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都是宝的桑葚:民间圣果,能补肝血、抗衰老,现在吃正是时候

每年天气一热,就到了桑葚快要成熟的时节。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又叫桑果,是春夏之交的时令鲜果,有“人间圣果”的美称。

桑葚在我国有独特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古时桑树又有“神树”之名。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是皇帝御用的果品,被历代医家列为「上药」,民间还有“补血果”、“中华果王”的说法。

桑葚不仅味道好,药用价值也极高,简直全身都是宝,桑叶、桑枝、桑树皮......都有卓越的药用价值。

一、桑叶:清肝明目、疏散风热

广东人一到夏天就离不开凉茶,和大家熟悉的王老吉不同,老广最常喝的凉茶是“夏桑菊”,被称为岭南瑰宝。

2006年,广东凉茶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夏桑菊”凉茶配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重要的一味药就是桑叶。

桑叶性寒味甘,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的功效,与菊花和薄荷搭配,可有效治疗上火、外感风热、目赤肿痛等症状。

除了去火,桑叶还有很好的美颜功效。《保生要录》中记载的“扶桑至宝丹”,有“驻容颜,乌髭发,补髓填精,祛疾延年”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就是桑叶。

古代民间女子没有昂贵的化妆品,就用桑叶洗浴,取经过霜降的干桑叶放入锅中,加水煮10-15分钟,然后晾凉后洗漱。经过霜降的桑叶,护肤不脱脂、解表不伤里,可以是皮肤细嫩起来。

二、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作为吸取桑树精华果实的桑葚,可谓是地位崇高、功效显著。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关于桑葚的描写,《世说新语》里对它更是赞不绝口,夸它“桑椹甘香,鸱鹗革响,淳酪养性,人无嫉心。”就是说桑葚好吃到连凶恶的鸟都变得叫声温顺了,人吃了嫉妒之心顿消。

桑葚一般初夏成熟,汁多甘美,堪称水果中的珍品,素来有“民间圣果”、“中华果王”的美誉。中医认为,桑葚性寒味甘,入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对肝肾阴亏和心血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失眠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本草纲目》记载:“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

《滇南本草》记载:“桑葚,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现代医学也证明,桑葚含有丰富的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从而起到通便作用。其中的桑葚多糖和花青素,还能增强人体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抗氧化和防衰老作用,特别适合女子食用。

目前以桑葚为原料已经研发出桑果酱、桑果汁、桑葚酒、桑葚醋等,让你能在一年四季食用。

桑葚酸甜多汁,很容易吃多,但脾胃虚寒之人要注意,多吃可能会加重寒气,可以选择处理后的桑果酱。

三、桑树枝: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说文解字》里描述桑树:“东方自然神树之名”,我们把中华文明源头称为“农桑文化”,由此可见它的地位之重。

桑枝作为桑树的枝干,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一般是在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备用,《本草撮要》:“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

桑枝性平味苦,归肝经,中医认为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功效,比如炒后的桑枝能达到四肢经络,可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水肿脚气等;而酒炙后的桑枝能有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四、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大概很少有植物像桑树一样,连树皮都是药材。

桑白皮性寒味甘,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可用于肺热喘咳,水肿尿少。《名医别录》中记载:“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肿胀,利水道,可以缝金疮”。

桑白皮是桑树的干燥根皮,一般在秋末叶落到次年春芽前采挖,晒干而成。

五、桑柴灰:止血生肌、利水消肿

桑柴灰是桑树燃烧后形成的灰,没错桑树就是这么厉害,连烧后的灰烬都能具药用价值。

桑茶灰性寒味辛,入肝、肾经,多为外用,有利水、止血、生肌之功效。古代民间人烫伤或流血时,经常用桑柴灰止血。桑柴灰在古代还被用来治疗面上痣疵,也就是点痣,坦仙皆效方》记载:“桑条烧灰淋汁,八石灰熬膏,调点之。”

除了以上提到的桑树全身,我还神奇地发现,许多和桑树沾关系的,也都是中药宝贝。

比如寄生在桑树中的桑寄生,可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在桑树上活动的螳螂之干燥卵鞘的桑螵蛸,可以益肾固精、缩尿;就连在桑树上安家的木菌也被称为桑黄,可以软坚、排毒、止血、活血......果真“神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