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叫“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曰: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这两句话是在告诉我们“道”的作用规律,这也是宇宙的一个至高真理。

所谓“反者道之动”,就是说宇宙中任何事物都始终在向着它相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它的对立面。

比如,一个生命的发展过程开启于它的诞生,但诞生其实不是开启了它“生”的过程,而是开启了它“死”的过程。

可尽管生命最终的结局是“死”,但生命也确实“生”过,正是因为有过“生”,才有了“死”这种结局。

有生才有死,有死才有生,这种道理老子称之为“有无相生”。

“道”的力量就是让事物始终在这阴阳两端保持运动,不能停留在任何一端。

这种运动的规律看起来就好像时刻在反着走一样,故而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反”是道运动的终极规律。

我们祖先用《周易》中的十二“消息卦”来表示这种“道”的反向运动的规律。

所谓“消息”,“消”就是消亡,“息”就是复生,十二“消息卦”分别是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姤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

这十二卦从复卦的一阳初生,一步一步到乾卦的六爻全阳,之后姤卦一阴初生,最终回归坤卦六爻全阴。

这是一个完整的阴阳转换的过程,之后坤卦初六阴爻一变,回到复卦,这套循环便又可以开始了。

这十二卦揭示出宇宙的终极运动规律,“道”就是以这种反向运动的方式衍生出万物的。

老子后面总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道”之用,“一生二”也就是“道”之用分成“有”与“无”两种力量,也可以理解为阳与阴。

“反者道之动”,事物永远是往返于“有”与“无”,也就是阳与阴这两端。

而往返于这两端的中间态便是“三”,万事万物在这“有”、“无”、“中间态”的玄妙作用间便诞生了。

而之后“弱者道之用”,这句话普遍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是从哲学立场解释,“道”的发力点体现在柔弱。

所以老子提倡“贵柔贵弱”,因为“反者道之动”,想要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就要保持一个最柔弱的姿态,这才是顺应“道”用的大智慧。

比如人们老生常谈的低调问题,一个人无论做什么,能力有多强或是地位有多高。

但凡想要保持好的名声,以及长久的成功,那么便一定要保持低调。

若是自身实力还不够,姿态就已经先上去了,比如“架子”、“炫富”等等。

如此“道”的反的力量一定会提前发挥作用,把你“推下来”。

而如果你自身实力达到了一定高度,但姿态却依然很低,那么便能够实现强弱的中和,避免自己走上阳盛而衰的路子。

这就是“贵柔贵弱”的智慧。

第二种解释是南怀瑾大师从道教养生修道角度进行的解释。

他认为依照道家法门实修,到了某一功夫境界的时候,自身生命功能会突然变得很弱,甚至弱到一张纸都拿不起来。

这是正常的反应,如果不明“弱者道之用”的道理,恐怕这个时候便以为走火入魔不敢继续下去了,所以真做实修的功夫这些道理应当明白。

第三种解释也是我个人最为赞同的解释是王东岳先生的“递弱代偿”原理,也就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度具有一种倾向于衰落的演动态势。

就生物存在来说,越是我们人类认为“高等”生物,其实生存能力越差,灭绝的越快,而那些能力较差的“低等”物种反而长存不衰。

比如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就相对于无脊椎动物要灭绝的快,而无脊椎动物的生存能力无法跟原始单细胞生物相比。

再如高等如人类,哪怕利用科学武器,但依然战胜不了微生物,甚至昆虫。

人类始终在想办法对抗微生物,例如发明抗生素来抑制细菌和真菌。

但现实来看细菌和真菌面对抗生素很快便能通过变异来产生抗药性。

所以,从物演的角度来看,“道”的作用其实是在使宇宙万物回归最弱的状态,因为只有“弱”才能够稳定。

当然这里所探讨的“强”、“弱”,都是我们人类从事物宏观表现上定义的一个主观标尺,不代表绝对。

综上,这些解释各有各的道理,也没有必要强辨对错,我始终认为“道”既然是“道”,那么便一定适用于一切。

自身立场与分析角度不同,理解也一定不同。

作为我们普通人,哪种解释能让我们瞬间感到豁然开朗,甚至通透了我们生命中的某些疑难问题,那么便取哪种就好。

这是中国哲学的伟大之处,也是我们祖先智慧最有价值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