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实践:滋养生命成长的源泉

蒋玉琴

“人怎样生活就会变成怎样的人” (叶澜)。日常的活动天天进行,正如“滴水穿石”一般,能产生真正的因不间断而带来的积累效应。日常实践的变革若达到观念、思维方式、内在需求和活动模式变革的程度,而不是外表行为的简单模仿,它就在改变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同时,在实质上形成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日常教育工作变革之所以能对教师转型,产生生命成长感的实践性依据。     ----作者手记

一、新的课程改革呼唤着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个体出现。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出自于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呼唤与需要。谁不希望发展 ?谁不希望多些变化?谁不希望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成长?为了探讨和把握日常教学实践对教师成长的真正要义,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教师对于教学实践的观念的存在状态;并通过现场听课的方法,来深入了解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更新程度。试图读懂实践这本大书,透析问题的“根”和“本”。以下是对某实验小学65位教师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作了统计。

1.除上课时间外,您的主要活动是()。

A.备课

B.批改作业

C.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研究活动

D.翻阅报纸、杂志

(51.2%的人选B)

2.最近一周的五个工作日中,课余您平均每天花()从事与教学相关的活动。

A.1小时左右

B.2-3小时

C.3--4小时

D.5小时以上

(76.5%的人选B)

3.您在最近这个周未(周六或周日)从事与教学研究有关的活动,共花费了()。

A.1小时左右

B.2--3小时

C.3--4小时

D.几乎是0

(85.8%的人选C)

4.您所在的教研组活动通常采取的形式是()。

A.轮流开公开课,听课

B.互相听随堂课,大家一起评论课的优缺点

C.一个阶段活动有一个确定的探讨主题,大家一起交流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D.集体备课

(61.1%的人选A)

5.您对自己参加教学研究的看法是()。

A.没什么看法,领导安排,作为一项工作任务

B.工作已经够杂、够累,人也定型了,不参加的好

C.自己觉得有研究的必要,但有点力不从心

D.研究要讲究实效

(81.7%的人选C)

让我们感到吃惊的是,在 65位教师的答卷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他们疲倦而又无奈的背影。他们的教学实践观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1.教师的专业生活是被动的。教师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是外在于“我”的活动,很累,累得很被动。教师的专业活动,只需要知识、技能,而没有自己的生命体验。

2.教师的发展需要是外在的。教师更多的是把教育当作一门职业,看不到他们对专业活动的情感投入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们感到当前教学实践的现状不容乐观,也使我们意识到不冲出传统教学观念的樊笼,不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就不足以使教学实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为此,我们首先需要从“根”的层面对教学的一些前提性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二、在我们看来,生命的成长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人的发展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一)超越经验的研究性变革实践

教师发展的问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实践”之中,而局部的、表面的、形式的教育改革实践又无法促使生命的真实成长。只有当日常实践成为我们有意识的自觉追求的变革实践,人的真实成长才能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尝试开展研究性的变革实践,来实现教师自身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发展,进而促进教师转型,促进师生生命成长。

1.研究专题化

我们通过超越经验的专题化教学研究,进行研究性的学校变革实践。如以数学教学为例,我们尝试根据教学内容开展了如“计算教学”、“概念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等专题研究;根据数学课的课型开展了“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不同教法的专题研究,这些内容涉及到每个年级和教师,纵横交错,多层互动。当专题性的科研工作进入到更深入的层面,就对教师提出“日常化”和“深入化”的要求,期望教师不仅做好专题性的科研工作,还要在每一天的工作中,自觉研究学生,研究学科教育价值,研究教学设计。

以我们研究“平面图形面积计算”专题为例,首先数学组的老师在一起,看教材,选择合适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合适的研究年级,最后确定了在三、四、五、六年级进行研究。三年级的内容有: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四年级的内容有: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梯形面积的计算、土地面积的计算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五年级的内容有: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六年级的内容主要有:圆的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这些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分别安排在一二个月内完成。接下来就是同年级的老师集体备课,确立目标,同年段的老师互相说课,数学组的老师集体参与试上、评课、修改。

2.研究长程化

所谓研究长程化,包括研究内容的长程化和研究过程的长程化。研究内容的长程化,是指把书本知识按其内在的结构和教学的认知主线组成结构链,在教学中打破“匀速运动”式的按章、按节的分配方案,按“长程两段”设计的要求,将每一结构单元的学习分为教学“结构”阶段和运用“结构”阶段。结构的重组为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丰富、生动和个性化的主动发展的可能空间与舞台。同时每一个结构知识,都确立总目标和递进子目标。以“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专题研究为例,我们根据总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了“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各教学内容阶段性目标,便于我们在各教学阶段递进式地加以落实。

研究过程的长程化,还要让每一位教师在参与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时,先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从而产生改变头脑中的观念与行为的需求、愿望与行动,使自己成为自觉的、有理念指导的、自主的变革实践者。其次强调教师反思日常教学,要求把研究渗透于实践之中,实践后的反思及重建的设想与再实践,是研究性变革实践促成教师在实践中最终达成新的理念与行为统一,新的实践能力,素养和习惯养成的重要一环。再次通过即时性的反思与重建,使教学产生创造的火花,形成新的经验和体悟,促进教师实现转型的内在力量。

