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雾:一部演变史》| 暗蓝解读

关于作者

克里斯蒂娜·科顿,英国肯特大学博士,目前任职于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剑桥狄更斯学会创始人,自由写作者。曾就职于哈米什·汉密尔顿出版社和企鹅出版集团。

关于本书

这是一部从现实入手探究意象演变历程的文化研究作品。从伦敦雾诞生之时写起,一直写到它因能源革命、立法改革而告终的整个历程,着重谈论了伦敦雾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及它如何通过人们的想象而得到了更多有趣的内涵与意义。

核心内容

对于伦敦人自己而言,伦敦雾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它令生活中充满了不安定的因素;但在艺术家眼里,伦敦的浓雾却给他们提供了艺术上的启发,乃至催生了一个新流派;至于在其他人眼里,伦敦雾成了不折不扣的伦敦特色,或令人绝望,或美不胜收,人们在评论伦敦浓雾的同时,其实也在表达自己对伦敦这座城市的感受。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伦敦雾:一部演变史》。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31万字,我会用大约24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伦敦雾因何而起,它在当时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危害;作为环境问题的伦敦雾,是如何成为“伦敦特色”的,对当时的人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最后,英国人是如何解决自己首都的雾霾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对当下的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

最近几年,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看天气预报的方式跟以前都不一样了。以前就是看看温度,下不下雨,再决定第二天早上出门穿什么衣服,要不要带伞。而现在又多了一样必须要看的东西,那就是空气质量。有个段子说大家都爱去北京发展,为什么呢,因为北京是个不看脸的城市——大家都得戴口罩嘛。

大城市的雾霾问题,近几年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而一个多世纪以前,也有一座首都城市饱受雾霾之苦,它就是英国的首都,同时有“雾都”名号的伦敦。

有这么个段子,说当年有一回,伦敦有一场足球比赛,正好赶上了大雾天,踢到一半裁判觉得实在踢不下去了,就果断吹响了哨子中止了比赛,招呼大家回休息室休息。其中一队的队员就回去,一边喝水一边吐槽这大雾,聊了半天,忽然发现自己队的守门员没回来!哥几个就赶紧出去一通找,原来守门员大哥一直在坚守岗位,还纳闷今天自己队踢得真好,球压根都踢不到这边来!

伦敦雾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在这座城市上空弥漫,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告终结,中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之久。《伦敦雾:一部演变史》谈论的正是这一历程中的故事。

它的作者克里斯蒂娜·科顿是个英国人,《伦敦雾》是她的第一部作品。科顿毕业于肯特大学,目前在剑桥大学任教。她的专业是狄更斯研究,狄更斯我们都知道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那么一个研究狄更斯、研究文学的学者,为什么会写这么一本关于雾霾的书呢?别忘了,狄更斯有本著名的作品《奥利弗・退斯特》,通行的中文译名就叫《雾都孤儿》。书里的主角小奥利弗从小在贫民窟里长大,孤苦伶仃,受尽欺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历了跟年纪不相符的沧桑”,而这部作品里关于大雾的描写,烘托了这种社会阴暗与个人生存的艰难,在作品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书名被译作《雾都孤儿》的理由——大雾之中,一个孤儿,想想就很凄凉。

这种利用天气来烘托氛围的手法,在狄更斯的作品里十分常见。所以,本书的作者科顿,一开始只是想写伦敦雾和狄更斯之间的联系,写着写着她发现,当时很多人的文学创作都跟大雾有关,再写着写着,她发现这个伦敦雾不光是对文学家影响很大,当时画画的、拍电影的这些人几乎都在围绕大雾做文章,而社会各界对伦敦雾的种种反应也十分有意思,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所以这本书越写越厚,内容也越写越广博,成了一本以文化和历史为主要视角,描述人和雾霾的互动过程的有趣著作,在展现伦敦雾的起因和最终解决的同时,也为伦敦雾的治理过程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脚。在写作方法上,《伦敦雾》沿袭了澳洲作家彼得·布林布尔科姆的经典作品《大雾霾》的手法,将污染问题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看待,从而呈现出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了二者的共生关系。这一写法在与环境相关的作品中十分流行,主要也是因为环境问题越发成为人们关切的重点。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谈谈《伦敦雾:一部演变史》这本书。这本书的重点主要有三个。首先是伦敦雾在19世纪40年代突然加剧的原因,它又有怎样的危害;然后我们要看看伦敦人对当时的伦敦雾作何感想,人和这种极端天气情况之间进行了怎样有趣的互动;最后则是伦敦雾最终得以根除的原因,以及这一历程对今天的我们而言有些怎样的启发。

