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喝酒
奇怪得很,酒这玩意儿自从被发明出来,地球人似乎都喜欢。而且酒的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中国的就不必说了,外国的,据老树所知,就有法国的红酒、日本的清酒、鹅螺蛳的伏特加,还有什么白兰地、威斯忌、杜松子、朗姆等等等等,反正除了红酒跟清酒喝过一点,其余一样都没喝过。
因为我不会喝酒啊!
然而不会喝不一定意味着不用喝,因为有人会要你喝,而且一次就喝个够,让你喝到鸡飞狗跳,喝到天崩地裂,喝到长江决堤,喝到黄河变清,喝到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真有这样的人啊!老树已经领教过很多。依着我的“识劝”性格,一次拒绝了,第二次大概率就不会拒绝,因为要给人家面子啊,要不人家只不过现场难堪,可自己就要长时间躲着他了,要是不认识的还好,就怕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些大小还是个官儿的,就问你尴尬不尴尬?所以,犯得着吗?
于是只能拿自己的胃打赌。赌注有大有小,小的是:会不会醉;大的没碰到过,说出来就不大好听了:会不会死。
不要以为我危言耸听,还真有喝酒喝着喝着就死了的,甚至有家属要求追认为烈士。理由是:工作要求喝酒啊,喝死了还不得被评个烈士?话虽粗,理却不粗。大家可以去翻看以前的新闻。
然而,中国很多事情是不好摆上桌面讲的,就如喝酒这件事,虽说一杯酒下肚,一桌上的陌生人之间都很快会称兄道弟,“有事呛一声,兄弟肯定会帮忙!”可真要碰上了事,各位放心,连个影子都找不到的!为什么?酒桌上的话算话么!至于因喝酒喝死人想评个烈士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酒语言文化,那就是:
你知道我说的是假话,
我也知道你知道我说的是假话,
你又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说的是假话。
于是大家心照不宣,自觉维护着假话气球越吹越大,没有一个人愿意将它捅破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听一个颇有级别的领导说过,酒桌上谈工作没劲,谈政治不行,还剩下什么话题好说呢?两种:一种是带点颜色的段子,当然是以黄为主;另一种是毫无顾忌的吹牛。
所以,酒桌上的话当得真么?当人家把胸脯拍得砰砰作响跟你保证“这事包在兄弟身上了,兄弟上面有人”时,你万不可相信这是真的。记住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缺什么补什么。越是在人前喉咙咣咣响的越是无用之辈,人家100分贝的音量无非只是刷个存在感罢了!你想,真有能力帮你办成事的用得着那么向你保证吗?
其实,拿假话作佐料、拿生命作赌注的喝酒是从春秋开始养成的不良习气。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讲过,本文中再来复习一遍又如何?
一次发生在晋楚鄢陵之战时。楚国最高军事领袖——司马子反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亲临现场督战,又要忙着补给装备,又要忙着收尸,一天下来,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
回到营房内时,勤务兵谷阳竖拿来一坛好酒给他喝。问题是子反早已在战前发誓不再饮酒了,此时闻到酒香,虽说肚子里的一根馋虫被吊了起来,可是他断不敢喝啊!于是严词拒绝。谷阳竖眨了眨小眼睛,凑到子反耳朵跟前说:“将军以为这是酒吗?这是水啊!”子反将信将疑,这么香的水?谷阳竖重重地点了下头:“是水!是水!”于是子反就确实“相信”这是水,一仰脖咕嘟咕嘟一下子将这坛水喝了个干干净净。
谷阳竖在旁边笑着喊:“倒也!倒也!”子反像死猪一样倒了下去,又像死猪一样睡了一整晚。可偏偏这天晚上战事到了最紧急的时候,楚王派人来请子反商量作战计划。可想而知,本来还五五开的局面一下子变成了一面倒,楚军只好灰溜溜地“宵遁”而去。子反被迫自杀。
就这样,一坛酒打了一个败仗,逼死一个将军。
另外一个事件发生在郑国。郑国执政良霄(伯有)的唯一爱好就是喝酒,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他专门在自家挖了个地下室兼作酒窖和酒吧,天天窝在那里喝酒,还老是喝个酩酊大醉。可他是执政,国家大事需要他处理,百官们不得不一个个跑到他地下室来汇报工作,听取政令。喝醉了酒的人还能发个鸟政令!不消说,这样发出的政令错误百出,自相矛盾,让百官们无所适从,只能在心里愤愤不平。时间一长,百官们终于受不了了,一把火将他的地下室烧了个干干净净,又把他杀成了一个孤魂野鬼(这是因为8年后他真变成厉鬼来吓唬国人了)。
如此看来,喝酒真能误事,误大事。
但话得说回来,要说喝酒一定误事那也未必,任何事情只要把握好一个度就行。何况,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名又从何而来?张旭和怀素的狂草据说也是在酒后才能写出,你让他们清醒的时候写写看?
可任何事情难也就难在一个“度”字上。而且很多时候你已经把握好了度,可是别人偏偏不放过你,也就是说,他没把握好度,也不想把握好度,又当如何?
比如老树就曾参加过一个酒宴,至今思之心有余悸。下午5点半开始喝,喝到晚上9点半时以为差不多可以走了,不想其中一哥们说道:“某人我能把他叫来!”旁边有人附和道:你叫啊叫啊!于是他把手机开了免提,大家七嘴八舌之下,对方很快赶来了,于是重新上酒,新一轮开始。到了将近11点,又有另外一哥们如法炮制,把他的一个朋友从床上叫到酒桌上来了,于是重新上酒,新一轮开始……看得出来,酒桌上的很多人竟是乐此不疲!
以上种种,大约就是中国的酒文化了吧?老树知道,其实深陷这种酒文化的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痛恨它的,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已。
脑补一个画面。若干年后回首往事,你的孙子外孙问你:“爷爷(外公),您的时间都去哪了?”
你语重心长地说:“爷爷(外公)的时间啊,都泡在酒里流走了!咳咳……咳……不好,该死的胃又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