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肩”是练太极拳放松的法宝
我教太极拳时,发现有的学员身体不能放松,有耸肩、夹肩现象。越是认真练拳的,越是想练好的,越是抬肘耸肩,不能把上肢放松。而随意练拳的,却能放松身体,没有抬肘耸肩问题。这是因为,越是认真的,越紧张,而随意的,却心态坦然。我教拳时常对徒弟们讲:"太极拳就是赖拳。”而一个"赖”字,就体现了太极拳的"松”。人们常说练太极拳要松开肩关节,这是对的,但"松"还有程度问题,要由身松、松开关节,达到"松沉”、"松掉”、"松空",而肩的松空,就叫"空肩”。一个明理的拳师教拳,对待学拳出问题的人,要能指出问题所处,并能有办法调整好。这就如医生医治患者药到病除一样。我针对有的人练拳出现的不能放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通过让其"空肩",立竿见影,身体立刻放松。看来,"空肩"是放松的好办法,是放松的法宝。
既然"空肩"这么关键,那么就要明确什么叫"空肩"?"空肩"是什么感觉?怎样做到"空肩"。"空肩”就是肩的放松并且运行或发劲不用肩的力量,这是一种运用内功练太极拳的方法,感觉没有肩,不用肩,肩不存在,便是空。不用肩,而用腰,练拳以腰带臂,也叫"脊柱行拳"如小孩玩拨楞鼓。"空肩”发劲没有肩的扯掣,劲道顺畅,若甩掌手臂如鞭抽,若发拳似不要手臂的通透。而很多练太极拳的人发的是肩背劲,这就是练法的不同。我是"空肩"、不用肩,而是腰带而肩被动的练法,我也要求我的徒弟这样练。两种练法没有对错,只是对武学认知不同而已,当然效果也不同,谁好谁赖,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拳谚有:“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之说;也有"其根在脚,主宰于腰"之说。我热衷后者。
多年练拳、传拳、悟拳的认知让我明白:"空肩”是练好太极拳的不传之秘。练太极拳要放松,而放松没有方法而言,只是理念问题,只要练的时间足够,只须"空肩"。也就是说,放松顺其自然,只要练多了,身体自然就放松,就如开飞机架机时间长技术自然就娴熟一样。而"空肩"是"真太极拳”练法的体现。
对于怎样做到"空肩",除练太极拳要附和拳理、规则外,还要体现:手臂的动作都要体现“其根在脚”与“主宰于腰”。说到附合拳理,无非就是立身要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垂肘等,这些做了,行拳就能防止耸肩抬肘,而气沉丹田、开胯圆裆,心态就坦然,拳架就端正,有利于做到行拳附和拳理、规则。"空肩”不用肩,也就没有了"肩催肘”之说,这就要体现:其根在脚,劲从脚起,蓄气劲于丹田,主宰于腰,通过丹田内气腾然,气劲发于丹田,由腰的转动带动手臂。没有肩,就象手臂延长到腰脊,内劲直接从腰际发于末梢。这才是真太极拳的发劲,肩自然是空的,没有肩的掣肘,气劲通畅。
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以腰为轴,以腰带臂,但做到位的人并不多,原因就是没有做到"空肩”、没有肩。转身自以为是以腰带,其实肩膀在带动,肩膀带动,身体就妄动了,会使拳架不正,身体不稳,打拳不静。如白鹤亮翅动作最为典型,摆臂应该是腰带手臂随,而多数人做成了肩膀带身,易使身体扭曲,不利于内气的下沉。
与人搭手试功夫也是如此,如果肩不松空,肩肘就会有僵劲,用拙力就会顶牛,反而各自拨自己的根基。而"空肩”易使气劲下沉脚下,借到地力,气聚丹田,发劲不用肩劲,而用丹田内气爆炸的胀涨劲,波击末稍。而化劲则让对方感到其劲作用到我身如按水面上漂着的葫芦一样随按起伏,摸不到劲的大小和方向。这样,"空肩"便有利于我引其落空而发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