第一部分

先来说说伦敦雾的成因与危害。伦敦雾在19世纪40年代突然加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家庭与工业方面对煤的大量使用。伦敦雾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它导致能见度下降,交通事故频发,人们的健康也受到危害。但人们起初无法从污染的源头,也就是煤炭的使用上加以控制,这也成为伦敦雾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根本原因。

雾本身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受气候条件影响,伦敦向来不缺雾,但这里的伦敦雾所指的并非是自然形成的雾,是污染物与自然形成的雾相结合,而造成的极端空气状况。

早在中世纪时,伦敦人便开始对空气污染问题怨声载道。当时,一种名为“海煤”的煤炭能源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煤是从海底开裂的地缝中冲刷到海岸上的,开采起来十分便利,因此备受青睐。但这种煤杂质很多,燃烧以后的排放物也很多,使得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到17世纪初,英国上议院通过了一份法案,禁止伦敦的酿酒厂使用海煤。但因为这种煤用起来实在是太方便了,再加上当时的木材都被海军拿去造船和充当燃料,平民百姓也找不到替代能源,所以这份法案也渐渐变成了一纸空文。

伦敦雾在19世纪40年代加剧,这也与伦敦的城市发展同步。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伦敦城内开设了大量的工厂,交通方式也在飞速革新,火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内,伦敦的人口数在19世纪前40年里翻了整整一番。每座厂房都有一根烟囱,每个住户家里都有一个煤炉,这就使得煤炭燃烧带来的污染急剧增加。

漫天的浓雾,势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从1841年起,因为事故频发,伦敦当地的报纸开设了一个专栏,专门来报道大雾造成的船只的相撞事故;而浓雾对人们呼吸道的影响,也渐渐受到关注,甚至有人开始担心它会成为传染性疾病的帮凶。到四十年代末,伦敦雾得了一个“豌豆汤”的绰号,用来表现它浑浊、浓稠的特点。与此同时,豌豆汤还是当时低收入人群餐桌上十分常见的食物,虽然难喝但能管饱,象征着廉价的底层生活,所以这一比喻也隐含着当时人们对浓雾的厌恶。

尽管如此,此时的伦敦人却并未全力以赴去对抗污染,这里面的原因,首先是大雾虽然带来了不便,但并未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本质性的影响。当时煤气灯和路灯已经普及,即使大雾天的能见度跟黑夜差不多,人们也照样可以出行,商店营业、工厂开工都不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人们限制使用煤炭,带来的影响更加巨大。工业发展正处于飞速的上升期,所产生的可观利益让人们无暇顾及其他。况且当时污染净化技术还很不成熟,即便能降低一些污染,也需要花费高额的成本,没有人愿意买单。至于普通居民,用煤来做饭取暖也没法限制,因为当时煤是最廉价的能源。

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伦敦雾因人而起,在一开始就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煤的燃烧是伦敦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而这一问题早在中世纪时便已受到关注,但人们始终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到19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蓬勃发展,工厂与人口大量增多,导致能耗大幅增加,污染加剧,伦敦雾由此而起。但是,由于它尚且未造成根本性的影响,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人们也没办法对家庭和工业煤炭使用加以控制,因此只能任由污染进一步恶化。

第二部分

了解了伦敦雾的起因和危害,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伦敦人对伦敦雾的看法。尽管有人将伦敦雾看成是令人讨厌的豌豆汤,但也有人用相对中性的词“伦敦特色”来称呼它。而在当时的人们眼里,由雾引发的伦敦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伦敦的女性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由此看出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实际情况;二是伦敦雾对艺术家们的启发;三是人们对于伦敦雾的看法。

提起“开膛手杰克”,大家想必都有所耳闻,1888年8月到11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在伦敦东区的白教堂一带,以残忍的手法连续杀害了至少五名妓女。这一耸人听闻的案件,让大雾中的伦敦一时间人心惶惶,同时这浓雾,再加上大雾里惴惴不安、性命堪忧的女性,就成了当时许多流行文学作品的标配。

