砖墙以为大门”。徐鑑、徐钫、徐汪三人还在祠旁捐建仓库,以收祭租,为岁祀之需。在新澳口建桥屋五间,以便行往,又造新庵两廊五间。
明正德十三年((1518),缙云人、湖广布政使司左布政李寅路过丁公村,品尝了甘泉井水,又听村人讲述了水井的来龙去脉,欣然挥笔,写了《甘泉井记》。此文收入丁公村《徐氏宗谱》。纪江明,原名纪光明,因五行缺水,改今名。1969年6月生。毕业于湖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在《青年文学》《萌芽》《文学港》《野草》发表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