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

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面临着发展的关键时刻: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发动了“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对电影提出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要求。作为当时的执政党的国民党及其政府这时也基本建立起对电影的国家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以电影检查和意识形态指导为主要形式,同时也开展一定的影片制作。而在这个时候进入电影界的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文化工作者也建立起了电影小组,在其领导下,在电影界发起了新兴电影运动,他们在创作上、理论评论上都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同国民党的官方意识形态在电影阵地上展开了争夺,由此开创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在创作上作出了优秀的业绩。

在左翼电影的进步主流的带动下,整个中国电影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0年代还是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发展时期,无声电影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峰,有声电影在进步电影人的努力下也很快走向了初步成熟。这时期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争夺处于一种重要位置,而同时期的其他社会文化背景也是电影现象产生的另外值得关注的因素。

30年代还是中国电影艺术家群雄并起的年代,夏衍、田汉、阳翰笙、洪深等对中国电影剧作的形态的奠定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郑正秋、孙瑜、蔡楚生、沈西苓、吴永刚等两代电影艺术家为这个时代奉献了大量具有进步社会意识和艺术水准的电影艺术佳作,他们取得了很高的创作成就并各具艺术特色。

这个时期的电影评论理论也是必须给予重视的。左翼进步电影理论接受以苏联电影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电影理论,并介绍引进了欧洲电影理论,好莱坞电影也对这时的中国电影和理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进步电影理论在与国民党官方电影理论和“软性电影”理论论争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建设。

新兴电影是在以私营电影企业为主体的电影制作环境下生存的,商业电影的生产要求也对新兴电影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一些主要的私营电影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策略是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新兴电影在尊重这种商业电影运行机制的同时进行了有效的意识形态渗透,进而对电影从业人员和广大观众进行意识形态引导。这些电影作品在尽可能保持自己的意识形态特点的同时也获得了非常好的市场业绩,说明它们代表了时代的先进思潮,从而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0)

相关推荐

  • 80年前的国产动画有多牛逼,你根本想象不到!

    大概是2015年收获9.56亿票房的<大圣归来>,以及2019年以50.36亿元排名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三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也就是前文所指的"一只猴子和一个叛逆 ...

  • 电影对意识形态的再生产

    再生产 再生产的概念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认为,决定历史上社会形态不断更迭的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生产的中断,而是再生产的中断,因为人类要生活,就 ...

  • 德国飞行员航拍1930年代的中国

    2015年夏天,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飞越中国"的航拍图片展.它们中的大部分由德国汉莎公司飞行员武尔夫-迪特·格拉夫·卡斯特尔-吕登豪森在中国工作期间(1933年-193 ...

  • 中国电影歌曲精粹(1970-80年代)

    电影<小花>插曲 刘国富词,王酩曲,李谷一原唱 <小花>是1979年张铮执导,刘晓庆.唐国强.陈冲等主演的爱情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改编自小说<桐柏英雄>.19 ...

  • 老照片:1930年代德国飞行员航拍下的中国

    卡斯特尔于1905年出生于柏林,成长于原普鲁士尼施礼茨湖畔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很早就开始对中国的一切满怀兴趣.中学时,他读过很多有关科考的著作,其中瑞典探险家斯文·赫丁在中国帕米尔高原和西藏高原的探险故 ...

  • 4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下)

    4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下) 第三,从 40 年代中国电影的拍片数量上可以侧面了解当时民众的心理.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经历了百年的动荡,这对于有着田园生活情结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心理上的厌恶,而同时看 ...

  • 4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上)

    40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 (上) 40 年代中国电影的特点总体上说是五彩纷呈,数量众多,与时代密切相连.这一时期一方面承袭了 20 年代伦理片,商业片,都市言情片等的拍片传统,另一方面更发扬了左翼电影反 ...

  • 看完王朔这部电影,我惊讶于80年代中国电影尺度之大

    爱派的 这个世界是未完成的,我们唯有用爱去建造它. 4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王子文晒娃一事,再度让一位男性作家的名字回到了公共视野-- 王朔. 现在年轻人可能都没听过这名字,更别提看过他的书.和他的 ...

  • 【每天老照片】-1万-4986-瓦尔特.博萨特拍摄的中国影集 1930年代

    瑞士摄影家Walter-Bosshard(瓦尔特.博萨特,又名瓦尔特·博斯哈特),时任瑞士新苏黎世新闻社记者,于1930年代初就居住在中国,长达10年之久. 博萨特曾拍摄了大量中国当时的照片,并先后于 ...

  • 有一种美叫做老电影海报,60年代的新中国电影更成熟更有活力

    作为一个八零后不喜,九零后不要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九零年出生的我确实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存在!自嘲而已. 饶是如此,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通吃八零后九零后!八零后怀旧的动漫,如<变形金刚>等 ...

  • 裘氏名人 | 裘芑香: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导演大咖

    引 言 现在提起电影导演,大家都会说谢晋.张艺谋.冯小刚的名字,但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电影由无声片发展为有声片的黄金时期,极有名的电影导演无疑是嵊州人裘芑香. 那时翻开上海各大报纸,每天都是大幅醒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