其中比较有名的,要数玛丽·贝洛克·朗兹的小说《房客》,以及威廉·哈丁的《雾中来客》。《房客》这本书后来被大导演希区柯克搬上了银幕,它的副标题就是“一个关于伦敦雾的故事”,讲的是在一系列的大雾天里,伦敦街头连续发生凶杀案,而体面的女房东邦廷怀疑自己的房客斯鲁斯就是杀人案的真凶,因为她发现这人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就是喜欢在大半夜出门散步,而且专挑寒冷的大雾天。但同时,邦廷太太也一直试图说服自己,毕竟跟自己住在一个屋檐下的斯鲁斯先生是个温文尔雅的绅士,怎么可能跟残忍的凶杀案联系在一起呢?但斯鲁斯先生的诡异行踪却不得不让她心存疑虑。她觉得斯鲁斯先生在雾天外出,仿佛把外面的浓雾也带回了房子里,就像是街头的罪恶也被带回了自己温暖、安稳的家里一样。

开膛手杰克的连环杀人案,不仅仅意味着残忍和耸人听闻,在当时,人们还觉得它是一种极端的威慑女性的方式,因为被害者都是在普遍观念里道德上有瑕疵的女性,也只有这样不体面的女性,才会大半夜在街上游荡,在浓雾里穿行。而在小说《雾中来客》中,女主人公感到自己被大雾囚禁了,因为她能不能外出散步,要取决于雾有多浓。这本书里,限制女主角行动的雾其实也暗示了一种禁锢,专门针对的就是独自出现在伦敦街头的女人。

在当时的道德观念里,女人在没有男性陪同下走在街上是不体面的;独自出行会让人怀疑行为不检。在那个时代,男人们强调自己的绅士风度,人人彬彬有礼,女性似乎是最受尊重的,但女性在社会现实层面上却极为弱势,她们不能自己跟人签订合同,也不能在其他法律事务上代表自己,总是要由父亲或丈夫来出面。尽管很多女性接受了教育,收入也很可观,但在19世纪80年代,伦敦街头的工人阶级仍对女性充满了敌视,这让单独出门的中产阶级女性都惶惶不安。

对于女性而言,伦敦的雾透露着一股危险的气息。不过,作为绘画的主题,伦敦雾却引发了艺术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变革,也就是印象主义运动。当时的英国艺术家纷纷前往地中海,去寻找更明亮的光,而美国人和法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伦敦发现了不一样的“光”。

19世纪,有两位伟大的画家,正是利用了伦敦雾对于城市景观的重新塑造,开创了一种描绘世界的全新方式。这第一位就是美国画家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他自称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画雾的画家。在伦敦,他花了两年的时间,创作了一组名为《灰与黑的协奏曲——皮卡迪利》的绘画,在灰黄色、沉甸甸的雾的重压下,世界消失于无形。他爱的就是雾的这种扭曲和变形的魔力,它重塑了一切形状和样貌,把平庸的东西变得诗意盎然。

第二位伟大的画家就是这场印象主义运动的领袖,法国人克劳德·莫奈。“印象派”这个名字,正是来自于他的经典作品《日出·印象》。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莫奈从法国逃到伦敦,当时他对于空气和光的兴趣日益增长,而冬天大雾中的泰晤士河就成了他最理想的主题。光和空气变幻的色彩实在太震撼了,但这也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变化来得太快,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捕捉到的奇妙光影定格在画布上。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同时去画好几幅作品,发现光变回到哪个作品的状态,就回头继续画哪个。后来,莫奈对伦敦雾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他在日记中写道:“起床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居然没有雾!没有一丝水汽的痕迹!我绝望了。我带来的所有画布恐怕都派不上用场了。但是渐渐的,火燃起来了,烟尘和雾气又回来了。”工业废气也让他着迷,他甚至抱怨星期六看不到浓烟:“英国该死的星期六是多么无聊的一天!大自然感受到这种影响,所有事物都死了,没有火车,没有烟雾,没有船只,没有任何东西带给我灵感。”这艺术家的心思还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到19世纪80年代,伦敦雾暴发的频率和浓度都达到了顶峰,其他艺术家也跟随着惠斯勒和莫奈的脚步,开始大唱伦敦雾的赞歌,赞美它在美学方面的贡献。当然,与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印象派艺术家不同,其他人对伦敦雾有着不同的体会,比如大名鼎鼎的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他曾在英国的利物浦做了四年美国驻英国领事。这一期间,霍桑曾多次前往伦敦。

