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辈封侯,马上封侯,蟠桃祝寿,这些都离不开机灵活泼的小猴子
猴子为灵长目动物,通身透着机灵活泼,滑稽有趣。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猴子像龙、虎一样,备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和尊崇。早在3000多年以前,古人就已经把猴录进了象形字。古代典籍《《抱朴子》中则称其为“猿”。
自古以来,猴子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动物。“猴文化”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描述孙悟空从奇石中逆裂而出,带领群猴进入花果山水帘洞,被群猴奉为“美猴王”。后来,他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法号“悟空”。
孙悟空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偷吃太上老君的万年金丹,大败十万天兵天将,自封“齐天大圣”。后来,他又不自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如来佛祖收服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后,孙悟空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可以变化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还能腾云驾雾。他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看穿妖魔鬼怪的伎俩。他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他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是从东海龙宫抢来的,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猴”与“侯”同音,“侯”为我国古代的爵位之一。《礼记》中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自此以后,五爵虽有变化,但历代都有侯爵。人们希望加官封侯,于是便赋予猴子一种吉祥、富贵的象征。
因此,当猴子的形象出现在民间艺术作品当中的时候,便拥有了一种更加深层的内涵。比如,一只猴子骑在飞驰的骏马上,称为“马上封侯”;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上,因为“背”与“辈”谐音,则寓意“辈辈封侯”;猴子手捧蟠桃,则表示“富贵长寿”。
猴子神通广大,还有“祈雨”“求子”等多种功能。总之,在人们的生活中,不论是炕头、墙头、码头、槽头,乃至寺庙的雕像和居民的建筑上面,都可以见到猴子活泼可爱的身影。猴子,已经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中一个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个猴子戏桃的剪纸方法,因为猴子不具有对称性,所以,就需要按部就班的一步步的剪起来。
猴子戏桃的剪纸方法:猴子最喜欢吃的美食就是桃子,在剪纸中,桃子代表着长寿,猴子吃桃,也有祝福长寿之意。
1、取一张正方形彩纸,在纸的背面画上猴子的图案,如下图。猴子的头部主要由大小不等的月牙纹来装饰,身子则是经典的锯齿纹样,锯齿纹样经常用来表示身体的毛发等。桃子的装饰则相对简单一些。
2、沿着画好的纹样剪下来,剪好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猴子和桃的形象就生动的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