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377:别想那么多,你真的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重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

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论语·宪问》14.40

本章是子张问三年之丧。

高宗谅阴,三年不言。这句出自《尚书·无逸》。高宗,即殷高宗,即武丁,盘庚的弟弟小乙之子,为殷中兴之王。谅阴,《尚书大传》作“梁闇(ān)”,指服丧所居的房子。又称为凶庐。殷高宗住在凶庐,三年不讲话,是什么意思呢?《集注》引胡氏注言:

位有贵贱,而生于父母无以异者,故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子张非疑此也,殆以为人君三年不言,则臣下无所禀令,祸乱或由以起也。

孔子的解释是,不仅殷高宗居丧期间不问政事,古时的人都如此。国君死了,新君继位守丧,百官听命于冢宰三年。薨(hōng),古时诸侯及大臣之死称为薨。三年是古代居丧的期限,清代犹有丁忧三年之说。《集注》言:

百官听于冢宰,故君得以三年不言也。

钱穆进一步解释说:

既三年常在哀思中,不可一日放手,则唯有将政权交与冢宰。后世视政权如私产,不可一日放手,此与儒家义大背。孔子谓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言外深慨近世之不然。

贪恋权力,施政无道,即使大权时刻不离手,又怎么阻止暴乱灭亡之祸。从为政的角度而言,三年正好是新旧交替的一个过渡,一切遵照旧例,使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得以延续。新君在了解适应之后,再调整改善,就会合理很多。

另一方面,社会整体就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沿一定的规律运行。个人因为恰逢其时而处在某一位置,很多时候不是人重要,而是位置重要,人只不过是起了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即使帝王将相,也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论语日课376:原则性的东西不能变

论语日课375: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论语日课374:避世不是无所事事,最终还是要有所为

论语日课373:孔子门徒中也有个犹大

论语日课372:反复学习正在做的事,把它做到极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