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与权力:曾经,能吃到糖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有一天在肯德基里喝到10元一杯的玉米汁儿,在有点冷的天气里喝到浓香的玉米汁儿还是很舒服的,看着肯德基窗户上的硕大玉米汁儿广告,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最怕吃到的东北玉米面子粥:那是儿时困难生活的记忆。

小时候我总是没有办法找到配合这碗粥的合适菜肴的——那时候我还没有体会“一箪食一瓢饮”的功力,只是主观的认为:在“下饭”这件事儿上,玉米粥永远打不过大米饭。所以在肯德基里喝到这杯神似玉米粥的玉米汁儿的时候,有点感慨:如果当时妈妈们学会往玉米粥里撒一点白糖,孩子们该多喜欢啊!

把这感慨发到朋友圈里后,马上有朋友“温馨提示”:那时候白糖很精贵的,那时候我们吃的都是糖精啊!!!

“那时候”,对于我这个80后,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对于70后、60后们来说,大概整个20世纪中期,都是极难吃到纯正白砂糖的年月。由此推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甜与权力》这本书了。

当英国工人第一次喝下一杯带着甜味的热茶,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因为它预示着整个社会的转型,预示着经济和社会基础的重塑。糖,在17世纪中期是稀有品,到18世纪中期还算奢侈物,到19世纪中期已成生活必需品。英国人当时最喜欢的两种日常饮食商品:糖和茶,都产自海外,甚至是帝国的殖民地,这些也将英国与相关的整个体系紧密绑结在一起。最迟到1800年,蔗糖成为每一个英格兰人的日常生活必须品。

我们不以为然的一块小小的糖,背后里有长久的历史变迁。甜味在早期人类通过浆果、蜂蜜、水果所熟知的味道,蔗糖,是一种植物产品,要借助人类的智慧和技术才能被提炼出来。甜,始终被拿来形容美好与幸福的感觉,甜蜜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也是一种心理感受。蔗糖在西欧起初是作为一种奢侈品,香料和药材,只被贵族享用。哥伦布于1493年的第二度远航,首次将甘蔗从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带到了新大陆,甘蔗在新大陆的首次落脚,是在西班牙的殖民地圣多明戈。因此这份甜蜜事业的背后,也有一份苦涩的回忆,以及为了种植大面积的甘蔗园而被贩卖的奴隶。糖的生产与消费“标志着向一个世界市场的诞生迈进了重大一步”。与之紧密相关的种植园生产体系则与纺织工业一起,奠定了此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范型。更重要的是,糖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这些产品的欧洲社会,开始形成这样一种我们现已熟悉的情境:人们根据自己所购买和消费的商品来进行日常自我的确认。

这本书虽然经典,但作者讲的都是外国人从吃不上糖到吃得上糖的事儿,和自己没什么大关系。看过之后就很想知道,为什么我小时候吃不上好的白砂糖?除了穷,还有别的原因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