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组方配伍,剂量因素至关重要,
经方药味少而用量变化幅度大,剂量随证而定,现今有些医家用药的变化幅度很小,不管证重证轻,证急证缓一律采取常用量,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疗效。经方组方配伍,剂量因素至关重要,同样的药物组成,剂量不同,则方名、主治、功效都不同。
如【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三者均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
【桂枝汤】治疗卫强营弱,汗出恶风,脉浮缓的太阳中风证,桂枝汤中的桂枝由三两增至五两则变化为【桂枝加桂汤】,用于治疗心阳虚,下焦水寒之气上冲,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之奔豚证:桂枝汤中的芍药由三两增至六两则变化为【桂枝加芍药汤】,用于治疗太阴病脾伤气滞络瘀的腹满时痛证。
又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附子汤】,两方均由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炙甘草5味药组成。两方之异,在于剂量上,【桂枝附子汤】重用桂枝,彼3两此4两,且加大附子用量,彼1枚此3枚。药量上的不同,引起功能主治迥然有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功擅解表散邪,温经复阳,主治太阳病下后表邪不解、正气欲陷,胸阳、肾阳已伤之候。故用【桂枝汤】去酸苦阴柔之芍药,以解表邪,通胸阳,增附子温经复阳。【桂枝附子汤】重用桂、附,一变而为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剂,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汗出”等风湿留着肌肉证,方中附子用量最大,取其祛寒湿、镇痛作用,用以振奋阳气,使阳气内蒸,湿邪无地自容,桂枝辛散祛风,温通经络,两药相辅相须,自然可微微汗出,使风湿之邪得以外解。
再如【厚朴三物汤】及【小承气汤】药味相同,而分量不同,故主治有别。【小承气汤】重用大黄,主要在于攻下;【厚朴三物汤】重用厚朴,主要在于行气除满。
【厚朴大黄汤】与此二者相比,重用厚朴、大黄在于治痰饮结实,有开痞满、通大便的功效。【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通过药量的增减,方中君药及其配伍关系改变,以致三方的功用和主治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方剂与药物剂量两者发展过程是并行的。在方剂形成的早期,药物剂量多为估量,随着方剂由单方向复方发展,药物剂量也从估量向精确进步。促使药物剂量精确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的发展、度量衡的统一、药物贸易的兴旺,对药物功效及毒性认识的加深等。但最核心的因素还是复方配伍发展的需要,复方配伍要求各药按其功效在方剂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共同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