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20)

▲纪录片,李鸿章出洋访问

书接上回:

/

北宋末年,昏庸的宋徽宗赵佶与金王朝达成“海上之盟”联合灭辽,不仅被已成穷寇的辽军杀得丢盔弃甲,还将自己孱弱的军事实力淋漓尽致的暴露在金军面前,使金人认识到大宋王朝只是只“纸老虎”而已。在成功灭辽之后,雄心勃勃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扬起马鞭,全力灭宋。“靖康之耻”遂成了汉族士大夫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痛。

▲听琴图,宋徽宗作品

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经过洋务运动的浓妆艳抹,将自己早已落后于西方列强的丑态暂时遮掩。当北洋舰队纵横驰骋于大洋之上,外人根本不知道清王朝此时也只是“海市蜃楼”的光景而已。

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西方列强如梦方醒,原来外表稍显强壮的清王朝一捅就破。《马关条约》的签订刮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此后的爱新觉罗家族生活在无尽的梦魇中,华夏民族的血泪史从此书之不尽

于李鸿章而言,丧权辱国的条约瞬时将他踢进了无底的深渊。“卖国贼”的辱骂之声让他的残躯颤抖不已。一个人可以忍受肉体上的疼痛,但往往禁受不住如潮水般的流言蜚语。李鸿章穷其一生都在为大清王朝的繁荣昌盛而孜孜奋斗,当灾难横亘之时,他也是逆流而上,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如今,政敌落井下石,民众群情汹汹,朝廷也适时将他引以为傲的双眼花翎拔去,褫夺一切职务。

▲翁同龢,李鸿章的政敌

万念俱灰的李鸿章黯然隐退,如果不是多年的政治沉浮所练就的强大心理素质,李鸿章的肉体在排山倒海的舆论打压下很可能为他的北洋舰队殉葬也未可知。

慈禧太后深知他老李只是为自己背了这顶令人窒息的黑锅,但政治从来都是只讲规则不谈人情,她也只能顺势将他老李踢开权利的中枢,承担战败的罪责。当李鸿章提出要到列国去走一走看一看的要求后,慈禧太后慨然应允,是该让他去避避风头。

作为一个和洋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外交家来说,西方世界的神秘也的确让他中堂大人心向往之,北洋水师瞬间覆灭的原因至今还萦绕在他的心头,和洋人的差距到底在哪?这也是促成李鸿章不顾年老体衰毅然前行的原因之一。

在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高规格接待让李鸿章眩晕。在德国,他与崇拜已久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促膝长谈,将自己在大清朝的心酸无奈与处处掣肘一泻千里。在法国,那处处写满浪漫的街景让他流连忘返。在英国,李鸿章目光所及,那被现代化科技已经武装到牙齿的日不落帝国让他惊诧、艳羡、又有一丝落寞的感觉。在美国,万人空巷,李鸿章感觉好似又一次站在了云端,在那里,他站在老朋友已故美国总统格兰特的墓碑前长时驻足,“别了,我的兄弟”

▲俾斯麦

井底的青蛙坐井观天,他的世界也永远只有井口那么大,一辈子身处大清帝国这个古老而又封闭的国度李鸿章曾经自负异常,那张他亲手绘制的宏伟蓝图虽一朝化为泡影,但他从没怀疑过自己的认知与能力,只是觉得处处受满族亲贵及顽固派的掣肘而已。

当他徘徊在英国的议院,感受着诸议员议事的唇枪舌战,当他漫步在美国的西点军校和国家图书馆,他的大脑被一轮又一轮的震撼冲刷着,原来自己所引以为傲的洋务运动在西方世界中只能算点皮毛而已。

▲维多利亚女王

总以为造出了坚船利炮,修筑了铁路,接通了电话,大清帝国就完全可以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免受列国的欺凌。可是甲午战争的一声炮响,东瀛小国后来居上的日本一朝将他的大梦碾的稀碎。如今看来清王朝的问题根本不是造些枪炮,搞出点电灯电话就能解决的。

/

别离开,下期更精彩......

关注我:

往期精彩: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19)

子玉老弟公号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东南互保意味着大清已对地方督抚失去控制了吗?为何慈禧不追究?

    很多人觉得东南互保一出,基本上就意味着清朝对东南汉族督抚失去控制了,但我个人倒觉得不是这样. 至少在慈禧死之前不是这样. 说白了,东南互保就是在局势不明的时刻,暂时把东南富庶之地圈起来,不受战火绵延, ...

  • 《世界宗教源流史》伊斯兰教之二十三:挑战逼近伊斯兰世界2

    伊斯兰教之二十三:挑战逼近伊斯兰世界2 19世纪对土耳其帝国也不是好兆头.如果说18世纪土耳其的失败大多是表现在缩小领土版图,那么,19世纪它简直就成了砧板上的一块肉,任欧洲列强宰割了,问题只是在什么 ...

  • 当年列强无不欺辱大清,现在列强无不怀念大清,这种反差来自何方

    文史学家金老师有一个观点就是说:如果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地球村.全世界冷战之后的政治格局现状就是我们成为了副村长.而村长开始有计划的针对我们.我们国家正处于某个国家的霸权黄昏时刻,但也是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 ...

  • 清帝国“裱糊匠”—李鸿章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汉臣,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是历史上充满争议,众说纷纭的一个人物.      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很多,有人说他是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11—20期精彩集锦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李鸿章绝对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说他守旧,他的眼界.认知.作为将同时代的有识之士远远的甩在身后.说他开明,他一生都将自己局限在做满清王朝的忠臣孝子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1)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当病榻上的李鸿章已经油尽灯枯大限将至时,他心里最放心不下的不是围在床前一脸悲容的李家子嗣,而是那已经被列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2)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十年寒窗苦读,李鸿章将全部的身心倾注到了无尽的书海之中.昔日的弱冠少年业已成年,李鸿章踌躇满志的蹉跎着岁月."学而优则仕",如果不将自己的平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3)

    一个人初出茅庐总不免心高气傲,那布满全身的荆棘还没有经过社会的丝毫打磨.尤其像李鸿章这种心比天高急欲建功的愣头青更容易扎伤别人,所以朝廷让他回家丁忧为父守丧就一点也不奇怪. ▲李鸿章父亲回乡办团练,死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4)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曾国藩并没有马上对李鸿章委以重任,让他率大军攻城拔寨.而是先让他充当幕僚,做文案工作,然后慢慢对他性格及自身所存在的一些缺陷耐心打磨. ▲湘军 李鸿章爱睡懒觉,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5)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李鸿章此举完全是冲动下的非理智行为,以当时的情境来看,他李鸿章想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事业,也只有在曾国藩这艘大船上才有可能劈波斩浪. 论学问,曾国藩修养之深厚自不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6)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此时的上海陷于太平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长江下游的战事吃紧,形势愈发紧张.朝廷的圣旨一道接一道,曾国藩的眉头越锁越紧.自己自打统兵以来,也只是在长江上游与太平军激战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7)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要论述李鸿章在平定太平军的显山露水大放异彩,那么他的对手自然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李秀成,太平天国后期最优秀的将领,英勇.善谋.爱护士兵,他虽是败军之将,但个 ...

  • 近代争议第一人:李鸿章列传(8)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其实"常胜军"的战斗力绝对是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的,他们不仅武器装备先进,各项制度更是优于清军.在李鸿章来上海之前,正是这支队伍死扛着太平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