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6讲:第11-12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1--12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君子遵道而行及君子依乎中庸等观点;理解君子之道费而隐,中庸之道用途广博,体含精妙等道理;认识中庸之道开始于男女的基础人伦之间,却又精妙非凡。

教学重点:君子遵道而行,君子依乎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中庸之道用途广博,体含精妙。

原文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注释

素隐行怪:探求隐僻的道理,做诡异的事情。素,探寻,求索。据《汉书》的记载,这里的“素”应“索”。隐,隐僻。怪,怪异,怪诞。

②述:记述,称赞。

③弗:不。

④废:停止

⑤已:止,停止。

⑥遁世:退世隐居。见知:被人知晓。

⑦见知:被知。见,被。

译文

孔子说:“追求隐僻的道理,行为荒诞不经,后代对此会有所称述,但我不这样去做。有些君子依循中庸之道行事,但是半途而废,而我是不会停止的。君子依靠中庸之道行事,虽然在世上声迹少闻,不为人知,但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解读

本章引用了孔子关于人们对践行中庸之道的态度和情况的论述,孔子谈论了三种人:

第一种人,“素隐行怪”,不愿忍受“十年寒窗无人问”,追求“一朝成名天下知”。有意身居隐逸的地方,追求怪异行为,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甚至于为他立传。对这种人,孔子是持否定态度的。

第二种人,虽“遵道而行”,但“半途而废”。对这种人,孔子也是不赞成的。

这两种人中,第一种人“过”,第二种人“不及”,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第三种人,“依乎中庸”,虽然默默无闻但却不后悔。孔子认为这种人可以称得上是“圣者”。只有这第三种人坚守中庸,这才是孔子赞赏的。

孔子的人生观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一生虽然历经挫折,但是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是为自己的理想而生活,而不是为了名声而奋斗。孔子 在他所生活的时代,虽然大部分时间没有做官,但是他却是那个时代的名人,声名显赫,他的儿子出生时国君听说了都送来贺礼。可见他是很有名的。但是,他的人生追求是治国行仁政,他忧虑的是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中民众的疾苦。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素隐”在《汉书》中作为“索隐”,就是搜索那些隐癖的歪道理,“行怪”就是为了引人注目而做出一些荒诞的行为,就像有人说“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更有打着艺术之名,行荒诞之事,这些虽然能够广被人知,或者为后世所述,但是不符合“中庸之道”,所以孔子说“吾弗为之矣”。

在这里指出了中庸的道理和行中庸之道不是隐僻荒诞的事情,而是真正的君子才能做到的。行为荒诞、好出风头、好走极端、欺世盗名,哗众取宠、大胆妄为等行为是为真正的君子所不齿的。儒家思想不屑于为了一时的热闹而炒作。只有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苦行来传播天地的大道,只有实实在在的努力才可长久。

当今社会,有的人心灵浮躁,耐不得寂寞,向往虚浮的奢华;有的人不甘于做一个普通人,爱慕虚荣,一心想出名发财又没有实际的才能,就使用不道德的手段沽名钓誉,或者想出种种怪招来炒作自己。素隐行怪者很多,名躁一时,扬名立万,但都是只能蒙蔽一时,而不能长久。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经过特定的制作、策划和包装,在一番精心装扮之下,一夜之间麻雀变孔雀,糟粕成优秀,化腐朽为神奇。然而,在一阵的浮光热卖之后,泡沫破灭,只剩下一堆思想的灰烬。素隐行怪的人,就像盲人骑瞎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人仰马翻。所以,终究不是正道。只有注重人格修养,培养自己真正的才能和实力才是长远之计。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有的人想做一个谦谦君子,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孔子说“吾弗能已矣”——我不会跟他们一样停下来。

君子遵道而行,不半途而废,这句话里边暗示了一种责任。行道难,是不言而喻的,有的人在困难面前很容易退缩,而意志坚定的人却会迎难而上,心中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心甘情愿地去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孔子在这里指出君子行中庸之道,在于锲而不舍。中庸的道理虽然本来是易懂易行的,但却要求我们有毅力,要以一以贯之的恒心来实行它。那些恒心不够、虎头蛇尾的人,是获得不了中庸之道的。有些人认识到中庸之道是重要的人生哲理,并且愿意遵循中庸之道为人处世,然而却半途而废,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

很多人做事情半途而废,最终一事无成,很大原因是在做事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生活变得毫无头绪,行动自然就缺乏效率。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变得迷茫,或者畏缩不前,甚至完全放弃。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全力以赴,圆满地履行职责。只有立场坚定,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整个身心才会具有巨大的生命活力。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真正的君子应该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孔子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和理想社会,是非常高远的目标,不但在他生活的时代难以实现,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也还没有完全得以施行。中庸之道的施行需要民主的基础。在封建强权社会,孔子到处周游,向列国的君王宣传“仁政”的作用,奔走呼号,却收效甚微。然而,孔子并没有因为挫折而气馁,“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行道。这种精神就是至诚之德。

我们做一件事情,都希望把这件事做成功,而成功不是总是有把握的。中庸之道是否能行,取决于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仅取决于行道者本人。那种遭到挫折就张皇失措,遇到困难就改弦易辙的所谓明智的做法,是不值得称道的,也是难以有所成就的。

