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

能拿得起,却已经是放得下了。能放得下,却已经是拿得起了。拿起的是自在,却不因为自在而累赘。能放下的是累赘,却不因为自在而累赘。一个聪慧的人,是懂得放下的美丽,却更明白拿起的洒脱。世人总想索取,却不想舍弃。其实这种索取与舍弃,在一个修行人心目中,是没有什么值得推敲的。舍弃未必自在。索取,未必不自在。因此,自在并不在于什么舍弃或索取。以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舍弃与索取,舍弃与索取也显得平常。若长久执着在舍弃,却无形被舍弃所牵制。若长久执着索取,却又被索取所牵制。于是,世人总在舍弃与索取中来回穿梭。用平常心看待一切,一切也显得平常。而平常已经不再是平常了。

我们总想得到智慧,其实,我们已经在智慧中了。我们总想得到解脱,其实,我们已经在解脱中了。烦恼可怕吗?如果烦恼可怕。那么,你的身体投射的影子可怕吗?如果不可怕,难道烦恼就不是自在吗?世人总想寻觅快乐与幸福,而一个聪慧的人,却面带微笑去迎接烦恼。当风轻轻吹拂着凋零的落叶,落叶在摇动中,就已经告诉你什么是快乐。当屠夫宰杀牛羊时,牛羊就已经告诉你,什么是无常。当一个人因为失落而孤独时,孤独就已经告诉你,什么是暂时的缓和。世人用尽自己的头脑,去百思一切,而流水已经洒脱地滋润着万物。当人们相互无限地争斗与残杀,一颗嫩苗却已经绽露出洁净的身躯。我们总呐喊着人生的辛酸和无奈,总想逃离尘世的滋扰,而一个修行人,却微笑着,喝着萝卜与白菜熬制的菜汤。当一个人舞文弄墨地来展示自己心中所谓的灵感时。一个修行人,却在行乞的路途中,播种着智慧的种子。

世人吃饭,纵然米粒掉了,也丝毫不屑一顾。而一个修行人,会自然地弯下腰来,捡起米粒,轻轻地放在嘴里。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无形地给了吃饭人一个清醒而响亮的嘴巴,此时,我们又该如何去做?一粒米中,有千万如来慈智,我们又如何去明了?一个修行人,能够洞察万物而不滞一物,却又不会因为万物的无限生机,而始终浮现出“我”的洒脱。碗能吃空吗?这就是涅磐。快乐能当饭吃吗?这就是觉悟。一个漏水的石臼,能装满一湖水吗?这就是禅。一个碗,是无法装入一粒米的。这种佛法精妙的智慧,却不是从书本文字当中来的。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每一粒米当中,谁又曾看清楚浩瀚的海洋与无限的光明?有时候,一个极其渺小,近似无形的东西,却是主宰万物的主人。佛法在哪里?一个简单的文字,岂能言表“心”的实性?我们常谈烦恼,常说涅磐,常论真如般若菩提如来,可又有几个真真地“触摸”到?犹如用一条十米的竹竿去测量大海的深度,你的脚不知能站在哪里!

当你在餐桌前,大口大口吃着满桌子都是动物的尸体时,一个修行人,却满含眼泪地为一只受伤的小鸟治伤。慈悲与残忍,就是这样的巧合。哪里有残忍,哪里就有慈悲。我们不能否认残忍就一定是邪恶的,我们更不能肯定慈悲就一定是完美的。在这个尘世中,残忍与慈悲,都处在各自平衡的角度,其间,是用“心”来衡量的。若按照因果而言,动物的尸体为何会成为人类的美味?难道这些动物是它们自造的因果?如果按轮回而言,人类吃动物的尸体,难道是人类累劫的果报?动物是绝对不会自言的,人的嘴,也不会自说。犹如一个念佛的老太婆用鸡毛掸子时常给阿弥陀佛佛相清理灰尘,她总是微笑着并且快乐着。如果一个傻子般的学佛人突然告诉老太婆说:您用鸡毛掸子给佛相清理灰尘,是犯大罪的啊。因为鸡毛掸子是用公鸡的羽毛制成的啊。你是在用宰杀后的动物羽毛来给佛相清理灰尘,这可是大罪啊!那么,这个老太婆听后,是何等的反映?她还会继续快乐着并且微笑着吗?此时,她的虔诚心与恭敬心,又在哪里?而那个傻子般的学佛人,虔诚心与恭敬心,又在哪里?难道佛相会帮他们解答?

一切心造,难道是需要被动的,自我造作的,去显露吗?在一个修行人心目中,无心的人,始终是没有任何罪的,这种可能性,只有自己知道。恰恰能生起有心的人,却是罪孽最喜欢光临的地方。如果一个学佛人,不断给自己身背更多的枷锁,他还会快乐吗?还会自在吗?更何况给他人去分担自己原本就不知道的枷锁呢!

用一颗平常心去生活,去学佛,去认识世间,去感知内心,是何等的洒脱。想寻求解脱的人,却被解脱所牵。想寻求成佛的人,却被成佛所惑。想得到智慧的人,却被智慧所嬉。想了脱生死的人,却被生死所迷。更何况那些整天钻在文字堆里研究佛法的人,整天你争我斗在无限愚迷的教理当中,又怎么可能自在?原本学佛,是越学越轻松,越学越舒畅,可现实诸多学佛人,又是怎样的现象呢?饿了,自然而然地去吃饭。困了,自然而然地去休息。事情来临时,自然而然地去处理。事情处理完后,自然而然地无住。学佛本来如此,修行也本来这样。若都想去成仙,都想去成佛,都想了断一切,除尽所有,灭掉一切,难道这就不是在攀一切所求之相吗?在我吃饭时、睡觉时、做事时、与人交往时,本来就在涅磐中,这么简单的真理,为什么诸多学佛人,甚至修行人,就无法明了呢?

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你就会明白什么是佛,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解脱,什么是菩提。什么又是平常心呢?不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此刻,碗里与锅里,还会有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