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洲桥南社区:碧波深处石为房
赣江大桥桥南,住着张家和徐家两姓,东邻苦竹洲游家,西接拖船镇酆家,属于河洲街道桥南社区。早前,从丰城经丰(城)高(安)线渡河(赣江),有一条马路穿过桥南张家,翻过堤垱,上轮渡船过赣江,到对岸的石上渡口登岸。从上世纪70年代修通丰高线,一直到赣江大桥通车,这里一直是繁忙的渡口。
桥南社区临近赣江一侧,有一片巨大的沙滩,从拖船酆家一直延续到河洲苦竹洲,是这一带居民在赣江里打渔耕种讨生活的重要水域。桥南社区一侧的赣江堤内叫黄埠脑,与对岸的黄金城、赤冈山隔江相望。《徐氏族谱》中,将黄金城列为“黄埠八景”之一,有《金城插汉》诗云:“山色如金一望深,巍巍独立嶂丰城。腾来瑞气香炉紫,削出芙蓉五老晴。地势安排无巧样,天宫装点十分清。予生鼻祖常眠在,但有龙章翁仲荣。”
这一段江面相对狭窄,江流湍急,自古以来便是赣江重镇丰城西面的水上门户。由于其显要的战略位置,历朝历代留下众多名人掌故,如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经樟树到丰城时,就曾带着其学生盛温如(盛家洲人)和宋伯梓(尚庄宋家人)等人泊舟赤冈山、登上黄金城,还乘兴题诗,其中便有“晓起清江载小舟,晚风吹过赤冈头”的句子。
但真正让黄埠脑载入史册的,还是明代正德年间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前留下的祭风台。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分封于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利用生日之机,发动叛乱,江西巡抚孙燧、副使许逵被杀,三司巡按及前来贺寿的州县官员要么附从叛乱,要么交掉印信打入大牢。时任南赣巡抚的王阳明正在赶往南昌的路上,次日到达丰城,正巧遇到丰城知县顾佖,告诉他南昌发生的事情。顾知县还告诉他,朱宸濠已经派人来抓他。王阳明吓出一身冷汗,连忙调转船头,溯江而上。行至黄埠脑,由于船小速度慢,加上江面风平浪静,焦急万分的王阳明死马当作活马医,马上登岸祈风,果然北风大作。王阳明这才顺利逃脱,也才有了后来立下平定“宁王之乱”的千古奇功。
经此一役,王阳明对黄埠脑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曾在《丰城阻风》和《重登黄土脑》(黄土脑即黄埠脑)二诗中,反复用“此地曾经拜北风”来描述那场惊心动魄的变故。丰城当地先贤曾在黄埠脑建祭风台,竖碑勒石,以为纪念,只可惜年湮日久,旧迹荡然无存。2011年(辛卯)夏至,丰城学者剑川(毛静)先生曾撰《祭风台记》,请秋浦(熊曦)先生书丹,在黄埠脑祭风台原址重新刻立石碑,算是还原了一段历史空白。
黄埠脑堤外的简端徐家,始迁于南宋初年,其始迁祖是丰城徐姓始祖角陂(觉溪)徐韬第十世孙徐致平。徐致平从小跟父亲徐时发在鄂州读书,并打算参加当地的科举考试(请举)。其时,丰城正在兴办县学,徐致平听到消息,马上回到家乡补了学籍,然后又回到鄂州,考中举人,历官至广东琼州(海南岛)通判,最后客死于海南岛。
徐致平娶赤冈(今尚庄街道泉港高坑)高氏为妻,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徐文瓀(字举扬)、次子徐文珂(字举方),三子徐文珮(字举正),幼年时也曾跟随在父亲身边。徐致平去世,兄弟三人回到家乡,跟着母亲寄居于外祖父高宜远家。兄弟三人一边读书一边参加科考,老二文珂曾任东京大理寺左寺副(从六品法官)。后来母亲去世,外祖父也不在了,兄弟三人便各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商定在赤冈对岸的黄埠脑择址定居。在《徐氏族谱》中,黄埠脑又叫“皇步”,不知源于何义。大约在公元1200年左右,文瓀迁于西巷(大巷),文珂迁于东湖(中巷),文珮迁于东山(下巷)。三村并排而建,相互区隔又互成鼎峙,真正是骨肉相连,守望相助。
大巷徐文瓀生子四人:爽、弼、达、奭,其中老大徐爽曾中宋嘉熙丁酉(1237)科乡进士,任南京应天府教谕。老二徐奭生徐龄,徐龄生子五:文可、行可、忠可、荣可、信可。自此支分派别,忠可迁于白湖(泉港白富),信可迁于横溪(拖船高埂)。分迁的两支与原来的三支一共五支世相往来,一直联修族谱,从古到今从未中断。
中巷和小巷原来与大巷紧挨着,因水患不断,经常要面对洪水覆顶的灾难,有的房子便永远沉浸在了江底,成为当地的一道景观。因此,徐姓先辈和邻村酆姓先辈一同把“石屋沉江”列为村庄“八景”之一:“信是仙家最巧藏,碧波深处石为房。门前终日多风浪,春上三冬少雪霜。舟楫 夜悬天上火,鱼龙晴挂水中光。人间画栋难经久,此屋沉沉岁月长。”恰也道出先辈们战天斗地、以苦为乐的精神境界。
先辈们饱受洪灾之苦,而官府也一直在不断修筑加固堤坝。中巷、小巷二村不断往东侧腾挪,逐渐移居至现在的位置,加上人丁繁衍,已经连在了一起。与大巷之间倒是越来越远了。现在的大巷仍叫大巷,归属于拖船镇酆家村委会,而中巷和小巷则叫简端徐家。这个村名的来历,据说是希望有一个简简单单的开端,让子孙后代在这个宝地顺天应人,繁衍生息,创业发展,光耀门庭。
简端徐姓族裔一边战天斗地改变与生俱来的苦难命运,一边耕读传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其对后裔的教育和管理亦非常严。在《徐氏族谱》的“凡例”中便开宗明义:“为父兄者,教诲子弟当以耕读为本。本资聪敏者教以诗书,达则为卿为相,不达则为师为友;愚鲁质朴者则使之为农,而衣食有赖。其余百工技艺亦在当学,但不可不务本业,游手好闲堕其家风有误终身。”教育子孙要以耕读为本,资质好的就多读些书,努力奔个好前程;资质差一点的就安心在家里种田,至少吃穿不愁。没事的时候还要多学点百工技艺,千万不能游手好闲害人害己。这种朴素的家教让后世受益无穷。
张家迁来稍晚。丰城张姓多尊西汉开国元勋、留侯张良为先祖。张良32世孙张彻于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80)避黄巢之乱,迁居婺源黄墩。张彻三世孙知进迁余干蒿子埠,五世孙延辅又迁德兴县王家源。张延辅十个孙子,分为“十院”,其后裔分迁各地,其中一院张用宣四世孙张公烈(1049-1114)为上塘燕窝始迁祖。张公烈之孙天裕迁安沙吴塘,天裕九传至志忠,宣德八年(1433)迁于黄埠脑,为黄埠脑张家始迁之祖。从此与简端徐家比邻而居,在古老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黄埠脑上,经营出一片新天地。
历史是一本品不够读不完的书。读得越深入,越感觉趣味无穷。就如同厚厚的谱牒,不深入研读,哪里晓得我们从哪里来,要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