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21春拍征得罗振玉旧藏南北朝写经《大智度论卷二十四》背唐乾宁四年历日,此件历日罗振玉曾为之题跋,并著录于罗氏民国十四年(1925)东方学会出版的《敦煌石室碎金》。在世界各地公私收藏的六万余件敦煌遗书中,已知的敦煌历日文献只有43份,其中绝大部分都在国外图书馆,国内已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3份,北京大学藏1份,已知可流通者仅此一件,至为珍罕。
中华文明以农耕为本,历代王朝无不重视颁历授时,中古历日自唐代《大衍历》成后,历注臻于完备,然而唐代具注历日文献并无自然传承至今之片纸,故直到近世敦煌藏经洞遗书流出后,始为学界所知。敦煌具注历日是研究我国历法史的重要史料。但这些资料绝大部分都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及大英图书馆,国内馆藏屈指可数。在存世总数约6万件的敦煌遗书中,目前已知的敦煌历日文献只有43份,其中被斯坦因劫走的有13件,被伯希和劫走的有22件,英法总计34份(其中989年历日存两残件,分别为斯、伯所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3份,北京大学藏1份;俄罗斯独藏1份,另2件可和英国的一件缀合成一份;日本藏2份以及今季嘉德拍卖的这1份。
南北朝中期(公元六世纪)写本;唐乾宁四年(897)写本中国嘉德2021春拍此件南北朝写经《大智度论卷二十四》背唐乾宁四年历日为罗振玉旧藏。罗振玉也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敦煌历书的学者。他曾为自己收藏的三件敦煌历日写过题跋。并将其收录于《敦煌石室碎金》中。最早的一篇题跋文章是属款壬戌(1922)八月题写的《后唐天成残历跋》。此件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这份“天成残历”存下半年,恰好可以和法藏伯希和3247号背基本合成926年一整年的完整历日。罗振玉历日研究的第二篇文章是壬戌九月题写的《后晋天福残历跋》,此件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木盒内题字
罗振玉历日研究的第三篇文章属款“甲子(1924)季夏”,是为嘉德今季上拍的此件历日所写,但是由于罗振玉未能解决历日的断年方法,他将此件历日定为宋淳化元年残历,并写下《宋淳化残历跋》,原文如下:右残历写于六朝写经纸背,但有正月至四月而无五月以后,乃当时缮录未竟,非残损也。正月小建壬寅,朔日戊寅;二月小建癸卯,朔日丁未;三月大建甲辰,朔日丙子;四月小建乙巳,朔日丙午,考之《长术》,乃宋淳化元年历也。书手恶劣,墨迹晦暗,以一夕之力始移写一通。中有讹夺,无从是正。爰付手民,与天成、天福二残历同印行,以存唐宋间日历之格式。甲子季夏。
《敦煌石室碎金》目录
文中《长术》指清人汪曰桢撰《历代长术辑要》。一九六四年,日本天文学史专家薮内清教授发表《斯坦因敦煌文献中的历书》一文,首次将敦煌历日的断年方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一九七三年日本藤枝晃教授发表文章《敦煌历日谱》,利用薮内清的方法对敦煌历日逐件断年,将此件罗振玉旧藏历日重新考订为唐乾宁四年历日,如今已在学界达成共识,毫无争议为唐代具注历日。
罗振玉《敦煌石室碎金》内录文
值得注意的是,罗振玉在《敦煌石室碎金》中印行其所藏历日时,仅将这件“宋淳化元年历”作释文处理,其他都是进行影印。如果看到今季嘉德春拍原件,则容易理解罗氏为何如此处理。原来该历日是将墨和水稀释至极淡后写成,遇有个别需修改之处方才用正常墨色改写。以当时的石印和珂罗版印制的条件,如此浅淡的墨迹实在无法影印清楚。因为无法原样影印,罗振玉给出了“书手恶劣,墨迹晦暗”的差评,实际上敦煌历日文书的书写水平基本普遍如此,这类实用文书自然不能和带着宗教信仰的虔诚而写的佛经书法水平相提并论。
过去我们仅仅得知罗振玉记载此件唐乾宁四年历日“写于六朝写经纸背”这样一句简单的跋语信息,而今展观全卷可知,这件唐乾宁四年历日实际是写在一段书法极精彩的《大智度论卷二十四》残经的背面,可谓珠联璧合,而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则远非市场常见的唐人写经所能比肩。
北京大学藏罗振玉就藏历日,选自《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②》,编号D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