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一尝羊肉韭菜饺子/于小燕
尝一尝羊肉韭菜饺子
于小燕
下午没事,择了一把韭菜,剁了肉馅包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预防人耳朵上生冻疮的。后来人们一吃,觉得挺香,就成为北方民间的一种美食。
我们酒泉人尤其爱吃饺子,不仅男人爱吃,女人也爱吃。老人爱吃,小孩也爱吃,家庭主妇心情一好,或者逢年过节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包个饺子。
白菜猪肉馅儿,鸡蛋韭菜馅儿,青菜胡萝卜肉馅儿,香菇油菜馅儿,苦菜猪肉馅儿,鸡肉冬笋馅儿,鱼肉韭黄馅儿。香菜饺子,茴香饺子,韭菜虾仁饺子,红糖饺子,海带饺子,萝卜木耳饺子,纯肉馅儿,素菜馅儿,想吃什么馅儿,就包什么馅儿。羊肉、牛肉、猪肉都行,蘑菇、茄子、豆腐也行。甚至有的人用水果包饺子,西瓜皮包饺子。
愈是家庭温馨和睦的,一年里吃饺子的次数愈多。尤其家有老人的。当然,也有的人不爱吃饺子,就另说了。
我家也喜欢吃饺子。
小时候,大人忙,包饺子不是一个面皮一个面皮儿的擀,而是把一坨面,擀得薄薄的,颜色发蓝,能照见人那样儿的,用马灯罩子一段的那个小口儿,在擀好的面张子上旋。旋一下,一个圆圆的面皮儿;旋一下,一个圆圆的面皮儿。
这样做出来的饺子皮特别薄,里面的馅儿看得清清楚楚。当然,这就考验煮饺子人的能耐了。少煮一分不熟,多煮一分就倒犊子了。
那时候,一说包饺子,全家人津津乐道的是,谁的饺子包得小巧丰满,包得俊;谁又巧又快。有一个人乐呵呵的不包饺子,等着最后进来下饺子,那个人就是我父亲。
我父亲下饺子有窍门,先往锅里点一点儿食醋,然后把饺子顺锅边溜下去,拿漏勺轻轻地从锅底里推起,让饺子全部漂起来,不叫粘锅。
锅滚了,拿漏勺轻轻在饺子面上一熨,让饺子在水里翻个个儿。再一滚,就熟了。别人每锅都有几个破了的饺子,父亲下出来的,一个烂了的都没有。
我奶奶就喜欢包饺子,我也喜欢包饺子。
前两天,看见一个文友在群里包饺子,拿一把韭菜,切得碎碎的,又取出一块冻羊肉,切成肉末。然后开始和面,开始包。
看他一个大男人家,一会儿工夫,竟把半盆碎菜,一团面,包成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饺子,莲花一样的绽放在笼屉上。
我家平时吃韭菜饺子,一直放的是鸡蛋,从来没有韭菜和肉一起包过。
我也包个韭菜肉饺子,和老公尝尝。
我是先和面,把面醒上,然后择菜淘菜控水,再剁肉馅的。
老公进来一看,包着饺子,就笑了。问:“啥馅的?”我说:‘羊肉韭菜馅。’
“羊肉韭菜馅?”他好像觉得很可笑似的,说:“咋不包鸡蛋韭菜的的?”
我说:“”鸡蛋韭菜的吃了几十年了,今个尝尝韭菜和羊肉包的。”
一会儿包好,煮出来,一尝,呀,果然不同于鸡蛋馅儿的,又有韭菜的鲜,又有羊肉的香,一望,满口生津;一吃,回味无穷,真的十分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