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一场决战遍地英雄
2020年9月24日,阿洛春梅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建设工地操作塔吊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摆脱贫困、追求幸福的路上,每一个人都要用双手创造崭新生活。
若精神缺钙,怎么拉拽,都会失败。
“穷日子只能一天天苦熬,吃饱了糊糊圪蹴在墙根唠。”这段山西临县罗家山的伞头秧歌曾经唱出了部分农村贫困户的精神之贫、志气之困。
这个深度贫困的山村,位于吕梁山深处,村内山峁相连,沟壑交错,地少且瘦。与罗家山一样,与贫困作战,需要一把向上的“梯子”。
“梯子”不是没有。多地扶贫干部说:“贫困群众想发展产业、就医治病、危房改造、易地搬迁……都有帮扶措施。”
搭好“梯子”,就要贫困群众往上攀。
有的不愿攀——“当贫困户,干部给送钱。自己瞎折腾,越折腾越穷!”
有的不敢攀——“钱不少花、工不少费,本来就没啥家底,种出来的东西又卖不上价,谁敢冒那险?”
有的不会“攀”——“脱贫致富得懂文化、有技术,俺哪会?”
没人生来如此。当土地贫瘠、山岭闭塞超出个人努力的边界,就会遮蔽人们的目光,麻木人的内心。
普通人的内心动力是什么?
是刚出生时,父母的殷切期望;
是青春年少时,心里装着的灿烂梦想;
是中年有力时,得活出个样子的攒劲奋勉;
是年老回望时,拼过、努力过的不后悔。
扶贫,就是打开通道,降低阻碍,创造条件,展示希望,让人看到自己双手的努力,能改变命运。我们看到,很多被称为“懒汉”甚至“老憨”的人,从指望天指望地,到指望自己,长足了志气,褪下了“穷气”,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向贫困宣战,向自己挑战,那些村里曾经的“穷光蛋”,积极取经找准了致富产业,走顺了人生之路,改变了家乡面貌,变身为村里的能人和“明星”。
向贫困宣战,向自己挑战,那些远离家乡,到城市逐梦的人,从月收入仅千元到安家落户、娶妻生子,成为“新市民”,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也找到了梦想投射的方向。
向贫困宣战,向自己挑战,部分身体有缺陷的人,没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凭自己的双手翻身逆袭,实现了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在这场与贫困的较量中,生长出遍地英雄。
“硝烟”过后,地还是那片地,长出了能致富、生活好的大产业。
山还是那座山,变成点石成金的多宝山。
人还是那些人,鼓起了精气神,成为自信自立自强的一颗颗星。
这些星光聚集,一束光点亮另一束光,一双手牵起另一双手,一颗心唤起另一颗心,亮起一片璀璨的星空。
一个人的力量再微小,聚合起来,就能改变家园;每一个人的悲欢离合、起伏跌宕,书写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每一个人的历史,浅吟低唱,化为传诵后世的史诗。
“嘴不张唱不出歌,天上不会落馍馍。想不愁吃不愁穿,有力气就不能闲着。”罗家山村现在流行这段伞头秧歌。
一群人,两种调,唱出不同的精气神。与绝对贫困告别,奔向美好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双手改变命运!□(文 |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