1857年11月,他被伦敦糟糕的空气惊呆了。和许多人一样,让霍桑备感压抑的不仅是雾,而且还有那纷乱、拥挤、面目单一的大街。马路很宽阔,但却很拥挤,人与人摩肩接踵,楼群林立,肮脏,遮天蔽日,只留下一小片云。这让生活富裕、婚姻幸福的霍桑,不由得把伦敦雾和悲伤绝望联系在一起,他脑中的伦敦图景是黑暗和阴沉的,只有借助宗教,想象那些在大雾里看不见的大教堂和天堂之城,才能缓解他心头的沉重。

伦敦雾里也有我们中国人的身影,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画家和作家蒋彝。蒋彝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最知名的贡献,就是创造出了可口可乐这个最为经典的外国品牌中文译名,蒋彝原本在民国政府里做官,但愤慨于政府的腐败无能,便在1933年去了伦敦,希望可以在海外找出救亡图存之路。起初,他不喜欢这个城市,说中国人更喜爱我们自己的雾气。不过后来,他渐渐迷上了伦敦雾变幻的颜色。他认为这种多变的色调有一种令人惊异的美,甚至还觉得伦敦人自己看不出这浓雾有多美,实在是个遗憾。他自己甚至能从这忽远忽近,屏蔽了城市喧嚣的浓雾里,想象出自己远方的家乡。

那谈到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对于伦敦人自己而言,伦敦雾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它令生活中充满了不安定的因素,对人们,尤其是对女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这种威胁也因为女性不合理的社会地位而被放大;但在艺术家眼里,伦敦的浓雾却给他们提供了艺术上的启发,甚至催生了印象派这一绘画流派的兴起;至于在其他人眼里,伦敦雾成了不折不扣的“伦敦特色”,或令人绝望,或美不胜收,人们在评论伦敦浓雾的同时,其实也表达了自己对伦敦这座城市的感受。伦敦雾越浓,对人们的影响越大,人们与大雾越多互动,反而让这大雾有点“房间里的大象”的感觉——越是巨大,人们越熟视无睹。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部分

今天的伦敦,天气尽管依旧阴晴不定,但曾经令人困扰的“豌豆汤”却早已消失不见。所以在最后,我们就来说一说伦敦雾这一环境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虽然人们一度能够对于大雾“熟视无睹”,但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影响不断加剧,甚至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威胁,那么人们自然就没办法听之任之了。表面上看,立法和技术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那多少还只是“临门一脚”,根本上促成变革的,还是人们观念的转变。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伦敦雾的起因,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家庭和工业耗煤是两个主要的方面,而人们也为究竟哪一个方面才是造成伦敦雾的罪魁祸首而争执不休,这一争就是一个世纪。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争吵几乎没有意义,因为即便争论出结果,在没有替代能源、没有成本合适的净化措施,更没法叫停燃煤使用的情况下,问题根本就没法解决。

不过到20世纪,无烟煤、煤气和电力等新能源开始普及,而伴随着工业升级,许多工厂开始由城区迁出。而那些留在城内、仍在烧煤的工厂,也在政治压力和生产效率的影响下,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燃烧效率,伦敦的工业污染开始得到缓解。企业家是逐利的,如果改变能带来经济效益,他们肯定乐此不疲。但另一方面,普通人的观念转变起来就没那么快了,家用燃煤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1945年。当时二战的硝烟渐渐散去,伦敦开始着手重建城市,当时的政府本打算借此机会全面叫停家用煤炉,以集体供暖的方式取而代之,却遭到了人们的强烈反对,反对者中甚至包括乔治·奥威尔这样的大作家。在他看来,用煤炉是英国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也是自狄更斯以来,人们心目中英国家庭的一个核心要素。