儒家注重为政和行道,至于能否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们很达观,不计结果。儒家不是功利主义者,而是理想主义者。出仕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宝贵,而是为了明道行仁政,是为了承担一个君子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且认为中庸之道才是治疗社会痼疾的良药。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这句话表述只有圣人才能对中庸之道一以贯之,坚持到底。沿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坚持不懈地走到底,这种一往无前的无畏精神是令人钦佩的,也是为儒家圣人所赞赏的。不要左顾右盼,不要被别人的成就和所得而误导和迷失,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独立精神,还要有淡泊名利的牺牲精神。

原文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11。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12,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注释

①费而隐:用途广博,体含精妙。费,广大。隐,细微。

②夫妇:匹夫匹妇,即普通男女。

③与:参与。

④至:极致。

⑤不肖:指没有德行修养。

⑥憾:不满,遗憾。

⑦语:说。

⑧破:分开。

⑨鸢飞戾天:鹰飞向天空。鸢(yuān),俗称鹞鹰,一种猛禽。戾(lì):到达。

⑩鱼跃于渊:鱼跳出深渊。渊,深水。

11.察:明察,昭著。

12.造端:开始。

译文

君子所奉行的道既广大又精微。黎民百姓虽然愚昧但还是可以知道它的,但至于最高境界的道,即使圣人也有不知晓的地方。普通百姓虽然不贤明,但还是可以实行它,但至于最高境界的道,即使圣人也有不能做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仍有不满意的地方。因此,君子之道,要说它“大”,就大到整个天下都无法承载;要说它“小”,就小到什么东西都无法将其分开。《诗经.大雅.旱麓》上说:“鸢在天空上飞翔,鱼在深水处跳跃。”这是说君子的中庸之道在天地上下上下分明。君子所奉行的道,发端于普通百姓,从普通男女中开始孕育,在达到最高境界时便彰著于天地之间。

解读

从本章到第二十章共计九章,是中庸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论述的重点是“道不可离”。

本章的中心论点就是首句:君子之道,费而隐”。以下诸句都 是对这个命题的展开讨论。“费”、“隐”二字贯穿全篇,“费”主要指中庸之道用途之广。“隐”,主要指中庸之道细微精妙。因为道“不可须臾离也”,所以道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连普通的男女都可以学习,用于实践。

但是,可以实践并不等于精通,想要彻底了解,并进入高深的境界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道具有细微精妙的一面,供德行修养高深的人进行深造以及创造性地实践。道是普遍的,无法用大小衡量它,因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就是费。但道之理,则隐而无现。所以圣人也有所不知不能。所以道是从普遍男女间最基本人伦开始的,直到弥贯天地。

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庸之道既广大又精妙,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提高性的纵深体系。本章的最后以《诗经》为喻,再次强调了中庸之道用途广博,体含精妙,它开始于普通男女的基础人伦之间,并最终贯穿整个天地,无处不在,却又精妙非凡。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君子的道就是中庸之道,广大而又精微,大到无边的宇宙,小到无限的小的微粒,都是各有其道。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知其道;但要达到其最高深的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

子思在这里说“君子之道,费而隐”,费的本意是因为物价高而需要花费很多的钱,这里应该是指要修君子之道的难,隐是隐秘。这跟老子《道德经》中说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相近。

所以人们经常说“悟道”,“道”在于“悟”而不在于“学”,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谓“闻道之难”。中庸之道即是一种大道,又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体贴入微体现的是我们心灵中的人性;纤毫毕现,暗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细小之处不忽视,专注之处见精神。只有从细微之事做起,从最基本处入手,才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功。

君子之道有体用之说。好比大树,其体如树根深植于土壤之中,其微密细小非见闻所能企及,故谓之隐。其用如遒劲之躯干,参天之绿叶。使人置身树下,有遮天蔽日之感,故谓之费。这句是说受命于天,率性于人的君子之道其用广大而无穷,其体细微而难见。

“君子之道”又并非遥不可及,或者高不可攀,哪怕是普通的“夫妇”——就是平头老百姓,也“可以与之”、“可以能行”——能够懂得、践行,只是想要达到极致,这是圣人也难以做到的。所以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地之伟大,道德之深奥,从原子、微粒到星系、宇宙,又有谁能够知道其极致呢?

