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免疫与癫痫的相关性自60年代便有渊源,二者的相关性正在被逐渐认识,医生在临床上判断二者关系仍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概念的澄清及更多维度进行思考。小界这次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洪桢教授,为我们讲授《“免疫与癫痫“概念的更新与进展》。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阐述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的溯源与发展,从而引申到对该病的临床治疗。
一、历史上与免疫性癫痫定义相关的大事件
1960年 人们发现某些类型癫痫有免疫炎性机制参与,例如儿童期常见的婴儿痉挛症、获得性癫痫性失语综合征。2002年 首次提出免疫性癫痫(Autoimmune epilepsy,AE)的概念。Nat Immunol指出这是癫痫病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历史事件。2005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Dalmau等报道4例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出现急性精神症状、癫痫发作、记忆力减退、低通气等症状。2007年 Dalmau首次命名了抗NMDAR抗体脑炎。2007年后 陆续发现其他抗细胞表面抗原的自身免疫性脑炎。随后“自身免疫性癫痫”的术语在近10年来临床实践及研究论文中得以广泛应用。2017年 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正式将“免疫性”列为癫痫的六大类病因之一。且将“免疫性癫痢”定义为:癫痫发生直接源于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脑部炎性改变,且痫性发作为其核心临床表现。但这样一个定义的提出也遭到了学界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点:
- “癫痫”和“痫性发作”时间概念上的重要区别,以及药物使用疗程的重要区别。
因此,2020年7月ILAE在Epilepsia杂志第617卷7期上发表专家共识的更新,题目为“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和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概念界定”,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定义的规范与更新。清晰的将相关概念划分为以下两个不同的层次:“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和 “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通俗来说,就是痫性发作和慢性癫痫。术语的鉴别有助于我们实现临床和实验室中的同质化。二、“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和 “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的区别
建议使用术语“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描述发生于免疫介导脑炎的活动期背景下的痫性发作。
建议使用术语“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描述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部疾病的慢性癫痫。
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可能源于持续存在的脑自身免疫和其相关大脑结构性异常。
区分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和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具有临床和治疗意义。
表: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与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的临床鉴别
总体来说区别如下:
术语“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 描述发生于免疫介导脑炎的活动期背景下的痫性发作。
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痫性发作发生率极高,FBDS高度提示抗LGI1脑炎,免疫治疗后预后好,单用AEDs效果差。
发生于自身免疫性脑炎急性期的痫性发作不应诊断为“癫痫”,过度地、长期使用AEDs是不必要的。
极少部分自身免疫性脑炎会转化为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尽早使用免疫治疗可能会降低其转化风险。
使用术语“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 描述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疾病的慢性癫痫。
继发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急性症状性痫性发作在一定情况下,有向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转化的风险。那么转化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 初期诊断延误、发病初期痫性发作频次较低、无认知障碍等其他临床症状、脑电图缺乏或较少有发作间期痫样放电。
三、关于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的治疗
那么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该如何治疗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两张图片。
Ma2/2:一位抗Ma2抗体相关性癫痫患者的中颞叶在第1周、6周时肿胀加强化;在第10个月时萎缩。GAD/3:一位抗GAD65抗体相关性癫痫患者的海马在第1月、8月时肿胀加高信号;在第9个月时萎缩加高信号。
一位抗GAD65抗体相关性癫痫患者海马神经元细胞丢失:轴突运输丧失。综上影像及临床随访的文献报道,由于并发脑结构损害,导致致痫灶的存在,免疫治疗对于上述抗胞内抗原相关的“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往往效果较差,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往往导致耐药性癫痫。那么这类耐药性的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能通过手术治疗吗?研究表明,手术的确是可以选择的措施。如果能精准找到致痫灶,手术治疗可能较好的控制癫痫发作,取得理想的预后。“免疫与癫痫”概念的更新避免了“痫性发作”的患者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及社会心理影响。但遗憾的是,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尚无诊断“金标准”,可能对临床医生的诊断造成困难。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学者们的研究引动了该病定义范围上的变化,也引动了治疗上的进一步区别。相信在未来,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转化性自身免疫相关性癫痫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扫描下方二维码,专家面对面,免费学习!
扫码下载医生站App
名医课堂任你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