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控股上市后首份年报:收入高度依赖放贷,P2P转型进入后期
作者:顾盼
出品:资管科技
2月3日,陆金所控股(NYSE:LU)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交出上市之后的第一份全年成绩单,财报发布当天,股价上涨6.62%。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陆金所控股总收入为520.46亿元,同比增长8.8%;调整后净利润为136.0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32.86亿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为28.47亿元,同比增长17.4%。
陆金所控股的营业收入顺利实现3连增,净利润在2019年微降之后又实现同比增长。2017年-2019年,陆金所控股营收分别为278亿元、405亿元、4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0亿元、136亿元、133亿元。
陆金所控股也迎来上市后第一次的公司架构调整,董事长李仁杰退休,原联席董事长冀光恒出任陆控董事长,赵容奭和计葵生担任陆金所控股联席CEO,分别负责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板块。
上半年超九成收入依赖放贷
2020年10月30日,陆金所控股在纽交所上市,主要业务分为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其分别脱胎于“平安普惠”和“陆金所”,2020年这两大业务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零售信贷业务贷款余额为5451亿元,同比增长17.9%;财富管理业务客户总资产增至人民币4266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3469亿元增长23%。
根据陆金所控股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零售贷款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3.1%,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7%,从2017年的6.8%降至2.7%,主要是因为存量业务的清退。
陆金所控股的零售贷款业务主要是通过线上APP面向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放贷,小微企业是主要客户。2020年第四季度,新增贷款1327亿元,同比增长3.2%,小微企业占比为74.4%,三季度这一比例为74.1%。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层对于网络贷款的监管从未停止,陆金所控股总是积极应对。
2017年开始,网络贷款监管趋严,陆金所控股不再提供B2C产品,并且逐渐转向助贷为主的轻资产模式;2019年8月不再提供P2P产品;2020年8月最高法调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至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15.4%),陆金所控股自2020年9月4日起,将贷款的APR(年度百分比利率)降至24%以下,零售贷款的费用率也进行下调,2020年四季度降至9.1%,2019年四季度为10.3%。
目前,陆金所控股零售贷款业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和信托,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促成的贷款中,有60.6%直接由49家银行出资,另外的资金则来自信托公司。而陆金所控股也在转变业务模式,2020年12月末,2020年新增贷款的自担风险比例增至13.6%,计葵生表示,2021年中期,计划新增风险承担比例将上调至20%。
财富管理业务,陆金所控股主要是通过代销各类理财产品获取手续费和服务费。财富管理业务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3%,其中历史遗留的P2P产品占客户资产的比例继续下降至4.5%,留存产品规模进一步萎缩。
现有产品(不含历史产品)的客户资产规模达人民币4072亿元,同比增长67.2%,活跃投资者人数从2019年同期的1250万人增至1490万人,同比增长19.2%。
千亿规模下降八成,P2P转型进入后期
陆金所控股的前身是平安集团为发展财富管理业务而成立的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陆金所),战略重组之后才变身陆金所控股,之后收购平安惠普,逐渐形成今天的商业模式。
P2P业务是陆金所控股的起家业务,彼时陆金所跟所有P2P平台一样,是一个线上撮合平台,有报道称,其投资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都在8.4%以上,线上签订合同之后,投资者持有项目满60日即可在二级市场交易。
陆金所的P2P业务的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平安集团旗下的担保公司-平安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对投融资进行全额担保。计葵生曾对此作出表态,如果没有担保,这个平台在短期可能会做得很大,但是也有可能在一两年之内累积太多风险而爆炸。
陆金所当时的平均坏账率在0.8%左右,远远低于一般的小额贷款公司的3%-5%。这也是陆金所能够成功跻身P2P行业大哥、位列全球前三甲的关键所在。
2019年7月18日,陆金所控股退出P2P业务,官方发布公告称,陆金所正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出借人人数下降、业务规模下降、借款人人数下降)要求。在2019年6月30日最后一次披露的P2P相关业务数据中,代偿的借款余额达984亿元,利息达91亿元,出借人65万,借款人数量147万。
2020年11月27日,官方宣布其P2P网贷平台清零。陆金所控股此次的年报,将P2P产品划归于历史产品,截至2020年12月31日,历史产品占比从三季度末的8.5%下降至4.5%,金额约190亿元,一年半的时间,P2P超规模从接近1000亿元的规模,降至190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陆金所控股的P2P转型已经进入后期。
实际上,陆金所控股的转型之路要开始得更早,早在2015年左右就开始了,不过还不是很明显。早期的陆金所主营P2P产品,如果仅仅只有这一种业务,是不能为公司带来可观盈利的,即使能够把坏账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是也需支付较高的管理费,而且单一的业务模式实际上也难以抵抗风险。
现在,陆金所控股已经逐渐撕掉P2P的标签,而是要做金融科技平台,在国内直接对标蚂蚁金服,但是一家体量巨大的公司想要彻底转型,还有很多挑战。
转型之路挑战不小
陆金所控股转型之路看似一帆风顺,但还有要应对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监管层的监管政策和行业内竞争。
首先P2P已成过去,金融科技后来居上。早在2018年,京东金融更名京东数科,随后小米支付更名小米数科,进入2020年,蚂蚁金服、360金融纷纷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360数科,另外小米数科升级为天星数科。
拿蚂蚁集团来跟陆金所控股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二者零售贷款业务在客户定位、产品类型、贷款金额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首先,蚂蚁集团的客户主要是普通个人,而陆金所控股主要客户是小微企业,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微企业,违约率有所上升,但是在2020年三季度已经有所改善。
其次,蚂蚁集团的贷款产品均为信用贷款,其产品主要是花呗和借呗;而陆金所控股的贷款产品分为无抵押(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
最后,在贷款金额方面,蚂蚁集团的贷款余额规模远大于陆金所控股。
蚂蚁集团的贷款平均规模为5000元,其技术背景对于小贷的信用风险管理有效,显然并不适用额度较高的贷款;而陆金所控股的普通无担保贷款平均规模为14.65万元,有担保贷款的平均规模为42.24万元。
众所周知,蚂蚁金服“A+H”上市计划推迟,同时,自2020年12月18日开始,支付宝、腾讯理财通、度小满金融、携程金融APP、京东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金融等8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接连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下架互联网产品的背后是监管升级。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存款产品,突破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从全国吸收存款,从负债业务看已成为全国性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此类金融业务,属“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
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监管,陆金所控股的业务模式逐渐转向零售助贷和财富管理,强调科技属性淡化金融属性。
从行业竞争角度来看,陆金所控股的优势明显,背靠平安集团,获客渠道可以说是拥有天然优势,长期来看,平安生态中约有2亿个人客户;同时还可以共享平安集团的科技成果,这一点使得陆金所控股的科研投入都要低于同业,2019年陆金所控股的研发投入为19.5亿元,占营收比例为4.1%,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的研发费用占比总收入8.8%、14.1%。
但是也有劣势,陆金所控股线上销售渠道远不及蚂蚁、微信,相较纯线上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陆金所控股没有流量优势,只能深耕线下渠道,其线下直销渠道达到5600人。
目前作为陆金所控股主要收入来源的助贷业务领域,蚂蚁、微信也有布局小微企业的融资业务,银行也在渗透这一市场,陆金所控股还能够站稳脚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