“君子之道费而隐”,其无所不在,就是你找不到,找到了当下就是道。那么,子思在这个地方特别注明,可见他是悟道了。道在哪里?“夫妇之愚”,男女之间,“可以与之焉”,任何男女之间的心理、行为,就是人与人之间它都是道。世界上有人,有人就有男人有女人,有男人女人就相爱,相爱并没有离开道。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所不能焉。”就是普通男女虽不贤明,但普通男女所作所为也是能各行其道,否则难以生活。但中庸之道最高深的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中庸之道既是最普通的又是最高深。

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通的可适应性,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知“道”的道理。一个是“知”,一个是“行”。也就是认识和实践,认识指导着实践,实践产生认识,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就是“知行合一”。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一般夫妇即便愚昧,也可以参与了解某一部分;但到了它的最高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一般夫妇即便不贤明,也可以践行某一部分,但到了它最高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天地如此的大,人们还感到有些遗憾。所以,君子说中庸“大”,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中庸“小”,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中庸由大到小无处不在。此段进一步的说明了:中庸之道是普遍的普通而又深奥的道理。普通到“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深奥到“虽圣人亦有所所不能焉。”普遍到“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天下莫能载焉”。

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谈到大的境界,天下没有可以承载它的;君子谈到小的境界,天下没有可以穿透它的。

这一章先提出道之广大和精微这一论点,接着在后面进行了论证,用“语大”论证了道的“用”之广,至大无外,广泛地没有边际;同样,用“语小”论证了道的“体”之微,至小无内。说明道无处不在,往大里讲,大到宇宙无边无际;往小里说,则小到微粒,细微精妙。孔子在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不可知不可见。“形而下者谓之器”。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可以说是在上下求索。君子的中庸之道,可以说是开始于普通夫妇家庭的日常生活,直至达到最高深的境界,其普遍性就像鸟与鱼一样,求索于整个天地之间。此段,充分的说明了,前面所说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适用于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中”就是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各自的本质、本性。

《诗经·大雅·旱麓》说:“鸢鸟飞到天空,鱼在水中腾跃。”这是说它显现于整个天地之间。君子的道,从一般夫妇开始,但到了它的最高境界,则显现于整个天地之间。这里引用《诗经》“鸢飞于天,鱼跃于渊”,子思所说的意思是君子能够从上到下,细致研究。子思这里有可能对应的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言其上下察也”,子思说道处处皆是,传道的“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他说中庸之道就在人生,男女夫妇之间,一夫一妇,一阴一阳,平常生活之间,就是极平常的生活。道是非常自在,非常广大,所谓“如坐春风中,”活泼,这是道的境界。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就是人生本位开始,由人生本位体悟了就够了,了解了自己也就是明心见性。“察乎天地”,最后通法界,整个了解天地自然规律和道理。比如在你自己心念之间先了解起,这就是道的境界。“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包含宇宙,那个胸襟就是宇宙,自己个人胸襟就是宇宙,气象万千。

人们常把“齐家治国平天下”合在一起说,就是把处理家庭关系看作为“平天下”的第一步,儒家强调国和家是一体的,要想治国首先要把家管好,自己的家庭成员都管理不好,要让这样的人治国是靠不住的。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思想和认识境界,认识到一定程度的道,这种对道的认识反过来会使我们在生活中逐渐变得智慧起来,对道的把握使我们更自信,使我们增加对生活的幸福感。谁能将细节做到完美,谁就拥有了成就人生的钥匙。

中庸这本书,是子思著作,引释、传述他祖父孔子的学问、道德、学术思想,建立一个中庸的名称。中庸是天下之大本,那么中庸的道理何在?我们已学十二章了,中庸的道理就是说明形而上的道体,与发挥人格的行为的真正的作用、道德的用,整个合起来叫中庸。

由于中庸之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中庸之道的存在,然后根据这种实践中得到的关于中庸的经验,虽然不一定可以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但这种经验实际上也已经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有智慧的君子,因为有自觉主动地探索中庸之道的精髓,并且在行动中体现中庸的智慧。

【学习札记】

心灵浮躁想登天,爱慕虚荣生邪念。

索隐行怪走极端,盲人瞎马临深渊。

鹰击长空鱼深潜,造端夫妇悟道浅。

日常平淡见智慧,知行合一显俊贤。

中庸研读第6讲学习总结

本讲研读了《中庸》第11、12章。第11章论述了君子遵道而行及君子依乎中庸等观点;第12章阐明君子之道费而隐,中庸之道用途广博,体含精妙等道理;论述了中庸之道开始于男女的基础人伦之间,却又精妙非凡。将细节做到完美,就拥有了成就人生的钥匙。

(0)

相关推荐

  • 《中庸》注释(十)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 孔子说:"只是隐遁和行为 ...

  • 《中庸》注释(十一)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 中庸研读第8讲:第15-17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5--17章解读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庸之道要从身边做起:祭祀活动及鬼神之道的细微精妙.了解舜帝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成为圣人,并最终获得了相应的地位.财富和寿命,理解& ...

  •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7讲:第13-14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3--14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道不远人,努力实践中庸之道.理解"素其位"的论述,从"素富贵. ...

  •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25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的功用,可以出神入化,"至诚之道"就是 ...

  •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4讲:第26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6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的功用和意义.至诚是万物天性的自然之成,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是自然演化的内在 ...

  •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5讲:第27-28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7--28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圣人之道"的内涵,懂得素位而行和明哲保身.深入体会"为下 ...

  • 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6讲:第2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议礼""制度""考文"是治理天下的三件大事 ...

  • 中庸研读第17讲:第30-31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7讲:第30-31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30-31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孔子的圣德及敦化作用.理解圣人的五种美德: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 ...

  • 中庸研读第18讲:第32-33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8讲:第32-33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32--33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拥有至诚之心的人能够掌握五伦的"大经",树立仁义礼智的&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