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许成 | 宇宙万物的终极理论(五)2

2、现代科学的元素理论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科学理论总纲

——元素周期律是宇宙万事万物生命的周期律

凡是学过现代物理化学的人都知道,宇宙中的新元素,是由宇宙中原有的元素通过核反应产生的,不管是大宇宙,还是人体或细胞或微观的原子、分子等微宏观物体,它们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在宇宙中,因元素(宏观)原子(微观)有生命,宇宙万物才会有生命,因宇宙万物有生命,人体或其他生物才会有生命。这一科学结论,凡是学过物理化学的人都会完全认可。这样就决定了,是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变化决定了宇宙万物生命的结构、性质及微观宏观的变化,决定了宇宙万物生命的生成和终结,决定了元素周期律是宇宙万物生命的周期律,决定了元素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现象就是宇宙万物生命及人体表现出的所有现象,原子的结构就是宇宙万物生命体的基本结构。不过,就是这样看似一个谁都明白的顺理成章的创新突破,将会彻底揭开宇宙万物的真相,即以元素结构、规律、属性、变化为核心的“元素文化”,必将是人类苦苦寻找的能解释和认识宇宙万事万物的唯一终极理论。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元素是一个集合的宏观概念,只能论种,不能论个;原子是元素微观存在的基本个体,既可论种,又可论个。宏观元素的本体是组成万物的宏观本体,微观原子是构成宏观万物的基本微粒或基本量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微粒。这里,宏观元素为阳,微观原子为阴。

每一种元素原子都是由本体和属性所构成的生命体,其中,本体是元素的载体,为阴,属性是元素变化的动力,为阳。在元素中存在本体、属性、宏观、微观、距离、变化、运动、色彩、代谢、寿命、吸引、排斥、变化现象、周期变化、世代更替、生命的持续性等十六维的基本生命活动。其中,元素的本体和属性变化是生命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注:元素表宏观,原子表微观,太极既表宏观由表微观。

元素原子的基本本体有两种,即宏观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与微观的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

元素原子的基本属性有两种,即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为失去电子的能力(为阳性),非金属性为得到电子的能力(为阴性);但是在每一种元素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即在每一个原子中同时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在不同元素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主导地位是变化的、是转化的,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不仅随着元素种类的变化而实现跳跃式的宏观变化,是元素种类的变化决定了宇宙宏观变化,而且同种元素同位素的原子还随着核内中子数的增加来发生微观变化,是元素同位素的变化决定了原子种类的微观变化。元素本体和属性是元素原子个体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他们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本体和属性。

在元素原子中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大体有四种情况:

当原子中的金属性大于非金属性时,元素原子就表现为金属性或金属。

当原子中的非金属性大金属性时,元素原子就表现为非金属性或非金属。

当原子中的金属性略大于非金属性时,元素原子就表现为偏于金属性的两性原子或两性金属。

当原子中的非金属性略大于金属性时,元素原子就表现为偏于非金属性的两性原子或两性非金属。

在此基础上,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即以8种元素为元素变化的基本周期。

现代科学中,已经有科学家发现了第8周期的元素,如果元素周期表是8个周期的8种元素周期变化,元素周期表必然会有64种基本元素。副族元素只是每个周期中主族元素的过渡元素,也叫做变价元素。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将元素的基本变化流程,总结表示如下(也叫现代的科学宇宙生成观):

宇宙核反应(00)—→元素原子(20)—→金属性非金属性(21)—→金属性(两性金属)(两性非金属)非金属性(22)—→8元素周期(23)—→以64种元素为主的基本元素周期(86)—→由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万物(2)。(注:在金属中非金属性主生发,在非金属中金属性主生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