(二)创生性的研究性变革实践

教学的设计、实施、反思以及再实践,是研究性变革实践促成教师在实践中最终达成新的观念与行为统一,新的实践能力、素养和习惯全面养成的重要一环。我们试着对“听 --说--评课”这项传统研究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造,把“听--说--评课”作为“研究性变革实践”核心阵地。

1.研讨课中真实展现实践状态。“听--说--评课”活动中的“研讨课”是教师日常专业活动链中的一环,它比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研究性实践在第一阶段达到的状态。研讨课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展现实践状态,而不是向听课的人展示某种“成就”。正因为如此,“听--说--评课”活动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就找到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和出发点,这种专业发展活动的针对性也就相应提高;也正因为直接脱胎于日常实践,并在实践的情境下进行,“听--说--评课”活动的收效也更有可能被教师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去。

例如,某校汪老师在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研讨课中,没有用多媒体 (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示意图,达到了多媒体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没有过多的客套话,体现了朴实、真实、扎实和丰实的研讨课目标追求。

……请多名学生用三种不同的三角形拼图。 (学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

师:刚才有一些同学把他们的转化方法呈现在黑板上了,请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但是大家都认为第 1个与众不同,它是用两个三角形拼的。你看得懂吗?

生 1:它是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师:为什么要除以 2?

生 1:因为它是用两个三角形拼出来的,除以2就是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了。

生 2:应该是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因为如果两个三角形不一样,就拼不出平行四边形来了。

生 3:我还要补充,应该是两条相等的边合在一起。

师:是不是其他类型的三角形也可以这样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

教师放手让学生再拼拼看,学生发现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两个钝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生 (合):只要是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就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师:两个三角形拼的我们都理解了。那再来看看后3种呢?谁拼的请谁说说看。

生 1:我是把三角形沿着高剪下来,再拼过去就变成一个正方形了。

生齐:不一定,也可能是长方形。

生 2:我认为这种方法有局限性,这个三角形正好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是一个钝角三角形的话,一边多一边少,就不能拼成长方形了。所以我认为这种办法有局限性。

生 3:其实它的局限性在于必须是等腰三角形才能拼成。

2.说课中展示对实践的理解和变革努力。上课教师在研讨课后,要阐述自己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和有意识作出的变革努力,还包括提出“重建”的设想。

汪老师在说课中提到:“……在学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不断追问:必须沿着高剪吗 ?只有这一条高吗?不沿着高也能转化成功吗?”帮助学生从偶然的转化成功中理解转化背后的道理。学生因为有了上节课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铺垫,就放手让学生先自己来类比着创造;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自己利用图形的剪拼甚至是上节课老师用的转化过程的绘画这些方式来寻找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整体的思考;每个人都有了动手、动脑的过程,有了研究的基础,在下面的小组交流中,他们才会有发现、有疑问,才有对话的参与意识,才能使学生在沟通中提升。……这节课需要重建的是,可以不提供给学生这种特殊三角形的话,这样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更加发散,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障碍:“现在呢,我有这样的一个三角形,我也根据你们刚才转化的方法转化成功了,那你们觉得我现在得到的这个公式行不行?”课堂中,当学生的思维很畅通的时候,我们启发他们进行逆向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当中来寻求他们对原有认识的进一步辨析。

3.评课中寻找实践的新的生长点。我们的评课既看重从目前的实践状态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又着重于针对目前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帮助教师追寻这些问题背后的“为什么”,从而提升教师对自身实践的认识层次。以下是教师的评课纪要:

孙老师:……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有很多期待的东西出现,比如说,孩子意识到“等腰三角形移过去、移多补少的过程中”的局限性。这种生成你可以看到孩子思维的严密性。这正是我们数学课追求的……

潘老师:第二个精彩的地方就是学生的“亮”很让人兴奋。“两个中点之间的长是多少 ?”一个孩子就讲:“那就量一量呗!”多好!马上就有孩子说:“不一定要量,我就可以知道它是多少。”他通过折叠知道就是这个底的一半,多好!真的是很自然状态下的一种生成。

马老师:……这节课的生成让我反过来读懂了这堂课的设计,这些生成决不是意外。我想怎么处理好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是今后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我们把教师对自己实践的反思,听取他人对自己实践的评析,观察他人的教育实践和参与评点,在交流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听取他人的意见,都看作促进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一条新的路径就这样逐步走出,它提升了实践的价值取向,练就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促使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实现了多方面的发展,我们也期望教师逐步由“操作型”向“智慧型”转变。

研究性变革实践,是针对传统教育中有关教育价值和教师生存方式的集中和深度挑战。它是一股促进教师转型的内在力量,成为一种富有人性魅力的实践。这种具有新质的学校日常实践,正取代传统的重复性的实践,成为教师新的职业生存方式。

研究性的变革实践,追求着学生的生命成长,一个个新生的、充满绿意的生命,在这过程中获得成长;研究性的变革实践,关注着教师的生命成长,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尊严、享受创造的欢乐。这些“关注”,不是靠标新立异来造成“轰动”效应,而是如“滴水穿石”一般,形成了“转化”效应。“滴水”,有一种力量,它使人正视现实,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发展,在真实的改变中实现自我的新生。“滴水”,是一种唤醒,它唤醒的是人的生命意识,它使人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未来、相信实践。“滴水”,是一种心灵的守望,它充满着期待。这种力量,这种唤醒,这种守望,使得“穿石”成为了一种必然。【2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