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生姜

  遂川生姜

                                            刘述涛

生姜,原产于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的亚热带森林地区。当然,中国也是原产地之一,在一些山林之中,现在还有野生姜的身影。而中国文字中最早出现生姜的记载,是《礼记》中的“楂梨姜桂”。孔子的论语中也有“每食木撤姜”的描写。到了汉代,种姜能发大财,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千畦姜韭,其人与千户候等。”足可见,姜种得好,生活就能好,一亩生姜,赚大钱。

可真正靠种生姜起了骚,发大财的人少,因遂川县从古到今,都有种植生姜的人,种植生姜的习惯,也没有听说,哪一家依靠种生姜而发了大财,起了大骚。

要说,遂川的生姜种得好,这同遂川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有关。生姜喜欢不当阳不被太阳晒到而温暖湿润的土地,这在遂川的山谷之中,正是大片大片这样的土地。所以,在遂川县五斗江,大汾、滁洲、戴家埔、七岭、大坑等地都有种生姜的传统。这些地方种出来的生姜,肉质肥厚,外形壮实,表皮油光发亮,每一块姜都让人看着舒服,拿起来一闻,有浓厚的芳香,一吃,甜中带辣,辣又辣得恰恰好。

在遂川人的厨房,自然最不能少的也是生姜,不管炒什么菜,煮什么汤,都会用上生姜。尤其是一些客家人,更是做任何菜都少不了姜丝,生姜成为生活中的主要佐料,姜丝炒鸭,姜丝炒鸡,也成为了日常中的菜系。生姜除了切丝切片直接入菜,遂川人还喜欢拿来加工,做浸坛,做姜糖,做醋姜。

行走在山乡,到山里人家里做客,人们首先端出来的会是一碟浸坛,浸坛中有蒜、青椒、红椒和一块一块的姜。姜虽经过浸泡,却是初心不改,仍是姜色的黄,姜该有的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姜永远是遂川人生活的主色调,就如遂川人一样,外表朴实,内心热情。

清早恰姜,人参姜,夜哩恰姜如砒霜。姜能入药,开胃健脾,杀菌解毒,止恶心解呕吐,治头疼止晕车。《金匮要略》中记载:半夏、生姜汁均善止呕,合用益佳;并有开胃和中之功。用于胃气不和,呕哕不安。小时候,被雨淋了,感冒了,母亲煮碗姜汤水,一喝,什么事也没有。女孩子来了月经,经痛得厉害,煮碗红糖姜汤水,一喝,脸色泛红,两眼放光,说话也响亮起来。我每天早上也会来两块醋姜,这醋姜是我姐姐亲手泡好,送给我养胃的,她们知道我喜欢吃姜。

一大清早,正是空腹时候,吃上两块姜,喝上几口热水,身体微微发热,正是一天最好的时光。除了醋姜,我还喜欢吃刚挖出来的鲜姜,此时的鲜姜又嫩又脆,根本不需要添加任何佐料,也不需要醋糖,只要是把鲜姜切片,洒上盐,就是最好的下饭菜,也是最好的点心。吃在嘴里,又鲜又脆还有一点点姜所有的微辣,真是再好不过的食材。

以往的每一年的秋天,当鲜姜出来的时候,我都会买来这么吃。只可惜,现如今到了吉安,再要享受就有点难了,也很少看到鲜姜的影子,再想吃,也只能够在记忆中扒一扒,闭上眼睛,细想一想鲜姜的脆爽了。

足可见,遂川人爱姜,有了姜相伴相依的生活才有滋味,才有色彩,才有劲道,遂川人也如生姜,生得朴朴实实,长得憨厚厚,却是一个个心里热情,心里果敢,关键时刻顶大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