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语言的形成简史

(一)萌芽时期:(1825—1895)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开启了影像视听时代的大门。

1825年发明的“幻盘”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最初始的基础;

1872-1878年,英国摄影师慕布里奇的“奔马”拍摄实验。

1877年,雷诺(动画之父)的“活动视镜”利用该原理,但是在内容上进一步改进。

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使影像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二)  单镜头时期:

1889 乔治·伊斯曼

卢米埃尔时期(1895— )

《工厂大门》

《火车进站》

《水浇园丁》

《婴儿的午餐》

基本特征:(路易·卢米埃尔)
1、抓住了物体运动这个特征
2、摄影选择的角度是电影化的
3、出现了故事片(事件片)来自生活,有头有尾的时间
4、全部是单镜头
5、电影风格是纪实性,人为参与降到最低—选择

(三)戏剧性分镜头时期:

梅里爱(1896-)

《太空旅行记》

把杂耍、魔术与电影结合,把戏剧引入电影
1、发明了电影特技(停机再拍、慢动作、快动作、倒放、叠化);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假定性;
2、乐队指挥式的机位、死板的全景
3、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场、分镜头
4、题材广泛,科幻、神话居多,审《卡里加里博士》美上酷爱人工环境;依靠外来的艺术形式创造审美——“表现美学”——二十年代GC 《卡里加里博士》、《水手奎赖尔》;

《卡里加里博士》

5、系统地把舞台东西搬到银幕上来(剧本、演员、化妆、布景、分场、分幕、字幕)
6、开始商业操作;
7、电影的另一大特征出现:假定性和故事性(不是事件)

(四)电影结构的出现时期:

鲍特(1904-)

《一个消防员的生活 》海报

《火车大劫案》海报

《火车大劫案》(1904 鲍特;分场景;十四场戏)

1、分场景,出现了分镜头和特写
2、多个空间、多场景完成了叙事
3、首次使用了平行蒙太奇,交叉剪辑
4、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

(五)完整的视觉语言形成时期:

大卫·格里菲斯(美)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10万美元制作费用;12本;1200多个镜头((中国现今故事片 9本 600-800镜头));使电影表现潜力得到空前的发挥。
基本特征:
1、景别作为一种电影手段被广泛采用,远景与特写的创造运用,赋予不同景别具有不同意义,使景别的运用得到规范化。
2、影片构成单位的改变,由镜头构成场景,由场景再构成影片;

《党同伐异》海报

3、《党同伐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把戏剧化的矛盾因素融入到平行中)、“最后一分钟营救”( 最电影化的一种手段);
4、打破戏剧“三一律”,形成“三不一律”;
5、创造了圈入圈出、帘入帘出、分割屏幕、三分屏幕等特技摄影;
6、社会问题进入电影的讨论范畴(《一个国家的诞生》种族歧视电影的本体(文本)与泛文本 / 泛文本——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哲学、政治、经济等),传达理念的方式比较机械和理性、对概念的抽象理解、情感的介入。

(六)蒙太奇学派的形成  (前苏联)(1920-)

普多夫金
1、 普多夫金:结构性剪辑(抒情、渲染),把格里菲斯的分镜头理论系统化,并加入抒情蒙太奇,更注重叙事和情节的渲染。(《母亲》 《圣彼得堡的末日》)

爱森斯坦
2、爱森斯坦:纯粹技巧方式,提出蒙太奇概念。(《战舰波将金号》)
(七)完整的视听语言形成时期:(1927年—1945年)

从无声走向有声 :1927年美国华纳制片公司推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给世界电影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1929年,放映了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片《纽约之光》。

1935年,美国雷电华公司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名利场),采用特意色染印法,电影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八)、未来电影语言倾向

1、 视听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技术密不可分
①电影的诞生 光学镜头、感光材料、机械革命;
②分切的出现 停机再拍;
③声音的出现 同步声音的出现;
④色彩的出现和胶片的革新
2、 电脑在电影中的应用

《阿凡达》(Avatar)

电影《地球引力》

工具式电脑——三维
电脑三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但不能改变电影的本质——写实(物质现实的复原)
艺术化的东西都是推向极至、绝对的。【北京影向编导艺考机构名校定向辅导课程讲义】

《电影的本性》作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德国)

(0)

相关推荐