出人意料的是,解决伦敦雾问题的转机,是随着一场空前的大雾一同降临的,而伦敦人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1952年12月4日,一场大雾笼罩伦敦。起初人们并没有在意,但这场雾竟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并且比往常任何一场雾都要浓重。很快就有人注意到这场大雾的危害,一名工党议员就指出,1952年12月第一周的死亡人数比上一年同一时期增加了519人,到了第二周,死亡人数还在增加。截至1953年第一季度,这一年来伦敦死亡人数比预计多了八千多人,各类医疗机构人满为患。尽管一些媒体还在质疑死亡人数飙升与伦敦雾之间的关联,但科学家们却给出了有力的反驳,他们证明了只有空气污染才会在一段时间后显露出对人体的影响,带来如此集中的死亡。这场大雾也因此被人称作“杀人大雾”。

伴随着这场“杀人大雾”,人们再也无法对空气污染问题熟视无睹了。国会方面宣布要对大雾的成因进行彻查,而各类媒体也对相关事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尽管由于利益原因,当时的国会迟迟不肯真正行动起来,但民众对于“杀人大雾”的恐慌,最终使得当时的国会在1955年被迫解散。新上台的政府立马着手行动,在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正式确定整个伦敦城区都是无烟区,任何企业和家庭都不得排放燃煤烟尘。清洁空气的浪潮很快遍及伦敦其他辖区,到1968年,整个伦敦有65%的区域都接受了控烟禁令,完成了控烟改造,烟雾弥漫的伦敦城已经不复存在了。

伦敦雾解决了,尽管在现代,汽车尾气等问题又对伦敦的空气污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昔日那种豌豆汤一般厚重的大雾显然已经不再可能发生。而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伦敦雾的解决,与其说是通过《清洁空气法》来解决的,倒不如说是自行痊愈的。

伦敦雾存在了一个多世纪,而从立法的时间算起,到问题全面解决,用了仅仅十余年时间。在这个过程里,立法及相关的政府措施也仅仅是顺水推舟,因为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可怕的“杀人大雾”所带来的威胁,远远盖过了保有昔日传统的兴趣。

总结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差不多了。下面,我来简单回顾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咱们谈到英国伦敦,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就饱受空气污染之苦。人们给伦敦的大雾起了个名,叫豌豆汤,说它十分黏稠,同时让人讨厌。伦敦雾的起因是家庭和工业燃煤。因为大雾起初并没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根本的影响,所以人们也没重视,问题就遗留了下来。

接下来,我们谈到了伦敦人对伦敦雾的看法。大雾首先带给人们一定程度上的恐慌,而在女性身上,这种恐慌更多体现了一种威胁,而威胁本身则是由于她们不合理的社会地位所带来的;但另一方面,艺术家却对这大雾趋之若鹜,因为大雾带给了他们灵感,莫奈等人更是在伦敦的大雾中创造了著名的印象派;而除去特定的群体,其他人对伦敦雾是有爱有恨的,人们在议论作为“伦敦特色”的大雾同时,其实也是在谈论伦敦本身。

最后是伦敦雾的解决。表面上看,1956年颁布的《清洁空气法》与相应的技术进步是关键所在,但根本上,既然伦敦雾因人而起,那么解决起来还是要靠人们观念的转变。即便是大雾问题很严重,人们依旧对家用煤炉十分执着。不过随着1952年的一场“杀人大雾”降临,人们的观念彻底改变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成为众望所归,因此伦敦雾的消失,也便水到渠成。

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伦敦雾的解决之路,也可以提供给我们许多启发。立法需匹配现实,而技术进步则是人们改变现实的保障。但解决雾霾问题,更需要人们观念上的转变。我们自然不能像英国这样,走“先污染,先治理”的老路。适度发展,寻求环境保护与物质进步之间的平衡,或许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式,但具体要如何去做,就需要更多的探讨与实践了。

在经历了好几个雾霾弥漫的冬天之后,2017年的冬天,北京的空气质量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改善,尽管天气异常寒冷,但重新看到冬日晴朗湛蓝的天空,也让人十分愉快。不过,雾霾问题依然存在于很多城市,解决也一定需要一个过程,过分恐慌和盲目乐观也许都不是恰当的态度。正视问题,才能合理的选择。

撰稿:暗蓝
脑图:刘艳
转述:杰克糖

打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