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决策系列工具5:我能够接受什么? ...
---《灰度决策》读书笔记4
作为一个管理者,处理灰度问题是常有的事,非黑即白的事情少之又少,基本不存在,如何处理呢?
今天把《灰度决策》的系列工具5——“我能接受什么?”与大家共同分享!
大家都知道,灰度问题的解决是没有双赢的选择,既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也评判灰度问题的“净”结果,以及问题的核心义务、单位乃至国家相关规则制度,甚至是管理者的担当等等,真可谓综合的综合;
作者在《灰度决策》一书中,给出的第5套工具是——我能接受什么?也就是我的基本底线在哪?我不得不接受甚至忍受或最低能接受的东西是什么?
在这一点上,要回答这个问题,通常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的——不管是对他人、对自己,都如此;
作为一个管理者,无论如何,你都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出并且是揭示出做决定的时候,我应该优先考虑的是什么事?因为你究竟关心什么——这些关心的信念,对你做的这个决定它就会意味着什么。所以你必须在特殊的情况下,对什么是最相关的规定或者原则做出一个判断——这个判断是个决定性的因素。
但是判断又反映了你的品格,所以解决问题应该是个中庸之道,可能也是最好的决定——勇气多了就鲁莽、过于谨慎就懦弱,正确的方法通常在中间的地带。
为什么说正确的方法往往在中间地带呢?一是灰度问题的特点、隐蔽性决定了问题的复杂性;二是依赖自我的判断可能带来的不客观性;人们在做判断的时候,依赖的是你的经验、你的分析、你的深思熟虑和直觉,而且容易将判断等同于事实,没有对“判断”与“事实”之间找到合理的分界线;
尼采说:“我们所有我们掌握的事实,都是我们自己对现实世界的阐释”。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我们主观意愿看到的,也就是我们的认知范围内看到的,它并不一定是客观的真实世界本身。因此,当你在做决策时,更多的使用你的直觉——这个直觉是你的经验、你的分析、你的长期积累的、深思熟虑锻造出来的直觉;再强调一遍:这个直觉是经过锻造的检验的直觉而不是瞬间的,这点很关键;
就算如此,你在做决策时,依然存在“两个自己”——一个“正在做决定的自己”,另一个是“要接受这个决定的自己”。大量的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我们并不擅长判断“未来的自己”会对“现在的自己”所做的决定做出怎样的反应。
我们怎么样才能自信地认识到:我们能够接受这么一个决定——作者给了一个妙招:时时刻刻在心中设想有一个无形的陪审团在对你进行讯问。
有一位很受尊重的高管分享他的经验:在做灰度决策时,关键时刻是思维和内心一半有意识、一半下意识地融合分析,就算大脑告诉我这件事是对的,我也要去找感觉,要是不这样做的话,我就必须让我的大脑跟内心保持和谐。
为何如此?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是很难真正认识自己的,尽管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很能认识自己,但是,他们很快也很容易背叛他们所谓真实的自己。有位哲人说:世上有三种食物非常坚硬——钢铁、钻石、可以认识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毕其一生追求“认识你自己”,却往往认知到的依然是皮毛——人性使然;
此时,不妨静下心来,把静心键按住暂停,从周边的事物里面抽出来,退一步来思考——好好想一想:哪个选择是最不会让我感到不舒服的?哪个选择是最不会让我后悔的?哪个选择目前是没有考虑到的,依然在盲区隐藏的?哪个选择......
综合的综合之后,中间地带呈现,客观世界更为客观,灰度问题的决策才做到就算不太满意也不会太后悔的心中有数。
2021年5月16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