伉俪情深 | 赵孟頫与管道升:一曲佳话,“管赵风流”
中国有个成语叫“管赵风流”,用来比喻从事书画丹青工作的夫妻。这个词来源于宋末元初的赵孟頫、管道升夫妇,二人皆为当时的大画家,他们不仅相扶相携,琴瑟和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中国书画领域作出的贡献光照千秋。“管赵风流”一词就是从那时流传开来,附会之风,由古至今。
赵孟頫:为官颇有口碑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
赵孟頫是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他自幼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写字运笔如风。14岁因其家世代为官入补官爵,并通过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调任真州司户参军。南宋灭亡后,赵孟頫居家读书,致力于学问。
赵孟頫与管道升雕塑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隐居于江南的宋代遗臣,将赵孟頫引见给元世祖。赵孟頫的显赫仕途,由此开始。
世祖一见赵孟頫,才气豪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大喜,让他坐在右丞叶李之上。当时元朝廷方设立尚书省,命赵孟頫起草诏书,颁布天下。世祖看了诏书后,称赞道:“说出了朕心中所要说的话。”
朝廷曾召集百官于刑部,商讨制定刑法。大家认为凡贪赃满至元宝钞二百贯者,论死罪。赵孟頫则认为太重,因为钞法创立后的几十年内,已大幅度贬值,以贬值之钞来决定人之生死,不足采取。有人见他年少,又是来自南方,不了解元朝国情,指责他反对以至元宝钞来定罪,是想阻碍至元宝钞的流行。赵孟頫理直气壮地反驳:“刑法关系到人命的生死,必须分别轻重。孟頫奉诏参与商议,不敢不言。你不讲道理,企图以势压人,这是不行的!”这人哑口无言。世祖打算重用赵孟頫,但遭到一些人的阻止。
当时有个叫王虎臣的官员,揭发了平江路总管赵全的违法事实,朝廷命虎臣去查处。右丞叶李坚持奏请不可派虎臣,世祖不听。赵孟頫进言说:“赵全违法固当问罪,但虎臣以前在平江也常常强买民田,纵令下属臣僚奸诈营利。赵全曾多次与他争斗,虎臣怀恨在心。今派虎臣去,必然陷害赵全;纵然查出赵全不法事实,人们也不能不有所怀疑。”世祖这才明白过来,改派别人去处理。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赵孟頫升为集贤直学士。同年,发生地震,北京尤其剧烈,死伤数十万人,世祖为之忧心如焚。世祖驻于龙虎台,派阿剌浑撒里回京,召集贤、翰林两院官会议问政。但官员们害怕丞相桑哥,不敢说实话。在此以前,桑哥遣忻都等人清理全国钱粮,大加搜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还有数千万,弄得民不聊生,逃入山林者,官府发兵追捕,无人敢来劝阻。赵孟頫与阿剌浑撒里非常友好,劝他去奏请皇上大赦天下,免除赋税,这样就可能消弭天灾。阿剌浑撒里按照赵孟頫的意见向世祖奏禀,并得到世祖的允许。诏书已经草拟好了,桑哥大怒,说这不是世祖的旨意。赵孟頫挺身而出,对桑哥说:“百姓死亡已尽,那些未征上来的钱粮到哪里去征?若不及时免除,以后若有人将此未征之数千万钱粮作为损失而归咎于尚书省,这岂不深深连累了丞相?”桑哥终于明白其利害,同意全部免除,人民因而得救。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赵孟頫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元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实录》。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名满天下。
鉴于官场内部矛盾重重,尔虞我诈,恶斗不断,赵孟頫内心痛苦不堪。夫人管道升曾填《渔父词》四首,劝其归去,其中一词中写道:“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还有一词同样写道:“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闲去云水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这些都反映了他们向往闲逸、自由的清淡生活,淡漠凡俗尘世的功名利禄。
除去为官不慕名利之外,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他的夫人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一字瑶姬,浙江德清茅山(今干山镇茅山村)人,一说华亭(今上海青浦)人,元代著名女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幼习书画,笃信佛法。
管道升画像
管道升天生才资过人,聪明慧敏,性情开朗,仪雅多姿,“翰墨辞章,不学而能”,天赋极高,加上长期而全面的学习,在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培养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管道升至京,大约是年,与赵孟頫相识并成婚。不知是一见钟情,还是相互倾慕,两位旷世才人结成眷属,在之后的一生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同心同德、相敬如宾,既能各自独立、各有千秋,又能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婚后,她被封吴兴郡夫人。
赵孟頫与管道升确实是久经考验的夫妻。居家过日子,夫妻间难免唇齿相磨,但充满智慧的管道升,在与丈夫赵孟頫发生摩擦或出现隔膜的时刻,都能及时化解夫妻之间的危机,转危为安。
中年的管道升,已是“玉貌一衰难再好”。据说,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管道升看破了丈夫的心思,就写了一首著名的《我侬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我侬词》中写道:“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话虽然说得柔情万种,道白了,其实就是要与丈夫“生同床、死同棺”。
延禧四年(1317年),元仁宗册封赵孟頫为魏国公,册封管道升为魏国夫人,“管夫人”的世称,即源于此,并因为她的书法成就,与东晋的女书法家卫铄“卫夫人”,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尽管她身为命妇,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她同岳飞一样认为“三十功名尘与土”,十分向往“归去来兮”的田野生活。
赵孟頫与夫人管道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的弟子。赵孟頫晚年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贵倾朝野,但因以宋室后裔入元为官,依然受摆布而不得施展抱负,常因自惭而心情郁闷,故潜心于书画以自遣。
管道升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楷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她居家时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彦正名冠一时。“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其外孙,自小得到外婆的耳濡目染,得到了得天独厚的文化滋养。
管道升擅画墨竹梅兰,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其书牍行楷,风格与赵孟頫相似。曾手写《璇玑图诗》,五色相间,笔法工绝。手书《金刚经》等数十卷,遍赠名山名僧。其诗文不俗,曾作《观世音菩萨传略》。元仁宗尝命书《千字文》,将赵孟頫、管道升及子赵雍的三段书法合装一卷轴。曾在湖州瞻佛寺粉壁上绘竹石图,高约丈余,广一丈五六尺。
赢得身后万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